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

风传媒  2025年10月7日

 

中国官方新谍战剧《沉默的荣耀》9月30日于央视八套首播,同步上架爱奇艺、咪咕等平台。该剧由中国国家安全部、国台办指导,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聚焦「台湾隐蔽战线」的大型作品,主线取材「密使一号」案,以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及其在台湾的情报网为原型,试图以历史电视剧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港媒《星岛日报》形容,此剧政治意涵浓厚,除「正名」中共特工角色,也被视为在两岸紧绷下的「促统」讯号。开播当日恰逢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收视迅速挤入前三名,引发两岸热议。分析认为,电视剧「促统」意味浓厚,并且中国大陆也毫不避讳地歌颂中共特工。

从潜伏到破网:再现「东海情报小组」

《沉默的荣耀》剧情聚焦1949到1950年,吴石(于和伟饰)受命赴台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与交通员朱枫(吴越饰)、国防部中将陈宝仓(那志东饰)、副官聂曦(魏晨饰)等组成「东海情报小组」,向中共华东局多次回传军事机密,包括金门兵力变化、西南战役国军调动等。

1950年初,因中共台湾省工委蔡孝干被捕并叛变,地下组织线网外泄,国民党政府展开清剿行动,最终逾千名共谍被捕,其中约1100人被押赴台北马场町枪决,吴石等核心成员亦遭处决。

中國諜戰劇《沉默的榮耀》2025年9月30日於央視八套首播,港媒稱對台灣的統戰意味濃厚。(網路截圖)

中国谍战剧《沉默的荣耀》2025年9月30日于央视八套首播,港媒称对台湾的统战意味浓厚。 (网路截图)

真名真事与「史诗叙事」:细节强调「还原」

《沉默的荣耀》制作单位声称大量使用真名真姓、主线贴近史料,导演杨亚洲称「在家属同意下,全景式托出隐秘而伟大的斗争」。场景于厦门、福州、漳州、泉州、平潭等地搭建,并按1:1比例还原总督府(总统府)、国防部、永乐町(迪化街)等1950年代台湾街景,以求时代性的质感。

中共官方宣传,强调吴石在狱中以血书「台湾必归」四字,作为剧情高潮与历史记忆的重要意象;此桥段亦被港媒称为「震撼呈现密使一号」。据陆方统计,1949年前后,中共曾以教师、小贩等身份潜入台湾者约1500人;剧集以个案放大整体网络,将个别命运嵌入两岸结构性对立之中,借此强化「历史必然性」的叙事逻辑。

从「淡化」到「高调」:叙事框架的政治转向

观察人士指出,北京过去对台湾谍战题材多采低调处理,但近年逐步转为公开纪念与叙事塑造。 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塑像面东而立,象征叙事「正典化」。

报导分析,这次中共当局将个案拍成电视剧,也就是将「统一叙事」扩散至大众文化领域的又一步;在民进党政府频频指称中共渗透之际,官方仍选择高调歌颂「视死如归的特工」,凸显对两岸话语权的争夺战。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前的陳寶倉、朱楓、吳石、聶曦「4烈士」雕像。(張鈞凱攝)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前的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4烈士」雕像。 (张钧凯摄)

有别过去谍战剧:补上「退台后」空白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大陆过去有不少打入国民党内部的谍战剧,比如《潜伏》、《风筝》,但那时国民党还未败退台湾,《沉默的荣耀》填补了这段空白,吴石在被枪决前在牢房中以鲜血写下「台湾必归」四个大字,呈现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大案。

《星岛日报》称,这次首次将「四烈士」的事迹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影响更为深远。在当前两岸形势严峻、民进党「谋独」的背景下,电视剧光明正大纪念为「国家统一」献身的英烈,毫不避讳歌颂视死如归的中共特工,可见「促统」味道非常浓厚。

(转自Yahoo新聞  )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