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潍坊的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2020年2月28日)

中国山东潍坊的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2020年2月28日)

华盛顿 —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6月9日)报告说,上个月,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9%。超出了专家们预期的8.5%。这是2008年9月以来的最大增幅,显示中国的通胀压力继续在高位运行。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观察通货膨胀在商品制造领域表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消费层面,反映通胀状况的主要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这项指数在5月份的同比增幅为1.3%,虽然较4月份的0.9%有明显的提升,但依然在中国央行设定的3%左右的增长目标内。与去年3.5%的涨幅相比,消费通胀指数看起来有了明显的回落。

中国国家统计局说,工厂批发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是采掘工业价格的大幅度攀升,涨幅高达36.4%。其次是原材料工业价格,涨幅18.8%。在这个阶段,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几乎全面大涨。

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引用伦敦凯投宏观的中国经济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的话说,“生产者价格通胀在继续上涨,达到了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这发生在国际大宗商品进一步增长之后”。

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不过,数据中有些迹象显示,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商面临的通胀上涨压力可能开始减缓。消费价格通胀的确还在增加,但依然保持在可控的范围”。

埃文斯-普里查德认为,随着生产者价格通胀接近峰值,信贷增速的放缓,煤炭和金属价格不久可能就会回落。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紧张和疫情控制的解除,消费价格在今后几个季度预期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可能不会超过2%,也不会触发货币政策的转向。

但是,纽约时报周三报道说,北京方面似乎对通胀前景感到相当不安。为了保护中国工厂不受成本上升的影响,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相当有力的措施,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中国政府出面劝阻钢铁和煤炭厂商不要提价,并警告说,要对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行为进行调查。此外,中国央行最近还允许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有利中国从国外采购更多的大宗商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物价的上涨在全球各地引起了对通胀上涨的担忧。观察人士表示,对通胀数据非常敏感的美国证券市场,近期的波动和上涨乏力显示,投资者开始放慢投资速度,密切关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数据。

(原文转自美国之音:查看原文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