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天庸 花隼度假别墅

为什么我们这些企业家要从五湖四海来到阿拉善沙漠?

为什么我们要成立一个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为什么我们要参与中国治理沙尘暴的事业?

因为我们心中有希望和梦想: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 

—— 节选自《阿拉善宣言》

任总失联,向公益人士任XX致敬!

本文作者:陈天庸

写于2016年10月19日
2016年度的阿拉善SEE会员大会,以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首次防止荒漠化国际论坛,于10月11日在阿拉善左旗召开,当天晚宴上,刘晓光、王石、韩家寰、冯仑、任XX、钱晓华几任会长都在,任XX照例唱那首《鸿雁》,但今年他换了新歌词,改为“鸿雁,向南方,相聚阿拉善农场”,内容是宣传任小米。任XX唱得明显走调,但他认真唱完,然后歉意地说,改了歌词,找不到调了。

△ 任XX:南乡子 奔远方  窗外黄沙扬帐中,群雄议规章, 剑拔弓长千声唤 ,情商。誓让荒漠飘花香,月亮照湖乡,数载重归发已霜。碧水蓝天苦思恋,相望。凝聚梦想奔远方。第二天我们去月亮湖,参加阿拉善自然历史博物馆开馆仪式。进月亮湖需穿越15公里沙漠,只有山地越野车能进,一路颠簸,十分惊险,老会长中刘晓光、韩家寰、冯仑、任XX都去了。任XX与现任会长钱晓华一起,忙前忙后,招呼大家,像个“闲事婆”,什么都管,任何人拉着他合影,他都配合,冷峻的脸上,还尽量挤出一些笑容,一点也不象媒体常抱怨的“他从来不笑,与人说话总是训话式的”,倒象个憨厚的邻家大叔。

第三天一早我们去收割阿拉善沙漠节水小米,这是阿拉善SEE协会的一个公益项目,鼓励当地农民种植节水小米,每斤小米可节水一吨,减少使用地下水,防止土壤荒漠化。种出的节水小米全部由阿拉善成员成立的北京维喜农业公司收购包销,维护种植者利益与种植积极者。这事主要是任XX牵头干的,农业公司还注册了个商标,就叫任小米。销售原来主要也靠在任XX的微博上打广告。他可曾是粉丝3700万的微博大咖。

任XX一大早就在月亮湖宾馆前的停车场与摆放自助早餐的圆形会议室之间转悠,招呼我们吃早餐,吃完了就上车出发。出了沙漠,我们分乘几辆大巴,去一个半小时车程外的贺兰山脚下种植节水小米农田里收割小米。我跟任XX坐在第一车的前后排座位,他象个真正的生产队长,关照让一个晕车的队员坐前排,一路与其他队员聊天。总有人问他房地产趋势,还能不能买房,他有问必答:买,买大城市房产。
我们一行最早到了地头。要等后面的车辆到,全体一起举行收割小米比赛活动。任XX这时完全象个地主了,起劲向队员示范收割动作,一再告诫要将割下的小米禾杆摆放整齐,不然不好捆。收割时要顺势一溜下来,不能一茬一茬割,那样割得慢。

后车迟迟未到,我们在小米地头转悠。我在“经济学家告诉你”作者群里发了几张照片,也提了一下因为任XX微博被封,目前任小米销售有点困难,去年收购的800吨小米还有450吨,今年定购包销的任小米产量预计也超700吨,请大家能否帮助销售。群里经济学家们对老任都很钦佩,喜欢他能言敢言,当场有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利用自己的公号平台帮助宣传,谢作诗教授个人有个微店,平时只卖书,他听说后马上让太太在微店里,开卖任小米。
人文经济学会秘书长周克成让我向老任转达人文经济学会对他的谢意,近年来茅于轼先生牵头的天则所与人文经济学会,经费来源减少,任XX曾动员一些企业家,为天则所与人文经济学会捐助。我也是人文经济学会荣誉理事,我们内心对老任都很感激。我向他转达人文经济学会对他的谢意后,他微微笑一下,又恢复了他那副忧国忧民的脸色,淡淡说:“听说捐了几万,没多少。”

后车队员到了,收割小米比赛开始。按各人分到的丝带颜色分组,分九个组。我分到小粉红色丝带,恰与任XX同为第一组。收割比赛开始,各队找自己责任田在哪,忙乱了好一阵,笑语喧哗。接着大家就铆着劲力争上游了。

我跟老任并排割,开始我割四排小米,沙漠节水小米种植密度远小于水稻,所以收割起来没有割稻那么顺畅。老任割得很快,论年龄他是老大,但干起活来,比我们一般人都身手矫健,很快他就割到我们前头了。我暗暗佩服,也不甘落后,奋起追赶。我旁边是二组的地,二组年轻人没干过这种农活,贪快,时不时留下一二排没割,结果我从开始割四排,到后来变成了割六排,就更难追上了。好在干活的人多,几个年轻人从另一头向我们这边收割,很快一块地就收割完了。年轻人欢呼雀跃,争夸自己这组割得最快,任XX这时却低头一路捡散落在地里的小米穗,叫大家不要浪费,要颗粒归仓。这时的任XX,更象一个传统的老地主了。要知道当年的地主,就是农村最勤劳节俭最能干的农民。

收割完毕,二组获得冠军,每人分到了一张任小米粮票。任小米网店里,也可以线上购任小米粮票,转发给别人作礼物。发粮票这创意,也只有经历过当年吃饭要凭粮票的任XX们,才想得出。
我们干活时,地头已摆开几个大锅,用木柴烧了几大锅小米粥。任XX掌勺,给我们分粥,还动员:每人至少喝二碗。在贺兰山下金色的阳光里,凉风送爽,并不热,干完收割小米的体力活后,地头喝一碗小米粥汤,那香喷喷的味道,远胜于我在上海吃的山珍海味。我琢磨,明年我是否该带一些上海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到阿拉善,分享一下做地主的美好滋味。

收割小米回来,我们“经济学家告诉你”微信公众号的同事,立即开了一家微店,帮助卖任小米。我们还将与人文经济学会一起,持续宣传推广阿拉善沙漠节水小米。我们既是参与公益环保事业,也是向这位可敬的师长与大哥,做人做事都特认真的地主一一任XX先生学习致敬!


“任小米”,为任XX先生主持的环保公益项目,有关“任小米”的介绍,请看下文。文末有“任小米”公号二维码,欢迎长按添加。

一粒米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任小米,一个能担大任,且灰常不一样的小米!目前有很多盆友在义务的为我代言,帮我“推广”,但幸不辱命!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因为任小米的耐旱和节水性,已为很多地区节约了许多宝贵的地下水。那么,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自己↓↓↓

我的家乡

我生活在一个远离污染但极其缺水的地方,这里海拔超过1300米,地处寒暑交界带,风多,沙多,但水少,这里就是位居大内蒙的阿拉善地区。PS:其实这里还是华北地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

我的“家长”

我是由“杂交谷子之父”–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研制出来的节水谷种,我天生自带节水的能力,与阿拉善当地传统的农作物玉米相比,平均每亩可节省500立方水。后来我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呵护下正式在阿拉善“安家”,并且与有生态保护神之称的梭梭树配合,梭梭树负责在沙漠边缘化地带固沙,改善当地的生态,我负责刷新当地农户传统种植模式中比较费水的部分,掀起节水农业风~当地的人把我和梭梭树称为完美“CP”组合。

我的成绩

说起来到目前我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经过SEE生态协会的测算,与种植玉米相比(阿拉善农户传统的种植模式以玉米、小麦为主),任小米自2009年以来累计种植过万亩,每亩节水500方,累计实现节水超500万吨,相当于两个半昆明湖的蓄水量。

当然节水是一方面,惊喜的是随着任小米的丰收也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也让当地的农户增加了很多收入,据测算,2015年参加种植任小米的农户户均增1.7万元,这也让我在阿拉善的根扎的越来越深。

不过回想一下,农户们初次接触我(任小米)时其实是“拒绝”的,但经过尝试后大家也被任小米突出的节水作用和增收效益所“折服”,更关键的是也引起了当地农户对“节水农业”的重视和认可,像我的伯乐——阿拉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兴辉,现在不仅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节水农业中,就连他的两个女儿也在节水农业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很欣慰的说,这些对我来讲也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我的特色

当然除了这些我自己也浑身是宝!因为我生长环境的独特、光热充足也让我变得更加颗粒饱满、香味浓郁、粘糯适度、营养丰富。不过,关于小米的营养价值在此处省略一万字……童鞋们懂的~

我的期望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一些介绍,说了很多,但总之,虽然我只是一粒小米,但我力量非凡能担大任,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到时候SEE将会把大家的支持反馈给当地和农户,继续用于任小米的推广种植和生态保护,让节水农业持续下去。

“任小米”公号二维码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