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数百名香港示威者逃往台湾。但是台湾目前收留港人的法令细则不明,大多数人一直不确定要如何获得居留权,在就学就业上也困难重重。蔡英文表态要给港人“最实际的支持与协助”,她会怎么做呢?

    
Taiwan - Proteste gegen das Auslieferungsgesetz an China (Citizen Front Taiwan)北京通过的《港区国安法》强势上路引发极大争议。目前除了台湾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也都正在考虑收纳港人的相关法律施行细节。

(德国之声中文网) 根据台港议题专家南乐周三(7月8日)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有近半受访者曾考虑过离开香港移民他处,其中最受欢迎的地点是台湾。

他的团队在6月22日至26日,《港区国安法》通过之前透过国际调查公司(Dynata)对890名香港人进行了在线调查。 在50%考虑移民的人士中,29%的人把台湾当做首选。

南乐向德国之声表示,这不只是因为台港文化距离接近,而是台湾明确表态支持港人,也实际设立“台港服务交流办公室”,但他提醒蔡政府要有更多准备。

他说:“根据我们调查的数字,这不会只有几百个香港人而已,可能是几千或是几万。”

除了人数之外,南乐认为,比起一般香港移民者,蔡政府应该说清楚这个办公室如何处理当下最可能紧急撤离的香港抗争者,并厘清他们来台后的优先协助事项。

延伸阅读:港版国安法民调:逾5成支持美国取消对港特殊待遇

在台港人:居留门槛过高

香港边城青年是在台港人组织,发起人江旻谚告诉德国之声,来台的香港抗争者最需要的就是紧急救助,包含生活费用和安置地点。

他观察港人在台就业困难,第一是语言上的障碍,第二是在台湾聘用港人要符合月薪约台币4.8万元的规定,才能申请居留,门槛过高。

他认为重点还是要有明确的居留身份,他说:“它(政府)只是延长他模糊拘留的时间,让他去找到正式居留的身份。”

港人想移民去哪?

调查显示,在台湾之后,港人最想要移民的地点排名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大陆、英国、日本、新加坡、美国、韩国。

其中也有12%的人表示首选是移居中国大陆,这些人主要是认同亲中的建制派政党、年龄较大的港人。但同时也有68%的人将中国大陆排在最后一位。这很可能反映了大多港人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共产主义政权中。

此外,只有10%有意移民者将英国列为首选,比起想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人还要少。其中加拿大一直是香港富豪和精英热门的移民目的地。而虽然有些人想移居美国,但几乎没有人把他当做首选。

报导指出,虽然于英国首相约翰逊 (Boris Johnson)最近承诺让大约300万香港人进入英国,并有机会取得英国籍,惟这项计划只限于有英国海外国民护照(BNO)的人申请,而这些人的年龄大多较大。对于1997年后出生的年轻港人来说,在没有BNO的情况下帮助并不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0%的人表示,如果他们决定离开香港,美国和澳大利亚最不适合他们。

流亡港人设“避风驿”

四位流亡海外的香港民运人士设立资讯共享平台“避风驿”,提供美国、台湾、英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庇护政策讯息资源。

发起人分别是曾经参与七一攻占香港立法会、目前流亡美国的留学生梁继平,还有受到德国庇护的本土前线前召集人黄台仰 、流亡英国的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前职员郑文杰,以及在台湾重新开启铜锣湾书店的林荣基 。

声明强调“避风驿”会定期与法律专业团队保持联络,为有需要人士转介义务法律咨询。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