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察者
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层却上演了一出“将星黯淡”的悲剧。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至今,至2025年10月17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27名将军因违纪违法“落马”。
这一数字,远超抗日战争八年浴血中阵亡的师级以上将领(约99名),甚至逼近苏联卫国战争中数百名将军的阵亡总数。而在美国二战期间,将军损失仅约40名(包括准将)。这些“陨落”并非战场英勇牺牲,而是反腐铁拳下的权力清洗。外界普遍质疑:习近平的反腐运动,究竟是清除腐败,还是借“打虎”之名,清除异己、巩固权力的工具?
一、“豪华阵容”的陨落:上中将占比超半,清洗直指核心
这份127人名单,阵容“豪华”到令人窒息:上将22名、中将30名,合计52人,占比逾41%。少将75名则覆盖基层指挥层。这些落马者多为军改关键节点人物,手握重兵、掌管要职,却在短短13年里相继倒下。名单中,不乏军委“要员”:原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以及火箭军前后四任司令员等。他们的倒台,不仅暴露了军队“山头主义”和利益输送的黑链条,更被视为习近平清除潜在威胁的精准打击。
具体剖析:
上将22名:郭伯雄、徐才厚、张阳、房峰辉等军委高官,及火箭军原司令周亚宁、李玉超、王厚斌。2025年10月,何卫东(军委副主席)、苗华(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等9名上将被开除党籍军籍,移送检察,标志清洗已达巅峰。目前现役上将约35名,已落马13名,军界高层几近“团灭”。
中将30名:海军副司令王守业、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涉案金额逾亿)、火箭军副司令李传广等。谷俊山案曾震动军中,波及数十军官。
少将75名:武警总队司令杨海、沈涛,军区副政委卫晋、郭正钢,装备部部长吕宏、李明泉等。中层“陨落”反映腐败从顶层渗透基层,但也疑为清除“旧部”。
十八大以来,军中反腐案件逾万起,追赃数百亿。2025年上半年,高官落马32人,全年或破纪录。表面“刀刃向内”,实则多针对“非习系”将领,异见者难逃罗网。
二、火箭军:10年“重灾区”,5上将落马成清洗靶子
火箭军,2015年底组建的“国之重器”,本为战略威慑核心,却成反腐“重灾区”:10年内11名将军落马,上将5名,占总上将落马近1/4。包括司令周亚宁、李玉超、徐忠波、王厚斌,以及政委、副司令李传广、参谋长孙金明、纪委书记汪志斌。 火箭军装备采购、基地建设资金密集,腐败易发。但落马节奏——前后四任司令悉数倒下——更像系统性清洗。外界分析:火箭军系军改产物,易成“旧势力”残留地。习近平2024年军委会议强调“火箭军刀刃向内”,实为清除潜在“异己”,确保绝对忠诚。
三、历史对比:和平“清洗”胜战火阵亡
数字对比,触目惊心。抗日战争(1937-1945),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将领阵亡超300名:国民党206名(含追晋)、东北抗联23名、共军70名以上。英雄如张自忠、左权,在枪林弹雨中铸就民族脊梁。
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苏军阵亡681.7万,将军数百名,包括5位方面军司令(如基尔波诺斯上将)。他们在斯大林格勒浴血,换取反法西斯胜利。
美国二战,将军阵亡仅40名左右,包括准将,最高如麦克奈尔中将、巴克纳中将。和平13年127“陨落”,超抗战8年99名师级阵亡,逼近苏联二战将军总数。这不是“反腐胜利”,而是权力斗争的“和平阵亡”。
四、反思:反腐幌子下的清除异己
习近平的反腐,被誉“史上最强”,但13载“打虎”后,高官落马不减反增——2023年45人、2024年60人、2025年上半年32人。为何“越反越腐”?根源在于权力过度集中、监督缺失,以及“家族主义”蔓延。但更深层:反腐非真目的,而是清除异己的利器。 落马将领多为“江派”“团派”旧部,或军改中“非习系”力量。何卫东、苗华等“习家军”亲信本应“铁板一块”,却也倒下,疑为党内派系倾轧加剧。火箭军清洗,则直指战略核心,确保无人挑战“核心”。这不是净化军队,而是重塑忠诚链条:异见者亡,唯我独尊。
十三载,127将陨落。这不仅是悲歌,更是警钟。借反腐清除异己,或酿成更大隐患。唯有法治监督,方能让军队重获纯洁。像习近平这样把军中将领当稻草一样割倒,到最终被割的一定是他自己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