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
Croco 毛寿龙 2025年06月05日  转自 新世纪

章立凡,1950年出生于北京,浙江青田人,是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之子,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曾长期参与多卷本《中华民国史》的撰稿,后成为独立学者,担任中华慈善总会理事。

章立凡传

章公讳立凡,庚寅年生于燕京,乃青田章氏之后。其父章乃器,民国时以救国为己任,建国后亦为民主事业奔走呼号,声名赫赫。公自幼承父遗风,禀性刚正,好学深思,长而以文史研究为业,尤精于北洋军阀史、中国社团党派史之属。

公之学问,渊深似海,广博如天。其治学也,严谨精审,不苟且,不盲从。于史料之考据,抽丝剥茧,必穷尽其源;于史事之论析,鞭辟入里,常发人之所未发。尝参与《中华民国史》之撰述,于其中倾注心力,详实记述那段风云变幻之历史,使后人得以窥见先辈之足迹与时代的风云。其所著文集,如《君子之交》等,皆为学林之珍品。字里行间,既见其深厚的学养,又显其独到的见解,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公不仅学识渊博,更贵在有自由独立之精神。身处学术界,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但凭自己的良知与学识,坚守学术真理。于各种学术流派、观点,皆能以客观公正之态度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在社交媒体之上,亦不吝发表真知灼见,对时弊直言不讳,对公义挺身而出。其言辞之犀利,常令宵小之徒侧目,却也赢得了广大同仁与民众的敬重与爱戴。

公之为人,豁达大度,平易近人。与友朋相处,肝胆相照,情深义厚。每相聚之际,或纵论古今,或吟诗作赋,或抚琴长啸,其乐融融,直若神仙中人。然公又极具家国情怀,心系天下苍生。曾为优抚抗战老兵奔走呼号,仗义执言,使其晚年得以安享尊荣。斯举非唯彰显其个人之品德,更弘扬了民族之大义,令人钦佩之至。

惜乎天不假年,章公竟溘然长逝,留世间诸多遗憾。然其自由独立之学术精神,恰似一盏明灯,照亮后学前行之路;又若一颗明星,高悬于学术天空,永不黯淡。今值公仙逝月余之际,特作文以纪之,愿公之精神永垂不朽,激励我辈继续探索真理,追求自由与独立之境界,为学术之繁荣、文化之昌盛不懈努力。

——————————
章立凡(1950年7月-2025年3月22日),浙江青田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大陸歷史學者、公共知識分子。——谷歌
 


 


悼念章立凡先生
     雄韬客

偶然获悉独立历史学者章立凡去世已久,颇感讶异。


很快看到他的好友于3月下旬发出的章立凡讣告。原来,章立凡先生于2025年3月22日病故,享年75岁。

章立凡是七君子之一章乃器的幺儿,生前从事历史学研究。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曾长期参与多卷本《中华民国史》撰稿,后来担任中华慈善总会理事。

他是历史学家、时评家,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后成为独立学者。他,主要研究社团党派史、工商经济史、北洋军阀史、现代化等。

章立凡自幼秉承父亲遗风,生性刚正、好学深思,以文史研究为业。他倾注心力,参与撰写《中华民国史》,详实记载那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使后世管窥时代之风云和先辈之足迹。

多年来,章立凡先生是我国最无畏的言者之一。在媒体上,他发表文章蛮多。南方都市报曾开设了章立凡专栏,2007年发表了他的文章《追求科学发展,民主不可或缺》。

在文内,他阐明自己的见解:

科学与民主的缺位,推迟了现代化进程。自”五四运动”迄今,”科学与民主”历来相提并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大国,没有科学或没有民主,都是无法想象的。科学与民主,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共和国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科学与民主不可偏废。科学与民主的缺位,令中国大陆的现代化进程至少推迟了二十年。

需要质疑的不是改革,而是有待改革的体制。有些人也在伸张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时却拒绝反省僵化的思维方式,反对政治体制上的民主探索。这部分人对腐败亡党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但是找到了病开错了药: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农业社会的乌托邦主义已无路回头,改革不可能刹车倒退,中国也不会灭亡。没有民主撑腰,科学与文化在权力之下都是婢女,在利禄面前只有腐败。

科学是民主的温床,民主是科学的保障。民主和科学一样,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科学与民主”不仅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也曾是中国社会各进步阶层的社会理想。

章立凡著述《君子之交》等文集,乃学林珍品。字里行间,透露了他的深厚学养,亦显现其独到见解。阅读下来,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他学识渊博,更贵在具备自由独立之精神。尽管身处学术界,他既不随波逐流,亦不阿谀奉承。只凭良知与学识,遵循学术真理。对于各种学术流派、观点,他均以客观公正之态度对待。在社交媒体,他经常发表真知灼见,对时弊直言不讳,对公义挺身而出。他的坦荡而犀利的言辞,总是令宵小之徒汗颜,赢得了广大同仁与民众的敬重与爱戴。

生前,他为优抚抗战老兵奔走呼号,侠肝义胆,使其晚年安享尊荣。此大义之举不仅彰显个人品德,更弘扬民族气节,让人敬佩。

以前,章立凡先生发表了《胡耀邦治丧手记》,回顾他当年参与治丧的过程。文中有许多细节,留下了珍稀的史实,值得人们认真阅览。

众人关于章立凡先生的最深印象,来自一个小人欲握手而不得的情景。

曾经,一场某使馆酒会,声名狼藉的司马南想和章立凡握手与合影。章立凡远远望见,立刻环抱双手,转身拒绝了他。而且双眼偏向一边,傲立并睥睨他。于是,他当众给了司马南一个大尴尬。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与谋。他对筲小之人的鄙夷不屑,凸显魏晋名士之风。这个场景被唐师曾抓拍,在知识分子圈里一时传为佳话。

生前,章立凡掷地有声地放言:中国,不可能永远都在文明的高速公路上逆行······

在此,雄韬客哀悼章立凡先生,愿他一路走好!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