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中共商务部的语气转变:
首先,这是「战术性降温」。在川普强硬回应、全球市场剧烈震荡后,北京意识到局势可能失控,尤其美方若落实「对中制产品100%关税」将对出口与就业造成沉重打击。因此,中方急忙澄清「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企图稳住外资与市场信心。
其次,这是「内外双重安抚」。对外,中方希望传递「理性、可控」讯号,避免被定性为贸易挑衅方;对内,则要安抚地方与企业,因稀土、锂电、石墨等行业对出口依赖度极高,一旦被视为全面封锁,将冲击整条供应链。
第三,长期许可证制度意味着北京仍想「保留杠杆」——不全面开放,但可选择性放行。这种「模糊管制」模式让中国既能维持谈判筹码,又可在必要时快速缓和局势。
整体来看,这并非政策逆转,而是「战术退一步」。习近平正观望美方反应与市场走势,试图以语气调整换取喘息空间。川普若在未来几天进一步祭出制裁,北京可能会进一步退缩,这场中美攻防仍在动态试探阶段。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转自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