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

来源: 行者殷涛 云南   网易  2025-11-08 | 转自 新世纪

 

11月7日,刘道玉逝世,享年92岁。

他被公认为教育家、武汉大学“最有名望的校长”,乃至“40多年来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

“改革步子迈得太大”、“说话太直”是他最醒目的标签。

 

改革步子迈得太大

学分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导师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

这一系列现代高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均始于他治下的武大。

推行新制度时,他从不向上头打报告,坚持认为这些都是校长的职责和权力。

这让某些撤销校内学生处分都要“听上级指示”的后辈校长,情何以堪!

他任武大校长期间,倡导平等、自由、民主、开放的校风,大刀阔斧推进教育改革。

武大的学分可以跨专业选修,允许学习好的学生多选课,还允许修满学分的学生提前毕业。

学分制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有学生写小说出名,也有学生本科期间就发表轰动学术界的文章。

当时校内有多学科讨论会,每周1次,论题包罗万象,“超级计算机”“生物变异新观”“黑洞是什么”“罢免权浅议”……任何学生都可以加入,校长也不例外。

校内有超过400个学生社团可以自由选择,可以谈恋爱,跳交谊舞,可以穿最时兴的大喇叭裤。

在武大,自学和创造得到充分鼓励。刘道玉甚至在开学第一天就对学生讲:

如果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你们可以不听,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一时间,珞珈山成为全国高校学生和教师的“向往之地”,他被称为“武大蔡元培”。

武大1978级历史系学生、现任该校某院副院长张星久至今记得,当年武大的朝气蓬勃:

“就是感觉每天都有一种新气象,每时都有新的空气。”

说话太直

1988年,刘道玉在校内推行改革的时候,突然被免职了。

上头说是正常换届,明眼人都知道,“改革步子迈得太大”“说话太直”是他被撤职的主要原因。

1980年代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时,他就给自己定下两条原则:说话不留余地,办事不留后路。

看看他说过的那些话:

关于真话

“不敢讲真话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都不愿意听真话。其次是以整人为目的的残酷运动的后遗症。再次是传统文化消极的影响。”

“说真话的虽然不多,但还是大有人在;然而听真话特别是刺耳的批评意见的却鲜有。久而久之,人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关于教育

“把教育当作’立国之本’,乍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美丽的口号,但实际上也是把教育当作工具。”

“从大学的功能来看,教育的确有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但政府以此为由而干预和控制教育,那就违背了教育独立的原则,这是导致大学行政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大学

“自由是教育必需的前提。我国当今教育上存在的问题,都与我国教育缺失自由密切相关。总览我国各大学的办学理念,没有一所学校的校训中有‘自由’二字。”

“现在一些大学乱提口号,把培养目标一味地拔高,什么杰出人才、大师级人才和“顶天立地”的人才等,这些都是不实事求是的。”

“无论是天才或是大师,都不是学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

这种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让他成为80年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创造了“珞珈山奇迹”。

但也因为观念超前、改革步伐太大,为保守者不容,被“毫无缘由”地罢免。

即使年纪大了,刘道玉说起如今的教育体制,还是很容易激动,感叹“爱莫能助啊”。

他对采访自己的记者说,“我姑妄言之,你们姑妄听之,能写的就写,不能写的你们不写,你们不能丢饭碗,是不是啊。”

“我无所谓了,我饭碗也可以丢,头也可以杀,做之认之,如果没有这个担当,你就枉然当了一个知识分子。就像钱穆说的,只认得真理,不认得利害,即使放到刀俎上,也只认真理,所以我这一生很坎坷,就是我的性格决定的。”

“又臭又硬”的知识分子脾气,一辈子都没有改。

性格即命运,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改不了,也是因为不愿意改。

完美的苍蝇让人记住了完美,有缺点的战士让人抓住了缺点。

这可能是这个土地上,一代代悲情的改革者、建言者的宿命。

黯然下台,如火如荼的热情被兜头浇灭,他有岳飞式的愤怒、屈原式的悲情。

60岁之后,他仍不断撰文和写书,剖析中国教育的问题。

78岁时,他由于中风,右手无法写字,便开始练习左手,平均每年记两厚本读书笔记,写15篇文章。

遭际、权力甚至岁月,从未从他身上夺走对教育改革的执着。

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如今,校内没有刘道玉的任何题字,也没有任何一座建筑、一条道路冠以他的名字。

 

易中天是当年武大代培的硕士毕业生,因为刘道玉的爱才惜才,将他留在了武大,改变了他的命运。

2007年,易中天回武大讲座,提到20年前的老校长。

台下坐的大多是85后学生,易中天想着该做点说明。但出乎意料,“刘道玉”话音落地,台下掌声雷动。

易中天说:“20年前的事情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那就只能说明是一代一代的在流传。”

很多武大学子至今认为,刘道玉是这所学校的精神力量,是他们“永远的校长”。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者,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