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2025年03月20日 来源:上报
南华早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报导了川普和习近平二人有可能在四月早期或六月在北京或海湖庄园见面,川普在就职后,曾经也说过他要在一百天内访华。因此,二人到底会不会在这两个日子见面,也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
要准确判断这个事情,先要了解目前的中美关系。像中美两个大国,领导人见面通常要酝酿一种相对不那么敌意的氛围,就如川普和普丁,两人为见面正在创造条件让两国关系改善。然而,当下的中美关系,氛围是很差的。川普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第二次还选在中国两会举行之际,不管川普有意还是无意,这会被中国看作「不怀好意」,所以中国也对川普的关税进行了报复,外交部、商务部、驻美使馆以及王毅的表态非常强硬,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从奉陪到底到战斗到底」,让人又记起了2018年打贸易战的那种状态。
2018年针对川普发动的关税战,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当时的反应,口径都是「我们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大意),舆论当时以「战狼」来称呼外交部发言人。而今年川普以芬太尼为由,两次分别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官方同样在强烈抨击美国,尤其第二次加征关税后,官方的反应更生气。
外界看到,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谈到川普的关税战,都用了「奉陪到底」这个词,而这正是2018年第一次贸易战时中方标准的说法,反映了中方在关税问题上不会让步的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说,美方如果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中方奉陪到底;商务部长王文涛在两会记者会上也说,如果美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中方将奉陪到底。中国驻美大使馆在X上什至表示,「如果战争是美国想要的事情,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好战斗到底」。后者是针对美防长所说美方无意与中方开战,但已做好了开战准备的表态。王毅则在两会记者会上以「两面人」来批美国。
这些激烈言辞以及实际的报复措施表明,中国对川普这次发动的关税战,比起2018年来,更不太可能妥协。
从两国的贸易总量来说,中国无法做到对美国的对等报复,所以中国的报复清单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在内,是一种综合报复,旨在精准打击美国。那官方在关税立场上的强硬,是它要顾及面子而不得不硬着头皮打吗?面子只是一个方面,官方清楚自己的贸易短板,但仍然表现出不妥协,是它从目前的形势考量,认为这次关税战,中国的赢面会更大,因而不怕和美国打。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 (美联社)
从中国媒体和学者这段时间发表的观点来看,官方大概是基于以下几个判断:
一是贸易战打了6年多,中国对美出口只减少了1000多亿美元,但是美国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只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1%多一点,即使两国贸易完全中断,也只影响中国GDP的1.5%,而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并没有得到它想像中的好处,具体体现在王毅两会记者会对美国的五问。
二是Deepseek的崛起,极大增强了官方在防堵美国的科技围堵,发展人工智慧、数字经济和创新科技的信心,具体表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的相关部署。
三是川普对盟友加征关税的行为,他对俄乌战争的处理,以及对他国领土的要求,还有他在国内推进的这一套改革议程,让美国对外显示「恶霸」的形象,尤其刺激欧盟的战略自主,让大西洋联盟出现裂痕;对内则是加剧分裂。这对中国应对美国的打压总体是有利的。
四是官方也已预料到关税战还是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所以采取了刺激措施,提振消费,将政府的赤字率提到GDP的4%,赤字规模达5万亿多。在此基础上,还预留了赤字空间,应对关税战的进一步升级。
官方不惧和美国打关税战,这种氛围是不太有利两国领导人见面的。事实上,自2月4日川普对中国发出关税威胁后,二人就不再有互动,中方对川普有关习的言论也进行了冷处理。这说明关税战还是触发了习的不满。
虽然关税战的阴影增加了两人见面的难度,但并不表示中方已拒绝了两人的见面。在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发言中,尽管言辞强硬,但也表达了可以协商、期待协商的态度。中方的关税报复虽然主要针对川普的基础选民,可也保持了一定的克制,以便为双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留有余地。因此,可以做一个设想,如果美方特别是川普本人在双方就川习见面的沟通过程中,不继续对中国施加新的关税或其他方面的威胁,例如,像川普之前签署的针对中国的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以及对中国造船只停靠美国征税高费用,不会马上落实,二人六月见面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但四月见面的概率很低,主要是时间太仓促。
另外,对习近平而言,他还要防止外界把他同川普的见面,解读成是在一种压力下,有求于川普的,尤其要防止2017年川普访华后回去转身就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情形再现,这会极大损害他的权威。所以,如果两人六月能够见面,川普不但在六月前对包括关税在内的对中国的打压不能够升级,中方肯定也会要求美方承诺不能在两人见面后对中国出台新一轮关税,不管是否达成协议。这可能会作为中方对川普访华的前提条件。
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目前,两国高层交流有限,中美在经贸和其他问题上的谈判困在较低级别,中方对于川习会的上述要求是否能够传达到川普那里,不是很清楚。
※作者为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