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国安时代,香港艺文界亦逐渐被攻陷。 粤语组制图
后国安时代,香港艺文界亦被攻陷。最近,艺术发展局委员周博贤、陈锦成、李俊亮及丘亚葵先后辞职,前3人曾遭亲中报章点名力斥为「搅事三人组」。艺发局成员卢伟力受访时,坦言深感压力,指现时香港充斥无中生有的指控。香港文化评论员彭志铭则叹言,恐惧深入每个角落。
陈锦成、周博贤、李俊亮 被亲中报章列为「搅事三人组」
在香港,4名艺术发展局委员周博贤、陈锦成、李俊亮及丘亚葵最近先后辞职。当中除了丘亚葵,其馀3人为民选委员,而他们近期屡被亲中报章抨击。
该3人分别回应《立场新闻》和「1010艺术新闻网」辞职原因。陈锦成称,自己及家人近半年内遭相关亲中媒体的记者跟踪,被仔细记录日常生活行踪,深感人身安全受威胁。李俊亮和周博贤称,虽未受即时威胁,为「顾全大局、保护局方和艺团权益、考虑家人情况」,惟有请辞。
卢伟力:对3人「搅事」指控「不成立」
艺发局民选成员卢伟力向本台称, 3人所披露的辞职原因,对艺文界工作者肯定会带来心理压力。但对他而言,「虽深感限制,但没有恐惧」,会尽其所能坚持正面价值。对于3人被亲中媒体称为「搅事三人组」,卢认为指控「不成立」。
卢伟力说:以我在艺发局与该3人共事,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尽责任为香港文化艺术发展,提出理性要点,包括在疫情中为艺术工作者提出财政上纾缓。现今香港充斥「无中生有」的抹黑,该三人因被人指控而选择辞职,反映香港的政治形势是令人担忧。
对于近期连串事件,令社会关注艺发局会否加强收紧审批条件,禁绝「六四」和反修例运动有关敏感题材,卢仅称,过去大会未曾讨论预设限制题材,惟曾提出安排法律人士,为艺术家和艺团讲解《国安法》,至于法律责任是艺团本身的抉择。而就委员辞职后的空缺,卢说过去甚少有补选,故料将待新一届选举填补。
艺发局是政府资助的法定机构,亦是艺团主要资助途径,但自《国安法》实施后,屡被批评打压表达自由,包括今年3月,艺发局停止资助「影意志」。局方回应决定指出,影意志近年发行的影片,尤其《理大围城》,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今年1月,艺发局回应资助制度时称,「如获资助艺团在任何方面违反合约内容,例如在现行法例下被确定为鼓吹港独、推翻政」,可以行使暂缓、调整及停止有关资助拨款。
彭志铭忧更多人被「秋后算帐」
香港文化评论员彭志铭忧虑下届委员将被亲中阵营人士垄断,进一步限制表演自由。
彭又指出,事件反映《国安法》下文艺界被「秋后算帐」。彭志铭回顾《国安法》实施1年来,涉敏感题材电影、书本、艺术品疑被当局严禁,最近歌手黄耀明被捕,以及元朗信义中学处分唱「银河修理员」的学生等,曾发表敏感言论和作品的创作者纷纷遭追究,连支持的人都受到牵连。他指,「恐惧深入每个角落」,各界纷现自我审查。
彭志铭说:大家在脸书狂删旧贴文,大家留意报章评论和专栏,即使与《国安法》无关,连批评政府的声音都少了。因为红线是隐形,连林止行都封笔,大家都在避。
艺发局:4人以私人理由请辞
艺发局就事件回覆本台时称,今年5月及8月先后接获该4人以私人理由请辞,并通知民政事务局。3 名民选代表所属的艺术范畴主席职务,已交由副主席接手,且各委员已审批艺团年度资助申请的个案,故未有对艺发局的运作造成影响。
今年3月,建制派立法会议员容海恩指M+博物馆藏品「散播仇恨」、「违反《国安法》」,陈锦成曾斥容是「见识少」。其后,亲中报章《大公报》及《文汇报》将陈锦成、周博贤、李俊亮,列为「搅事三人组」,又形容他们是艺发局「内鬼」,批评他们参与艺文界发起的记者会,反对《港区国安法》实施。
歌手黄耀明上周一(2日)因涉嫌「选举舞弊」被捕,《大公报》于周二(3日)刊登题为「关系密切 黄耀明屡为揽炒派站台 煽暴播『独』」的文章,期间再次提及和形容该3人为「搅事三人组」。
艺发局大会共有 27 个委员,其中10席为民选委员,其馀 17 席为政府委任,当中包括 3 名政府官员代表。民选委员经3年一度的「艺术范畴代表提名推选活动」由业界投票推选,目前在任的7名民选委员包括:艺术教育的胡俊谦、电影艺术的陈咏燊、文学的甄拔涛、戏曲的刘惠鸣、艺术评论的卢伟力、舞蹈的杨春江、艺术行政的邝为立。
记者:李智智 责编:罗燕云 网编:林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