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澎孝(印太战略顾问)

在美中全球角力中,中东是中国挑战石油美元霸权以及进行「反美代理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而与美国在台海、南海、东海进行的战略博弈形成「战略杠杆」。尤其,中东大国伊朗,既是中国主要油源所在,其所领导的「反抗之弧」Axis of Resistance ,更是中国借以对美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凭借,从而分散美国军事资源,以缓和在印太方向的压力。但是,随着以伊12日战争的结束,中国竟也失去了在中东的反美战略杠杆,成为最是难言之隐的输家。

♦️以色列是美国「必救」的战略负担♦️

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成为欧洲犹太人移民的天堂。这些来自欧洲各领域杰出的犹太移民,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科技、金融和商业领域中的翘楚,而成为美国政客最大的赞助者与国会走廊最强的游说者。

这使得犹太复国运动在中东所建立的以色列,成为美国所「必救」的特殊国家。从此也让美国陷入了以色列与周遭伊斯兰国家争战不休的战略泥淖中。

♦️「反抗之弧」是北京反美代理人战争的打手♦️

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有很大的一部份是攸关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和基督教三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战。

位于欧亚大陆桥Eurasian Land Bridge上,历史悠久又辉煌的伊朗,

1979年伊斯兰革命(Iranian Islamic Revolution)成功后,爆发了占领美国大使馆,并将66名使领馆人员和家属扣为人质长达444天的所谓伊朗人质危机(Iran hostage crisis)(Pahlavi dynasty)造成了伊斯兰共和国和美国长期的敌对紧张关系。

领导伊斯兰革命成为伊朗最高领袖(Supreme Leader)的鲁霍拉·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为了巩固其宗教统治的「法基赫监护制」(Wilayat al-Faqih)不但组建了「伊斯兰革命卫队」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
又从「革命卫队」中挑选更为忠诚的狂热信徒组成了「圣城旅」Quds Force专司「革命输出」。

伊朗「圣城旅」以「光复圣城耶路撒冷,彻底消灭以色列」为号召,联合叙利亚阿塞德政权(Assad regime)在中东「什叶新月势力圈」Shia Crescent拉拢反以、反美、反西方的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伊拉克人民动员力量(PMF / Hashd al-Shaabi)也门胡塞武装(Houthis / Ansar Allah)、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PIJ)、哈玛斯(Hamas)等等,成立所谓的「反抗之弧」(Axis of Resistance)一度成为中东最强大的反以、反美的武装力量。也成为中国绕道中东进行反美代理人战争的现成「打手」。

♦️拉拢伊朗挑战石油美元体系♦️

中国自知挑战美国霸权中的「美军」不易,但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爆发后,中国开始觊觎「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悄悄从长期被国际制裁、孤立的伊朗着手,于2021年3月27日与伊朗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25-Yea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以帮助伊朗突破西方制裁为饵,在与伊朗进行「灰色油贸」的大量石油采购中。回避美方制裁,悄悄进行人民币结算,以侵蚀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Petrodollar System)。
中国在中东对石油美元的挑战,不是一次性的「终结美元革命」,而是一场慢性渗透去美元化的战略推演。并企图结合数位人民币、区块链交易平台、以及与金砖成员的去美元联盟,逐步扩大中国在能源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但是,一场「12日战争」,虽然会让伊朗去核化,但是也提供了伊朗结束经济制裁的机会,恢复往昔在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下进行石油出口贸易。而让中国企图以人民币结算,破坏石油美元体系的作为不得不立刻终止。这也让中国的中东战略「以油为杆、以伊为轴」的如意算盘为之彻底翻盘。

♦️站队伊朗偏袒哈玛斯严重得罪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特别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国家,长期以来因为感谢中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难民的庇护,而与中国保持相当良好的关系。

但是,中国为了企图将中东营造成「反美代理人战争」的战场,而在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外交上明显向伊朗倾斜。

2021年中国与伊朗签署《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时,以色列虽然低调以对,但是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战略智库「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院」(INSS,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却评估:「此协议虽非军事同盟,但为伊朗在中国的金融与战略庇护所,助长伊朗对抗以美同盟的野心。」

但是,发生在2023年10月7日的哈玛斯恐攻事件,造成以色列平民非常重大的伤亡和被扣为人质事件,全世界文明民主国家均纷纷谴责哈玛斯恐怖暴行之时,中国外交部仅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支持两国方案」,既未谴责哈玛斯,也未使用「恐怖主义」以予定性,这对中以关系造成无以弥补的伤害。

2023年10月9日,愤怒的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Lior Haiat(李奥‧海亚特)在 X(原推特)上发文批评中国:

「一个具有全球责任的国家,应对此类暴行采取明确、毫不含糊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令人失望,且缺乏道德正当性(moral clarity)。」而且是一种道德缺席(moral absence)。

以色列政府更非常、非常不满,而于10月10日召见中国驻以色列大使 蔡润表达严正抗议。孰料中国毫不为所动,竟于哈玛斯恐攻事件爆发一周后的2023年10月14日 ,中国外长王毅竟在与沙乌地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Prince Faisal bin Farhan)电话中指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超 出了自卫的范围,呼吁以色列停止「对加萨平民的集体惩罚」,还主张「落实两国方案」。其用语与伊朗、俄罗斯及哈玛斯盟友「反以话术」极为接近。显然选择了站队伊朗和哈玛斯恐布主义组织的邪恶阵线。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根据以色列驻北京大使馆于2025年5月20日 09:54发布的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萧军正于接受以色列电视台 ILTV News 访问时,明确改变之前不谴责哈玛斯的态度,而在该以色列电视台拍摄的访谈中改口说:”哈马斯的暴行不人道、不可饶恕、令人愤慨。中国反对并谴责哈马斯在10月7日的所作所为坚决谴责哈马斯恐怖暴行,捍卫人道与和平。
其实,这明显是中国看到哈玛斯与黎巴嫩真主党都被以色列消灭殆尽后,显然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已势不可为,北京乃悄悄退出了这场站队「失败代理人战略」后的投机性转向与外交补课行为。

但是,中国在哈玛斯恐袭后的暧昧立场与迟来的谴责,不只是严重伤害中以关系,更触犯了全球犹太社群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底线。除了造成全球犹太社群对中国的信任崩解,其外溢效应,还正在全球多层次发酵中,对中国的严重负面影响值得长期观察。

结语

自19世纪世界大舞台形成后,欧亚大国起起落落,在国际公法和外交礼仪日益成熟的规范下,国际间越来越讲究诚实正直的国家风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习近平主政后,虽特别强调所谓的「大国外交」,而亟欲与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共比肩G2。

但是,中国领导人与外交官员显然准备不足,以致于往往看错世界,站错立场,而在国际舞台上,难以展现大国风范,甚至于还屡屡自陷于左支右绌,进退失据的窘境。中国三十年来在中东地区的苦心经营与最终破败的下场,正是最好写照。
当此「以伊12日战争」告终,其所撼动的大国权力版块的位移下,诚不知中国还有何底气足以与美国一争高下?或恐将从此蜷缩于亚洲,困顿在印太战略岛链禁锁下,恐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大战略的最大难题。

所谓一叶知秋,以伊之战,中国输掉的不仅是在中东的影响力,更恐怕美国是否将进一步利用伊朗求和后的权力真空,重塑中东秩序,强化与沙乌地、埃及或阿联之连结,而使中国在该地区被大幅边缘化?

更何况,川普总统在中东胜利清场后,更可好整以暇地对中国启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不断强化美国印太战略的军事压力,如此层层叠加之下,中国会否永久失去在世界舞台上与美国同台竞技的机会?实在值得吾人密切观察。

 

(文章转自新世纪)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