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评论 20220518  转自新世纪

余英时的政论, 一大特色就是结实,证据与推理都结实。凭其深厚的人文素养,总能一眼看穿宣传烟幕。本书广搜他尚未结集的政治性文字与访谈,许多在发表当下都曾引来中共官媒重炮抨击。 「要净化中共在思想领域造成的邪恶污染,就从读这本《余英时评政治现实》开始。」──余茂春(美国川普时期中国政策最重要智囊)

 

文:余英时

【代序】家天下、族天下、党天下

 

「家天下」、「族天下」和「党天下」是中国史上到今天为止的三种基本的统治形态。

「家天下」的概念开始得很早,秦始皇时候便有人提出「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的分别。 (《说苑.至公》)在这个意义上,汉朝的天下是属于刘家的,唐朝属于李家的,余可类推。 「家天下」的治与乱系于皇帝一人的是否有「德」或有「道」。但历史上的「有道之君」实在太少。在君「德」不足或竟「无道」的时候,皇帝便不免「与天下为敌」,而首先是与他的统治机器——政府组织——直接冲突。

这时他的「家天下」便越来越没有社会基础,只有依赖外戚、宦官维持他的统治了。这是「家天下」最脆弱的地方:它没有确定的统治集团作后盾。一般地说,「家天下」的王朝在初创时期多少能给人民以某种期待——这是它「得天下」的根据,再下去便靠不住了。

中国史上另有一型「族天下」的王朝,这是由汉人以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国历史家称之为「异族入主」,日本和西方学者则称之为「征服王朝」。在这一型的王朝体系之下,「天下」属于整个「族」,而不是属于某一「家」。例如鲜卑的北魏、契丹的辽、女真的金,更有统一了中国的蒙元和满清都可以说是「族天下」。 「族天下」主要是以力服人。但这一型的王朝能以少数征服多数并统治多数,其中如满清甚至还能维持其统治至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则是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优势是「家天下」型的王朝所不具备的。

上面已指出,「家天下」政权的后面没有一个确定的统治集团作后盾,「族天下」政权的优势便恰好在此,它不是以孤零零的皇帝一家为本位,而是以全族为本位。 「族」不但构成了征服王朝的统治集团,而且还是有严密组织的。满洲八旗制度便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征服王朝没有所谓外戚或宦官乱政,其原因也在于此。满清王朝最后的崩溃,原因很多,但八旗制度不再能有效维持以致多数旗人连生计都发生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党天下」是二十世纪的新现象,在结构上它是从外面(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国、共两党都是以列宁、斯大林的党组织为原型而建立起来的。所不同者一个不彻底(国),一个彻底(共)而已。 「党天下」的政权扬弃了王朝形式。就这一点说,它代表了一种「现代化」。但在精神上「党天下」并没有完全摆脱掉王朝的若干主要特征。

最明显的,刘邦「马上得天下」,赵匡胤「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而「党天下」的开创者也深信「枪杆子出政权」是绝对真理。政权可以和平转移的想法在「党天下」的世界里是根本不存在的。像「家天下」王朝一样,「党天下」政权在建立之初也曾给人民带来了期待。但也仅此为止,天下到手以后党便再也不受任何拘束了。像「族天下」王朝一样,「党天下」也有一个确定的统治集团,而党组织的严密更远非传统的族组织所能比拟。

「党天下」的概念是四十年前由储安平叫响的(恐怕不是他最先发明的),他为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中国政治的「现代化」是不是到「党天下」便已臻止境了呢?到今天为止,天下还没有出现过万世一系的政权。如果政权必须转移,是从枪杆里面出来好呢?还是和平的方式比较合乎文明的标准呢?如果接受和平转移的原则,人们又应该作些什么准备呢?这些问题似乎都是值得想想的。

 

【编按】

此文刊于《明报月刊》一九九八年二月号。 「族天下」一语是余英时自创。在「家天下」与「党天下」中间插入一个「族天下」,是要提醒我们在中共「一党专政」之前,曾有过清朝的「一族专政」。作者发表在一九九八年二月号《二十一世纪》的〈戊戌政变今读〉一文,就是用「一族专政」来解释为什么康梁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二○一一年接受马国川访谈,也再次用党国体制比拟满清政权,指出辛亥革命就是「满洲党」紧抓权力不放的自然结果(见马国川《没有皇帝的中国》一书)。

 

书籍介绍
本文摘录自《余英时评政治现实》,印刻出版

作者:余英时
编者:颜择雅

momo网路书店
Readmoo读墨电子书
Pubu电子书城结帐时输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优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实体、成人及指定优惠商品,不得与其他优惠并用)
透过以上连结购书,《关键评论网》将由此获得分润收益。
他有深刻的中国情怀,
却最反感「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语。
不管大国如何崛起,始终坚守立场,
终其一生都是中共当局最忌惮的如椽巨笔。

余英时的政论, 一大特色就是结实,证据与推理都结实。
凭其深厚的人文素养,总能一眼看穿宣传烟幕。
本书广搜他尚未结集的政治性文字与访谈,
许多在发表当下都曾引来中共官媒重炮抨击,
如今却不见于网路,图书馆也收藏不齐。
有的虽完成于三十年前,至今却全没过时,例如:

大中国思想是很坏的思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好和平」是谬论。
台湾就算坚持中华民国,在北京眼中也是台独。
香港在九七主权移交后,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中国的民族主义跟纳粹德国是同一类。
中共宣传中的台湾人就好比纳粹宣传中的犹太人,「反台独」其实是「反台湾」。
中共灌输太多假历史。人民要知道真历史,只能等政权解体。
要净化中共在思想领域造成的邪恶污染,就从读这本《余英时评政治现实》开始。 ——余茂春(美国川普时期中国政策最重要智囊)

本书特色

颜择雅主编余英时政论集,补足传记与访谈失落的一块。


Photo Credit: 印刻出版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翁世航
核稿编辑:潘柏翰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