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评论】整肃「滴滴」的政治解读

 粤语组制图

「滴滴出行」在美国上市仅3日,就被北京当局下架并开始整肃,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如果用地震来比喻,可以说是烈度八级以上的大震。事件发生虽已超过一周,但馀震迄今仍不绝。浏览美国主流和商业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发现多数还是强调这一事件的监管涵义,也就是说,北京当局整肃「滴滴出行」就是要对涉及数据安全的互联网公司加强监管,而「滴滴」则有点我行我素。这种解读大有淡化事件政治含义的味道。当然,也有人看明白了整肃「滴滴」这个事件的严重性,指出这个事件是资本进出中国的一个分水岭,未来十年,中国将失去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资本流量。

如果涉及的仅仅是数据安全问题,「滴滴」完全没有必要冒著忤逆北京当局的巨大风险,抢在习近平忙于中共百年「大庆」之际,与华尔街串通一气,火速上市。而且,如果北京当局也仅仅是为了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也就没有必要把监管当局与「滴滴」管理层的矛盾以这样不顾后果的方式公诸于众,以至对海外投资中国的信心带来无法挽回的打击。

那么,北京当局以不计代价,也不惜公开羞辱的方式来整肃「滴滴出行」,究竟要传达的是甚么政治信息呢?从美中对抗的大局来看,这个信息应该是相当明白的,那就是北京要告诉中国的富豪,「谁也别想跑」。这是对整肃马云的明显升级,因为整肃马云,是告诉富豪们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挑战习近平的个人权威。那北京当局现在为甚么要借整肃「滴滴」放出「谁也别想跑」的信息呢?我相信直接的原因,就是「滴滴」竟如此决绝大胆地「阳奉阴违」,抢在「七一」前上市,不单纯是少数人利令智昏的行为,而是代表了对当局来说非常危险的一股强大暗流:大批富人和权贵已经下定决心弃船而逃了。

涌现这个暗流的大背景,就是半年来美中对抗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超出了许多人,特别是中国富豪和权贵的想像。简单地说,就是美国没有他们原来想像的那么糟,尤其是经济,正在迅速走出疫情的阴影,而中国的情况,特别是经济活力,则不像原来以为的那么强、那么不怕美国打击。中国权贵和富豪曾经普遍相信,美国离不开中国,世界离不开中国,但近几个月的形势发展,特别是拜登围堵中国的决心和策略之有效,严重动摇了中国富豪和权贵对中国经济,也包括对习近平的信心。

而对中国经济和习近平的信心,正是北京当局一度曾高喊金融更开放的底气所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不但不可能更开放,且脱钩已势不可免。在北京当局看来,「滴滴」的高管们不会看不到这个形势,应该懂得「顾全大局」,但没想到他们竟敢趁习近平无暇顾及,「胜利大逃亡」。

对华盛顿而言,这个事件进一步曝露了习近平在国内的政治困境,同时,也有利借北京当局之手加速美中金融脱钩。美国有一批投资者,一直脱不了发中国横财之瘾,令华盛顿决策者很头痛。整肃「滴滴出行」,北京扮演了伤害美国投资者的恶人。在未来与北京的谈判中,美国投资者与华盛顿的立场更一致,而失去财富,更失去出国自由的中国富豪和权贵,则越来越没有韬光养晦或置身事外的馀地,而不得不视习近平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