1930 年代,一群学生在台湾总督府医学专门学校前留影。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全球病毒蔓延,为何只台湾抗疫持续成功?
许多人归功于台湾的议会民主。许多香港人向往台湾的先进医疗,甚至移民台湾、也被台湾的医疗文明吸引,却没有探究幕后的原因。
台湾医疗制度在日治时代奠定。相传日治初期,日本情报领袖荒尾精因鼠疫死于台北,震惊日本,政府决定建立完善的医疗系统。
荒尾精是日本掀起日清战争后据有台湾的功臣。日清战争后,荒尾精先在汉口成立一家药房,以从事药品贸易为掩护,侦查北洋舰队动向,整理成报告给日本政府,指出「清廷全面腐败,日本应先发制人,利用中国对抗西洋强权」 。
没想到荒尾精立功于国,却死于台湾的鼠疫。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本人也是公共卫生专家,曾留学德国、回国后出任卫生局长,来台管治发现台湾疟疾盛行。另一方面,在印度的英国军医罗斯(Ronald Ross)考察后,认定疟疾为蚊虫传播。
在台湾实行?卫生政策改革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加上明治维新致力于研究西学,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医学界致力研究细菌学,日本率先引进,认为了解细菌学即是卫生病理的基础。
后藤新平与总督儿玉源太郎1898 年上任,第二年即成立「台湾总督府医学校」,此即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如同孙中山入读的香港西医书院,亦即香港大学的前身。
台湾的医学和医疗设施一向公认为强项,充满讽刺地,荒尾精之死,是最重要的原因,引发日治台湾政府的重视。
虽然直到1945年,日本放弃台湾主权,台湾的疟疾尚未完全消失,要由接管台湾的美军研究单位协助,引入DDT消灭蚊虫,直到1965年台湾方宣布疟疾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