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六四纪念馆」现仍关闭,但支联会今日(4 日)宣布,众筹设立的网上「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共分6 个展馆,以时间、空间、人物、香港、媒体和文艺,叙述1989 年六四事件及此后种种。
支联会指,由于香港政治打压剧烈,「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自开馆日起,脱离支联会,由策展团队独立运作。此网上博物馆由曾亲历八九的中国记者、作家长平担任总策展人,在全球建立策展、档案及技术团队。
支联会于去年6 月4 日起,曾为「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发起众筹,至8 月,共获 1,186 人捐助,募得款项共1,675,032 元,全数投入博物馆筹建运作。
今年6 月,六四纪念馆管理委员会主席麦海华曾表示,虽有「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但「有实体馆始终重要,有件实物,上网睇似乎唔系好真实」,实体纪念馆不会被完全取代。支联会表示,「六四纪念馆」现仍关闭,但待日后找到适当方式或地点,会考虑重新开放。
分6 展馆展示六四相关文物、档案、影像、口述历史等
支联会指,「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旨在保存于香港传承了30 年的文物、档案、影像、口述历史等,并连结世界各地学术机构关于「六四」研究的档案库。
该馆共六个展馆,分别为时间馆、空间馆、人物馆、香港馆、媒体馆和文艺馆。支联会指,此后博物馆亦会持续更新,补充内容,翻译多语言版本,并将因应时事与纪念日主题,开设主题特展。
支联会介绍,各馆内容如下﹕
时间馆
空间馆
人物馆
香港馆
文艺馆 支联会指,「本馆收藏并不丰盛,这也是专制政权对创作自由和人类想像力无情压制的见证」。
媒体馆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网站截图
六四纪念馆两度觅址仍难开放
六四纪念馆由支联会成立。2012 年起,曾先后办两次临时馆,经众筹终在尖沙咀觅得第一个永久会址,却遭业主立案法团指违反合约用途而驱赶,打官司最终无疾而终。闭馆三年后,再觅得旺角新址,2019 年重开。此后仍多次经建制团体骚扰、泼盐水阻挡永久馆开幕。2021 年6 月,食环署指场地未有公众娱乐场所牌照,支联会决定暂时关闭「六四纪念馆」,直至另行通知。支联会秘书蔡耀昌相信「可能有政治原因」。
「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为免网络攻击,博物馆的伺服器设在香港及外国,馆长麦海华特别希望借此机会,收集中国各个地区、鲜受注目的八九民运纪录,申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项目。
2020 年,港区国安法生效后,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曾撰文指,支联会是「西方颜色革命和民主全球化议程的一部份」,筹办「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是想抢夺历史话语权,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或触及颠覆国家政权罪和恐怖活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