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邱国强北京7日电)河南郑州9月6日宣布为烂尾楼全面复工「大干30天」行动昨天到期。尽管媒体5天前直指,复工的烂尾楼仅逾6成,但官方昨天声称,全市147个烂尾楼中已有145个全面实质复工。
正观新闻报导,郑州市官员说,剩下2个尚未如期复工的烂尾楼建案,要等到11月底才可实现复工。官方并对这项成果形容,郑州的「保交楼、稳民生、促发展」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9月6日,郑州市官方印发「『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当时曾引起中国各界瞩目,并好奇郑州市要如何运用官方力量,让大批因建商财务周转困难而陷入停工,无法交屋的「烂尾楼」,重新动工。
报导引述官方说法指出,过去30天,郑州市动用公安、法院、财政金融、住房保障4大系统参与「保交楼」行动。其中,法院系统采取「一楼盘一法官」模式,主动对接,解封大批土地、建物及人民币8.62亿元(新台币约38亿元)资金,并暂缓强制执行多个项目;公安系统则侦办违法情事,使85.06亿元资金回笼。
同时,郑州市官方也要求房企落实自救责任,透过处置未开发土地、在建项目和资产、公司股权等方式「瘦身自救、断臂求生」,此举「有效推动了停工项目复工复产」。
郑州市官方说,市府将召开「进一步巩固深化『保交楼、稳民生、促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相关工作,确保高质高效推进复工。同时与房产投融业者达成一致意见,初步同意由以50亿元资金支持郑州「保交楼」项目的复工。
尽管如此,财新网2日报导直指,郑州自9月6日推出「保交楼」专项行动以来,一些资不抵债的项目迟迟无法复工。还有一些建案虽重新动工,但救助资金仍然不足。这使得复工只是应付一下官方检查,也就是「表演式复工」。
报导指出,停工问题庞杂,郑州挽救烂尾楼难度极大。主要问题包括:纾困资金有限、追回挪用资金困难,加上当前中国房市低迷、供过于求,即使复工,若销售成绩不佳无法回笼更多资金,又可能会「二次停工」。
郑州房产业者指出,当地大部分烂尾楼处于已售出但逾期交付状态,且项目基本都是主结构封顶后烂尾。原因是,依中国法规,封顶后开发商就可较大限度提取预售监管资金。因此,郑州多数停工建案的预售监管帐户里资金,几乎已被调用殆尽。
业者直指,「新一轮施工能够持续多久很成疑问」。因为救助资金本就不多,官方引入的郑州地方平台公司多不具备房地产相关能力与经验,更没有资金解决问题。若想真正「保交楼」,根源上还是得依靠市场。 (编辑:周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