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有14个医护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据央视新闻报道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今天下午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对于疫情的形势的研判,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有三个特点。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95%以上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目前已经证实了有人传染,是在两个地区,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武汉,证实有人传染。第三个特点也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那么这三个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感染,最后证实围绕着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14个医务人员的感染。
钟南山院士表示,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病例数增加较多的原因较复杂。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对疾病的认识有个过程,现在的检测有新的技术可以快速检出来,是有很多原因,不是一个。要定它的话,以前是从国家的CDC,或者国家的部分严格鉴定以后才能发布,现在的考虑就不太一样了,因为两次的检测有阳性就可以定,这也是一个原因。
编辑 贾聪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接受央視訪問 鍾南山:肯定有人傳人 14 名醫務人員受感染
2020/1/20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繼續蔓延,截至今日下午 6 時,中國確診個案已增至 217 宗。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今日接受官媒央視訪問,表明病毒「肯定」有人傳人,已證實有14名醫務人員受感染。
鍾南山接受央視直播訪問時表示,病毒由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的可能性較高,但現在亦出現人傳人的現象,情況值得警惕,「目前資料表示,它是肯定的有人傳人」。他指廣東有兩宗病例,只是家人去過武漢,自己無到過武漢,但都染上新型冠狀病毒。
鐘南山亦指出,證實了有 14 名醫務人員受感染。他表示,出現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標誌。
近期多個媒體均引述消息,指中央政府已安排「國家高級專家組」往武漢考察。專家組由鍾南山擔任組長,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是專家組成員之一。
據央視報道,截至今日下午 6 時,中國確診個案已增至 217 宗,當中包括廣東省的 14 宗。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钟南山:全民提高警惕 不会重复17年前SARS疫情
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1月20日18时,我国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武汉市198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山东省1例)。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2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专家组答记者问有哪些要点?
疫情发展到什么阶段?
曾光:只要措施对 完全可以逆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现在还处于早期,对武汉市来讲,传播进入了一种社区传播的早期。100多例病例相对武汉一千多万人口来讲是少数,只要公共卫生措施对,完全可以逆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也在变,在适应环境、适应人类,所以现在这场“战争”是防控和病毒变异的“战争”。
如何防控疫情?
钟南山:防治的关键是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专家钟南山表示,武汉减少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武汉会有很严格的筛查检测措施,特别是体温检测,体温高的不建议离开武汉。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早发现早治疗,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非常重要,这个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但是现在正在进行一些动物试验观察,科学研究要跟上。春节期间,估计得病的人数还会有增加,要防止传播,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
钟南山:当前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钟南山院士指出,早发现、早诊断、还有治疗和隔离,这是最有效的,最原始的防控办法。对已经确诊的病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接触是极为重要的,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
李兰娟:出现发烧、咳嗽症状尽快到发热门诊接受检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学家李兰娟建议,武汉地区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其他地区的人如果没有去过武汉,没有接触传染源,一般来讲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只要有发烧,只要有病毒感染,还是要到医院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重复SARS疫情?
钟南山:全民提高警惕 不会重复17年前的SARS疫情
钟南山院士指出,现在要提高警惕,全民、领导、政府、医务人员,包括媒体,属地的领导要负起责任,我们有信心能够控制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表示,这次用两周定位了新型冠状病毒,再加上我们有很好的监控以及隔离制度,相信疫情不会像17年前SARS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损害。
编辑 刘佳妮
来源:央视新闻
附:
钟南山

钟南山(1936.10.20- )呼吸病学学家。福建厦门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第23任会长。
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牵头主持我国“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人群防治的系统研究,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在2003年我国SARS疫情中,明确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的存活率(96.2%)。组织整理了国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诊治指南文件。2013年任广东省H7N9防控专家组组长,并将H7N9系列研究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IF51.658)上,对H7N9防控做出重要贡献。2015年成功治愈广州首例H5N6患者。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