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时代】法学教授孔杰荣批加籍麦嘉琳留任终院 「误导外界以为港法庭一切如常」

著名的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Jerome A. Cohen),周一(9日)在个人博客撰文,批评加拿大籍法官麦嘉琳留任香港终院法官。 粤语组制图

著名的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Jerome A. Cohen),周一(9日)在个人博客撰文,批评加拿大籍法官麦嘉琳(Beverley McLachlin)留任香港终院法官。他在文中表示,愈加认为香港法庭的外籍法官仅仅是装饰物(mere ornaments),他们在主要争议案件中只是「名义上出现」,反而对香港及海外的公众造成误导,以为香港法庭一切如常。

孔杰荣说,在2020年之前,他本人都认为作为一种「制衡」,乐见香港终审法院有外海的非常任法官(外籍法官),但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

对于应否继续考虑参与外籍法官制度,孔杰荣指,《港区国安法》案件的数目现时开始「占领法庭」。他认为,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是:外籍法官在这些案件中有何角色?如在黎智英的保释中,外籍法官担任了甚么角色?

对于麦嘉琳接受延任,加拿大有声音提出质疑,孔杰荣认为质疑声音是正确的。他说,麦嘉琳是向「强力没收香港」的政权,借出她的光荣声望(lending her great prestige)。孔杰荣问,麦嘉琳及她的白人男性外籍同事,会否分析及揭露香港法治被强加限制?

日前,麦嘉琳对其接受延任3年的决定进行辩释。在接受加拿大《国家邮报》的访问中,她说,外籍法官留任是为著守护香港民主的「最后堡垒」(last bastion)。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保证,香港维持司法独立,她自己是做了「原则性的决定」留任。又认为自己「有可能」处理《国安法》有关的上诉案件。她在访问中解释,北京正压制香港,若现时离任,只会造成伤害。她同时表明,如香港的司法独立有变、有违她的原则,她会毫不犹豫辞职。

不过,孔杰荣在其文章中回应,在香港,很多服务于较下级法院的外籍法官,是北京所施限制的主要承受者(Cope with Beijing’s restrictions),他们面对了更重要及更困难的两难。孔杰荣认为,将注意力聚焦在终审法院只会令问题的根本被转移。

香港终审法院原本设有14名非常任普通法地区法官。目前,已有两名外籍法官在过去12个月内请辞。澳大利亚籍法官施觉民(James Spigelman)在辞任时表明是因为对国安法感到担忧。另外,与麦嘉琳同期获得任命的英籍法官何熙怡女男爵(Baroness Brenda Hale)早前以个人理由,拒绝接受延任。

香港终审法院现时官方网页已将施觉民与何熙怡女男爵移到终院前任法官一栏。剩下12名外籍法官中,8名来自英国、3名来自澳大利亚及1名来自加拿大。

英国现时正在审视英籍资深法官参与香港法庭的运作。

孔杰荣是前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一直关注中国人权。他曾是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台湾前总统马英九的老师。

记者/责编:陈润南/何景文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