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没想到他们是一群坏人,我连那个合同多少钱都不知道。”
“有人想到我的感受吗?28年,做一个歌手,站在台上被别人侮辱!”
“我命都不要,就是想帮助这些孩子。我说赛制不公平,节目组说赛制就是这样的,没有导师可以改变。”
歌手李玟生前一段长达9分钟的录音日前曝光,控诉《中国好声音》对她的不公待遇,激起强烈的舆论反应。虽然这档综艺节目收视率仍位居全国第一,但其母公司星空华文的股价,在此事曝出后第二天8月18日收盘时暴跌23.43%,一日之间蒸发近116亿港元。
在这一事件中,公众有三重震惊:一是李玟竟然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和不公;二是李玟的控诉表明,之前像陈奕迅、金星等人所隐约透露的内幕竟然是真的;三是,这档节目居然牵扯到那么多利益相关的黑幕:导演左右导师选择、花钱买转身、编造虚假人设、出镜索要赞助费……
事件曝出后,学员李嘉捷在微博发文称,“50万一个座位(转身)绝非空穴来风”,每个选角都有导演的利益涉入,“前十名的位次都是可以买的”。你想在节目里走到最后?那就得签“十年打底”的合同。——这篇长文很快被删了,但这反而印证了公众的揣测:这里面看来真的水很深。
多年前,陈奕迅早就曾在一档综艺中透露,参加《中国好声音》是因为“我很想去看看究竟有多少黑幕”。虽然他没具体说是什么黑幕,但从这话的意思来看,存在黑幕早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了。
喜剧明星陈佩斯也说过,“好声音”的导师们“表演真好”,拍灯、转身、发言非常自然,“我是行里人,我知道,他那种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他们相互之间那种默契,我们在话剧舞台上,很难做到这个程度”,“这就是电视需要,假就对了”。
他没有直接道出任何内幕,但却戳破了娱乐工业一个关键的神话:你在这场综艺节目中所看到的一幕幕场景,是一种“演出来的真”,要的就是你“信以为真”。
平心而论,这确实是现代娱乐工业不可避免的。一百年前,美国的乡村音乐开始受到市场追捧,但那种“真正的乡村音乐”其实是大部分听众难以接受的,而那些融合了流行音乐元素的软壳(soft shell)虽然不那么“正宗”,但在商业上却赚到了更多钱。
现在,内娱的问题是,在“制造本真性”的时候,一方面标榜真实、公平,但另一面则在幕后加以操纵,并且这往往不是某种“风格”的问题,而总是和权力、利益交织在一起。
长久以来,《中国好声音》号称是娱乐圈的“民间考场”,标榜通过公平竞争来让每一个有音乐梦想的人实现自我。确实,不仅对学员,这对观众来说也是一个激励人的蓝图,但如今看来,节目组看起来更像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