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中国民主运动,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资料图片

警方不批准支联会申请的「六四」集会,这是预期之内。今年是第二年没有「六四」集会,但跟去年的情况又有点不同,眼前所见,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警方不批准集会和有关活动,调子比去年高,语气比过去硬。

警方称,任何人在没有合理情况下,明知而参与或继续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举行、召集、组织、组成或协助游行等,都属犯罪。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还在立法会主动重申,参与和宣传也是违法,显示官方十分强调「集会」、「集结」及相关行动的后果。不过,「后果」的另一个表述是「效果」;前者是官方的语言,后者是民间的重点。我相信无人想犯法,但也想自己可以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保留选择的权利。而且,根据中外古今的经验和规律,越是打压的效果,就是越加深对事件的认知和记忆;待适当的时候就会重新发酵,冒出新芽,寻求复苏机会。所以,应采取的方法不是打压,而是疏导。

且看端午节,就是历代人民对屈原受屈、对封建管治文化不满而演变出来的民间节日。历代官方可以不提端午节的来源,淡化其意义,甚或把它视为普通日子,但扼杀不了端午节在民间的影响。「六四」也将如此,将在打压之下更有生命力,只是浮面还是深潜而已。更何况,目前「六四」的记忆犹深,越是打压,记忆就越清晰;就像桩柱打得越深,这幢「记忆大厦」就可以起得越高。奉劝官方还是以疏导为主!当年中共就是在打压下活过来的。

(二)今年「六四」与中共庆祝建党100年(7月1日)的日子十分接近,所以官方特别敏感。

官方担心悼念「六四」的氛围会延伸至党庆之期,既冲淡喜庆气氛,甚至变成相冲或「高级黑的赠兴」,对官方十分不利。从政治心理学和管治需要的角度看,官方一定会加紧预防,并在党庆之前「扫雷」。

不过,这就间接制造了一个怪现象:官方禁止集体活动,但又不能指悼念「六四」违法,至今仍未有直接否定支联会的五大纲领。官方也许想用干扰或间接施压的方法,查询支联会五大纲领的问题,让他们知难而修正。但是,这又令更多人记起五大纲领,只是官媒和建制不提而已。

我请教心理学家,他们称赞警方至少懂得一点「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原理」,如果一下子把所有官方不想看见的东西压下去,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如果警方的上级还要增加压力的话,那就只会压出更大的反弹和反抗。

可以预期,如果官方对「六四」的打压愈甚,对「百年党庆」的自我抹黑也会更甚。届时,即使官方敲锣打鼓,铺天盖地庆祝,只会出现官方和建制热而民间冷的反应。这个「冷」,既是冷淡,也是冷笑。所以,还是那句话,宽松,疏导,而不是打压,才是目前最适宜的方法。

(三)去年「六四」后警方拘捕若干人士,其中一些已在服刑。所以,今年「六四」的维园情况是一大观察点。

支联会已表示,将继续争取合法悼念,换言之不会鼓励犯法。一般估计,今年前往维园的市民将会减少,这也是正常和合乎现实的选择。但这不等如市民就不悼念「六四」,人们会懂得选择适当的方法,在不违法的情况,同样可以显示民气。例如,有宗教团体将以宗教活动形式悼念,有文艺和文化界人士将以艺术形式悼念,有市民将以日常生活的形式悼念,海外港人也将以当地的形式悼念,网上的悼念就更多了。

我还听到一种悼念的方法,就是事前好好计划如何悼念,但届时的悼念方法就是休息、睡觉;因为官方一定不相信「搞事的人不会不搞事」,反而会煞有介事地做好多手准备。事实上,他们要自我紧张起来,大家也没办法,帮不了他们松弛,那就让官方自我紧张好了。

可见,此时此刻,不是把颈项冲向刀锋的时候。人们可能担心「六四」的记忆将会被毁灭,就像内地新一代不知道「六四」一样。我看,毋须过分担心,在内地,「六四」的记忆只是深埋和等待重新发芽而已,没必要在此刻冒头。这是眼前现实,也是历史规律,且看台湾的「二二八事件」,国民党打压多年,最后还不是得到平反吗?

此刻,正是考验恒心、毅力和智慧的时候。我经常有一个怪论,就是向执政前的中国共产党学习生存之道。这对各方(包括官方)而言,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无谓的碰撞。有关人士不要又骂我出鬼主意,事实上,我只是不想出现更多无谓的内耗而已。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