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1)
图片来自作者微信

Original 燕无双 燕馆 2022-11-04 19:30 Posted on 江苏

作者 | 燕无双

国美还是顶不住了!

继9月份国美因欠薪引热议,今天被曝停发工资再登热搜。

面对媒体,国美声称“公司只是提示未来半年可能会出现工资缓发的情况,并不是说不发工资。”

不管再怎么“死鸭子嘴硬”,说到底就是现金流断了,两个字“缺钱”。

继老对手苏宁电器倒下后,如今的国美也摇摇欲坠、大厦将倾。

这位国美内部人士还说:国美走到今天这一步,无论是品牌还是网络,以及团队销售能力都没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当下的经济环境和疫情双重压力影响。

大环境、疫情的寒气传递给太多的大小企业,这话没毛病,但并不全面。

面子事小,振兴事大,黄光裕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

不思创新是阻碍企业前进的绊马索。

以前我写苏宁的时候就说过,苏宁在2007年后,就在“永远在模仿,从未去超越”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经营模式全部刻录京东、偷师阿里,是苏宁被市场大浪拍死在沙滩上的主要原因。

但是,不知是江郎才尽,还是狱中的十二年退化了智商,出狱后的黄光裕,强势砍出三板斧,但怎么看这三板斧走上的也是模仿跟风的不归路。

或许是太急于追回失去的12年,黄光裕忘了老祖宗的古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每一个项目上马,似乎都没有经过精细的市场调研,缺乏与自身业务的适配性,一路进取一路弃甲……

(一)

国美的第一板斧:“真快乐”App上线,进军电商,去和阿里、京东、拼多多较劲,无异于以卵击石,在市场败北几乎是必然的。

“真快乐”被国美定义为全品类电商平台,是黄光裕出狱后启动的第一个大项目,事关黄总的脸面,集团上下都非常重视。

但,虽然黄老板有一句著名的经营理念“商者无域”,但是商场如战场,向其他领域发起冲锋时也得知己知彼不是吗?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此时已经在商场自成体系,强敌环伺下,想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非常困难。

互联网是个很独特的行业,似乎只能一家独大,最多有个老二能瓜分少部分份额,再后来的小三小四根本望尘莫及。阿里、京东如此,抖音、快手也如此。这种情况下,后来的跟风抄作业者中箭落马是逃脱不了的命运。

另外古来战场还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黄总出狱后是融了几百亿,但是他上马的这几个都是烧钱的项目,几百亿真是远远不够“烧”的。

由于黄光裕的强硬管理作风,这两个项目推出的前半年貌似有些成效。“真快乐”App日均粉丝上涨至300万,服务会员超过2.4亿(但这两个数据并没有第三方机构佐证)。

同时,国美也放下姿态向对手示好,获得了来自拼多多和京东的战略投资。

Image

但是,商场立足需要厚积薄发的能量。

植物界有几种花卉,比如桂花、三角梅等,当你看到它们突然间开花爆盆时,千万不要以为是自己养花技艺突然提高了几个层次,大概率是它们因为外界环境突变,或者有寒流袭来,植株会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要死了,所以它就会拼尽全身力气拼命的开花,直到耗尽自己所有的养分和元气,干枯而死!

同样的道理,没有足够的“养分储存”。亮眼的新业务也只是让财报数字昙花一现。2021年年底,公司财报净亏损达到44.02亿元。

很快,2022年3月,公司精简架构、高管相继离职、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消息便随之传出。

真快乐App商业进程受阻,国美又大力落地真快乐App体验中心门店,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场景化消费商业模式。令人叹息的是,这仍然不过是亦步亦趋,照着电商平台“抄作业”而已。

国美的第二板斧砍向家装行业,这个就不多说了,黄光宇出狱后收购“打扮家”家装平台,公司随即大举扩张,从100人左右迅速膨胀至超600人规模,但自营家装业务发展未能支撑庞大的团队,新业务发展遇阻,公司发生财务危机,裁员大潮随即到来。

同时黄总的经营理念还是老套路,打扮家的一些高层大概适应不了黄光裕的激进作风,国庆前夕,高管纷纷离职。但让外界颇感意外的是,打扮家并未选择战略收缩,依旧打算在家装赛道寻求转型,目前还在苦苦支撑。

(二)

国美的第三板斧砍向物流行业,先推出“闪电送”,同样忽视掉业务与自身的适配性。因为自身没有健全的配送体系,而第三方配送较贵,国美上线“闪电送”后主要由门店员工来配送,然而有时候门店忙不过来,很影响配送服务质量和下单率。

去年7月,眼见“闪电送”没掀起多大水花。不服输的黄光裕大笔一挥,准备自建物流团队,进军快递市场。

不得不说,求胜心切的黄总已经失去了理智,快递市场早已杀声四起。国美选择此刻入场,有没有做过市场调研呢?

早在2020年3月,原本平静的快递市场,就被一只从东南亚坐船来的“兔子”搅得血雨腥风。

Image

这家名为“极兔快递”的公司,举着价格战的大旗登录,仿佛跟拼多多有血缘关系,不仅是拼多多的主要合作伙伴,与拼多多的战术也如出一辙,以低价疯狂收割用户。

这只突然冒出的鲶鱼,搅得通达系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亏本送单。

极兔快递很会搞事,来之前搞了详尽的市场调研。知道义乌是中国小商品集散地,每天有2000万件的快递订单从这儿发往全国各地。想要以快打慢,迅速占领快递市场,没有比义乌更适合的地方了。

极兔没来之前,义乌其他物流“送全国”的价格是4.2元/单。极兔给出了“1块钱送全国”的价格,快递价格战在义乌猝不及防的爆发。

快递市场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四通一达”不得不被迫应战,集体降价,一度把价格打到了8毛钱送全国。在监管部门出手整治后,情况才略有好转。

2021年1月,极兔快递日单量已突破2000万单,并争取到了116亿人民币的融资,一笔融资的数额比国美全部现金流还多。几度人仰马翻的鏖战,极兔估值达500亿人民币,排在顺丰和中通之后。

这一番刀光剑影后,四通一达被打的元气大伤,包括顺丰在内,年底的财报很难看。从前的“老大”顺丰在2021年第一季度亏掉了9.89亿元,这是盈利了10年的顺丰首次亏损,老板王卫的身价直接缩水了千亿。

陷入苦战的快递公司杀红了眼,韵达、申通、圆通发出“江湖追杀令”,严禁手下加盟网点一脚踏两船。

但这只东南亚的兔子却根本不理那一套,抱牢拼多多的大腿,疯狂烧钱砸单。

(三)

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不太明白,黄总当时是没有做市场调研,还是对自己的商业天赋过于自信?此时此刻进军物流行业,不就是在神仙们斗法时,自己跑到人家的魔法圈里送死吗?

据国美内部人员说,国美其实在十年前就想搞物流,计划在三年时间建立十多个区域中心和100多个大家电物流仓、600多个分拨配送点、2000多人自有配送队伍。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计划搁浅了。

看来黄总是对搞物流有执念,出狱之后旧事重提。特别是看到阿里有菜鸟网络、京东有京东快递、拼多多有极兔快递,三大平台都有“嫡系”部队。

黄光裕又忍不住抄作业了:“真快乐”想要做好,肯定也要一支“御林军”。

但是,黄总的物流项目上的太仓促了,如果他能放下身段来,跟当年的后进刘强东好好取取经,这一局也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当年,京东始终被淘宝狠狠压制,确实是靠自建物流打开了口碑,争回了一大部分市场份额。

其实刘强东准备启动物流项目,也是抄亚马逊的作业。但胜在当时在国内是先行者,能占尽先机。

开始时,京东的大股东强烈反对,认为物流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行业。但刘强东目光深远,顶着压力强行上马,各地物流仓库拔地而起,京东快递率先打出了“次日达”“当日达”等服务。

即使这样,在“四通一达”和顺丰、极兔的围剿下,京东快递也沾不到半点好处,2021年第一季度报亏14.73亿。但显然,刘强东启动物流项目是为了抗衡淘宝,此消彼长,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

看来,黄光裕想要重走刘强东的“长征路”,只是黄光裕没变,江湖却早已物是人非,商业格局在这十年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总出狱后积极融资,将100个亿投入物流,100个亿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但却远远撑不起黄总的物流大体系梦想。

(四)

时间倒退回15年前,那时提起顶级商界大佬的名字,绕不开两个响当当的人物:黄光裕和张朝阳。

彼时的马云、刘强东正在为第一笔融资而进退维谷。

一入江湖岁月催!

15年后的今天,阿里、京东如日中天,年过五旬的黄光裕和张朝阳却已“廉颇老矣”。

但张朝阳在大病一场之后想开了,讲物理课,上综艺,去俞敏洪的直播间聊人生、聊理想,启发启发年轻人,颇有与自己握手言和的趋势。

只有黄光裕还“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年轻一辈争天下,陷入了“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尴尬境地。

如今国美股价跌跌不休,千家连锁店的市值仅80亿港元。当然,做为一个老板,最窘迫的莫过于给员工发不出工资了!

黄光裕曾说骨子里自己是一个天生的进取者、开拓者,

如今,黄光裕还是从前的那个黄光裕,

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悄然远去。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