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9月29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 |
北京强化“宗教中国化”,要求信仰向党忠诚
(北京—2025年9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9日表示,将加快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强调宗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推动宗教严格执法,引导教义礼仪体现中国特色。并服务于国家统一与政治稳定的目标。
据中国央视网报道,习近平当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上述表态。本次集体学习的主题为“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意在深化中共对宗教事务的全面掌控。
“要通过加强综合治理和基层基础工作,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在会上表示。他进一步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中国宗教中国化,才能促进宗教的温和,才能促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引导宗教融入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政治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他呼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不断增强所谓的“五个认同”——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我们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的每一种宗教,只有在中华大地上扎根,融入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他说。
“宗教中国化”是中共近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重点推动的政治工程,实质上是一种以国家意识形态重塑宗教信仰的做法。它要求各类宗教必须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置于教义之上,宗教活动需接受党政部门严格审查与引导。
在习近平任内,这一政策不断加速推进。观察人士指出,其核心目标是将宗教“去神圣化”并“去独立性”,使其完全服务于国家治理与社会控制。
近年来,中国境内多种宗教群体——尤其是基督徒、穆斯林和藏传佛教信徒——受到日益严厉的压制。
习近平上台以来,对基督教的打压明显升级。多数信徒因拒绝加入官方“三自爱国教会”而转向地下教会,这些非官方聚会因此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教堂被拆除、十字架被强拆、圣经遭审查,地方政府更以“防范外国渗透”为由,严控任何与西方传教网络有关的活动。
中国政府将西方价值观与宗教信仰描绘为“意识形态威胁”,并持续宣传宗教“必须中国化”,以维护所谓的“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天主教与新教群体尤其受到重创。
据对华援助协会的统计,自“宗教中国化”政策提出以来,大量的地下教会遭取缔,宗教活动的空间被极大压缩。
虽然中国官方将“宗教中国化”包装为文化融合和国家认同建设,但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本质上是以政治忠诚替代信仰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同化工程”。它要求信徒首先忠于国家和党,宗教沦为政权合法性的工具。
根据宪法,中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然而在现实中,宗教自由受到大量行政手段与安全法令的限制。外界普遍担忧,“宗教中国化”正逐步演变为一场系统性的宗教清洗与政治驯化工程。
对华援助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