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是民族英雄、民族气节的典范。他的美誉三百多年来稳如泰山。钱谦益是明代中后期首屈一指大文豪、又是东林党领袖、还出任过礼部尚书。但是,进入清代之后,钱谦益的名字不再被提起,他的名字他的书在清代成了忌讳。

资料图片

钱谦益最可悲之处,居然活成了朝野双方都羞于提及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名声如日中天,死后经过几百年封杀,就渐渐被人遗忘了。而史可法至今依然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清初还没对钱谦益下达封杀令之前,读书人就不愿提及钱谦益了。因为他毫无气节,率领明朝官员,打开南京城门,向清兵跪拜投降。不仅投降了,之后,他在清兵的押送下,还去京城做了官。虽然为时只有一年,就称病还家。时人骂他毫无气节、毫无廉耻,是读书人的耻辱,可谓罪有应得。

乾隆四十七年诏令编修《贰臣传》,所有降清官员全部编入,只是分为两编。投降后忠心耿耿并且立了功的编入甲编。投降后无功并诋毁清朝的编入乙编。钱谦益在乙编里是打头号的人物。乾隆还特意指骂钱谦益,说他“文章哪有光?属丧心无耻!”这时离钱谦益去世已经118年,乾隆对钱谦益的愤怒依然溢于言表。因此也开了因人废文的先河。同年编撰的《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乾隆却对史可法却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力矢孤忠”“节秉清刚”“正直不回”。

依我这种低等愚民思维方式,清朝应该表彰投降的人才对啊,怎么去表彰拼命抵抗的人呢?

这就是统治者比我们这些愚民的高明之处,打江山的时候,鼓励你投降。打下江山之后,稳固江山是头等大事,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死忠。

史可法坚贞不屈,扬州城破之后,清兵为报复和彻底瓦解汉人抵抗意志,屠城十日,死者达八十多万,历史名城扬州彻底毁灭。

而南京,因钱谦益率众投降,得以完好无损。

某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战战兢兢活着的升斗小民。我思考问题应该站立在升斗小民的立场,而不是虚幻的统治者的立场。确立了自己本来就应该持有的立场之后,我自问,作为一个手无搏鸡之力的底层百姓,我以及全家男女老少,是宁可跟着史可法死光光呢,还是觉得幸亏有个钱谦益?

我可耻的发现,我选择了钱谦益。

丢人不?

(吴洪森写于2021年8月20日)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和立场,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注明光传媒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