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不知道别人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被犹太人困惑「上帝不出现」所震撼,而史匹堡处理「残忍」的手法,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我相信犹太幸存者向他提供了那些细节,这些都涉及到「终极追问」;但是更加震撼的,乃是威塞尔(Elie Wiesel),他那为永远沉寂的灵魂呐喊,我记得他说过这样的意思:我们活下来的人,都没有真的见到恶魔,那些见到的都没有活下来;​所以我很悲观,我这里不谈「福音话语」,只谈「思想史」点滴,其中提到胡适,也找出来资料,这个细节已被我写在『离魂历劫自序』中,也是我自己哭天抢地中的一次,竟遇到八十三年前的胡适;后来颇留意他的「信仰旅程」,也得到另外的史料。 】

九四年﹐在暮春的阴晴不定中,我们全家又去了宾州那个福音营三天。傅莉安静地听布道,听见证,我陪在一旁,感受很复杂。所谓终极追问,是真的要你投入从超越实体降下的神,而这神被信徒们按人间的理性所描述所期盼,所作的一切合理解释其实都是人的眼光,不知不觉将那终极追问丢失了。

我三天没有信仰冲动。不过最后还是想通了﹕既然傅莉在时空全失之际曾听到那个声音,并坚信这是要救她的信息,既然神只与个体接触,我还求什么呢﹖因此,牧师问“愿接纳主的请举手”,在最后一霎那我引傅莉举了手,他们称为「决志」。此事很快传开。可是,傅莉日后对登门的牧师依然坦率地说﹕

「我是做了那个梦。但我没信,你对我好,我不能骗你。」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在基督教的布道现场,「决志」举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经历,甚至包括「五四巨子」胡适,而且他的「决志」的场所居然也宾州,比我们去过的那个宾州福音营更靠北一点的孛可诺山区(Pocono),整整八十三年前的1911年夏天。胡适当时读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他的《藏晖室札记》留下他那时的踪迹。 6月11日「大考已毕,一无所事矣」;13日「出门旅行第一次,游Pocono Pines……中国基督教学生会在此开夏令营」;18日「自今日为始,余为耶稣信徒矣。是夜Mr.Mercer演说其一身所历,甚动人,余为坠泪。听众亦皆坠泪。会终有七人起立自愿为耶稣信徒,其一人即我也。」

这便是胡适曾「决志」的亲笔记录。但是他并没有真的成为一个「耶教徒」。原来,在那则日记后面,胡适几年后追加了一个「附记」,称「这一次在孛可诺松林的集会,几乎使我变成一个基督徒。这册日记太简略」,于是「附抄」了两封致友人信,以示「他们用『感情的』手段来作弄人,实是真情。后来我细想此事,深恨其玩这种『把戏』,故起一种反动」。胡适声名隆重一生,几乎彻底淹没了他的这个细节。

然而,天下宗教无不是以人的感情弱点做诱饵的,这有什么稀奇呢?人若不软弱、少痛苦、无幻灭、未绝望,还要宗教做啥?血腥的二十世纪,还有「集中营」「大屠杀」,都显示了宗教的有限,而犹太人困惑「上帝不出现」,毋宁是更深刻的诘问。我在孤寂中再看《辛德勒的名单》,对杀人、流血的镜头已经麻木,电影完了只留下一点淡红色,在脑海里久久闪动——纳粹血洗克拉科夫时,镜头里一个穿红尼裙的女孩,没有姓名和情节,只是整个黑白片中的一点淡红。还有烛苗的那一点红色。血反而是黑的。生命、希望、存活,有的时候是多么微弱呵。

补记:后来我又读到一点资料,写在日记中。

4-Feb-97

读『胡适日记』还看到他对英美在华教会教育的看法,很有意思。 ﹙1921年﹚十、九、廿一记:

『孟和邀了Roxly与Bnttufield﹙皆英美考查教育团中人﹚到东兴楼吃饭,我也在座。他们这一次是专为调查在华的“教会教育”来的,他们问我们的意见;在座诸人如庄士敦先生,任光、擘黄都是不赞成教会教育的,故讨论甚激烈。我的主张是:

一,教会的传教运动中之最有用的部分并不是基督教,乃是近世文明。如医学,学校,贫民窟居留,等等。我们所希望的,乃是象罗克斐氏驻华医社的一种运动,专把近世教育的最高贡献给我们,不要含传教性质。

二,但我们也承认传教运动的放弃在今日是做不到的,故退一步设想,希望你们能把现在这种散漫的,平凡的运动改作一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尽善尽美的教育运动。罗氏驻华医社的长处就在此。若今后犹继续派出无数中下的庸才,送出散漫薄弱的捐款,设几个半旧不新的小学堂,这种运动不如没有。 』

十、十、三记:

『夜到柯乐文家……Burtton谈及去年英国教会联合会邀请美国教会联合会商定传教运动的大纲。英国方面起草,对于教会教育的宗旨一项共有三目,皆涉于宣传基督教,而无一字提及所在地之民人。美国方面推Burtton为代表,提出要求增加第四目,为“谋所在地民人的幸福”。美国方面密议,如此一条不得通过,则代表可以退席回国,不加入会议。后竟通过。我听了此一段故事,更觉得传教运动的狭隘可怜。 』

这是民初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宝贵资料。那时有所谓「非基化」运动,当今教会人士皆认为与「五四」思潮有关,看胡适日记,果然不错。五四巨子厌恶西方传教,我曾甚不明白为何,看胡适日记,方知缘故在于他们很羡慕西方近世文明,而认为基督教不过是「迷信」而已。当然基督教当时在西方也是与近世文明对立的。贴这些不为其它,只是遗憾遭了这场大难,也没信成。

—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