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n Fischer Nov 2025年11月7日| 转自 新世纪
原文出自The Free Press于 2025-11-07 刊出的文章”Peter Thiel: Capitalism Isn’t Working for Young People”,作者 Sean Fischer。
在一封如今广为传播的 2020 年电子邮件中,这位硅谷亿万富翁预言了社会主义的兴起。今天,他向 The Free Press 讲述了他是如何知道这一点的。
五年前,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常被一笔带过,归因于一种特权心态,或是对”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缺乏认识。像众议员亚历山大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这样的政治人物的崛起,以及千禧一代对伯尼·桑德斯参议员等候选人的支持,基本被不以为意。
但彼得·蒂尔不是这样。
蒂尔,这位在 PayPal 和 Palantir 背后的亿万富翁风投家,身兼多重角色:硅谷的引力中心、左翼眼中的”怪物”、反精英的先锋,以及副总统 J.D. 万斯的早期支持者。
他也是一个善于预见拐点的人。2020 年,他给这家典型的”千禧一代公司”Facebook 写了一封带有预言意味的电子邮件,敦促高管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等人认真对待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吸引力。随着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 Zohran Mamdani 在纽约市市长选举中获胜,这封邮件此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当 70% 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支持社会主义时,”蒂尔写道,”我们需要做得比简单地把他们斥为愚蠢、特权在身或被洗脑更好;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原因。”
蒂尔在 2020 年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什么?背负学生债务、买不起房的千禧一代转向社会主义是对的吗?我们正走向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吗?这些只是我们周四交谈时我提出的一部分问题。
我们的对话如下,为了篇幅与清晰度略作编辑。
–
Sean Fischer:在 2020 年,你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如今随着 Zohran Mamdani 在纽约市市长选举中的横扫胜利而正在疯传。那封邮件的背景和灵感是什么?
Peter Thiel: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不同版本阐述过这封邮件的内容。它并不是在 2020 年凭空冒出来的。当我在 2010 年秋创立 Thiel Fellowship(我们给人钱让他们从大学退学)时,我反复强调的一条总体政策观点就是失控的学生债务问题。
如果你在 1970 年毕业且没有学生债务,把那与千禧一代的经历相比:太多人去上大学,他们什么也没学到,最终背负着极其沉重的债务。学生债务是我长期所谈的这种代际冲突的一种体现。
代际契约的破裂也不局限于学生债务。我认为,你可以像自由意志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把 80% 的文化战争归结为经济问题——然后你也许还能把 80% 的经济问题归结为房地产问题。
如今,年轻人要成为房主极其困难。如果你有极其严格的分区法以及对增加住房建设的限制,这对房产价值不断上升的婴儿潮一代有利,而对千禧一代极为不利。如果你让年轻人无产阶级化,他们最终变成共产主义者也就不足为奇。
–
SF:你能谈谈”代际契约”的概念吗?你比几乎所有人都更早意识到它的解体,并指出这很可能会引发对社会主义兴趣的回潮。
PT:年轻一代被告知,只要照着婴儿潮一代所做的去做,他们就会一切顺利。但社会已经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事情并不是以同样的方式运转。住房贵得多了。在纽约或硅谷这样的地方,或者在任何经济确实表现良好、拥有大量体面工作的地方,买房要难得多。人们以为一切仍然运转正常,但客观上并非如此。
婴儿潮一代对这个世界为何对他们的孩子不再奏效,奇怪地缺乏好奇心。我们总是很难判断其中有多少不真诚(恶意),或行为者究竟有多坏。我觉得奇怪的是,人们竟然觉得我在 2010 年抱怨学生债务很奇怪,而当时学生债务的增长已经是一个指数式的过程。全国学生债务在 2000 年是 3000 亿美元,如今已超过 2 万亿美元。在某个时刻,这会崩溃。
–
SF:在 Mamdani 获胜后的出口民调显示,他的选民很可能是被两件事所驱动:高房租和学生债务。他的选民主要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城市迁入者、租房者,以及 30 岁以下的人。他的胜利是否证明了你在 2020 年邮件中提出的论点?
PT:我显然对社会主义抱有偏见。我不认为社会主义对这些问题有解决方案。我不认为 Mamdani 尤其有什么解决方案。我不认为住房可以被社会化。如果你只是实施租金管制,那么你很可能会拥有更少的住房,最终房子会变得更贵。
但要说 Mamdani 的可取之处,至少他谈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常给出的打太极式答案是:第一步是谈论这些问题,即便你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们。可以说,中左—中右的建制派甚至连谈论这些问题都做不到,这是一次失败。
我不确定是否会说年轻人是亲社会主义的。我会说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好感度不如从前。如果资本主义被视为某种不公平的骗局,你对资本主义的支持就会弱得多。所以从某种相对意义上说,他们更”社会主义”了,尽管我认为更准确的表述是:资本主义对我不起作用。或者说,这个被称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只不过是人们敲你竹杠的借口。
–
SF:撇开可行性不谈,你认为背后的动机因素是什么?与资本主义的疏离感强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便他们自己的政策不可行,你仍觉得不得不为某人投票——这意味着什么?
PT:我一向犹豫是否对所有选民一概而论。但这一切当中有一部分——即使我不喜欢——我至少觉得可以理解。这并不是什么离奇的谜团。你不可能像拜登尝试的那样,在学生债务问题上做些边缘性的微调就把它解决。这是行不通的。而纽约在租金管制上也做过各种边缘性的修修补补。那也并不怎么奏效。
所以问题在于:也许我们应该在奥弗顿窗口之外寻找解决方案。这其中包括一些非常左翼的经济学、社会主义类型的东西。我不认为这些想法最终会奏效,但它们至少比现有提供的那些东西更多一些。科莫并没有住房方面的方案。他甚至不认为那是个问题。当然,他在政治和政府中待了很多很多年,所以很难不去问:如果他以前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他现在会去做点什么?所以,我对 Mamdani 并不乐观,但如果相对地打分的话,当你把目光投向奥弗顿窗口之外寻找解决方案时,这类事情就会发生。
–
SF:很多人把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 Mamdani 作比较。两人都主导了以”氛围”为基础的竞选,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盟友加入,并推动以不满为中心的政策。他们都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相似之处说明在我们的数字时代,什么最能引起选民的共鸣?
PT:我强调的是负面的一面:其他人有多”假”。就像,普通的——我也不确定要点谁的名——比如杰布·布什之类的,所有事情都以一种极其虚假的方式被精心编排,你根本说不出任何有魅力的话。特朗普和 Mamdani 身上有某种真实感。我不确定他们是完全自洽的,也不确定他们是完全真实的。但这恰恰是建制派共和党人和建制派民主党人真正不喜欢特朗普和 Mamdani 的地方:他们甚至没法称其为”不真实”,因为两人某种意义上比两党现有的人更真实。如果你是像保罗·瑞安这样的人,而你认为特朗普是假的,那这说明你什么?这又说明你缺乏魅力、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
SF:2016 年,特朗普因腹地的经济绝望而上台。本周,Mamdani 因布鲁克林的经济绝望而上台。政治的未来就是阶级斗争吗?
PT:中西部出了相当大的问题。全球化的某些方面对中西部许多铁锈带城市产生了极其糟糕且不均等的影响。1988 年到 2016 年这 28 年间,从[George H.W.]Bush、[Bill]Clinton、[George W.]Bush,甚至到[Barack]Obama,令人不安的遗产之一就是人们对这一切表现出奇怪的漫不经心与冷漠。
我确实不喜欢 Mamdani 的社会主义,但我并不惊讶。资本主义对纽约市的很多人不起作用。对年轻人不起作用。我不认为他的政策会奏效,但我对他获胜并不感到意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处于一个跨越数十年的”政治牛市”,政治变得愈发激烈。人们寄望于通过政治来解决问题。我们正在经历政治的无情强化。而我希望情况不是这样。如果选举的投票人数更少一些,倒更健康。我认为纽约的投票率相当高。我认为如果人们不在意、谁当市长也无关紧要,人们干脆不投票,可能更健康。但我们正处在政治的牛市。这对你在媒体的工作有好处,但对我们的社会并不是什么好事。
–
SF:如果人们不投票,会更健康?
PT:这将与一个更健康的社会相联系。谁当总统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如果一切运行得还算顺利,利害关系就没那么大。也不会让人觉得如此关乎存亡。相反,如果增长较少,或者增长非常不均衡,并且一切都让人感觉是零和,那么不知不觉中,利害关系和政治的紧张度就会变得很高。而且一旦你的阵营在选举中失利,后果可能真的很糟。
我没有做过精确的研究,但我想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人们对政治的参与度更低,随后在某个时点开始扭转——也许 2008 年是人们开始更多参与的一年——此后这种势头一直在稳步增强。这种政治牛市是不幸的现实。它与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物相关联。
–
SF:革命往往由不满、受挫的精英所领导——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弗拉基米尔·列宁、约瑟夫·斯大林、***——这些精英正在向下流动,他们对自身生活的期望低于其父辈。
PT:这在婴儿潮一代与千禧一代之间的动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婴儿潮一代对自己有疯狂的期望,而在某些方面他们并未成功。随后他们把这些疯狂的期望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在那个实现这些期望已完全不现实的世界里。
在某些维度上,千禧一代确实比婴儿潮一代过得更好;我们的社会也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了。但婴儿潮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这些孩子实际能做到的之间的鸿沟大得惊人。我认为,从未有哪一代像千禧一代这样,二者之间的差距如此极端。
–
SF:那么我们要走向革命了吗?
PT: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因为共产主义和**斯主义是青年运动。而在人口现实层面,如今年轻人比过去少得多。人们生的孩子也少得多。因此,我们在更大程度上成了一个老人政治的社会。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它将更像是老年人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年轻人的社会主义,更多关乎免费医疗之类的东西。”革命”这个词听起来相当高睾酮、暴力且充满青春气息。而在今天,如果真有一场革命,那就是七十多岁祖母们的革命。
我们拭目以待 Mamdani 作为纽约市长能做多少。但我会说,这表明情况非常不健康。这表明建制派政党没有去解决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表明那份代际契约已经被打破。我更希望人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解决这种代际问题上。如果你所能说的只是 Mamdani 是个圣战分子、共产主义者、可笑的年轻人,在我听来,这只说明你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住房或学生债务问题。如果这已经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你将会继续失败。
–
SF:如果 10 年后,你对美国和世界的状况感到惊喜,是什么事情促成了这种结果?你能为我们梳理一下接下来的十年如何才能顺利发展吗?
PT:这算是个有点令人不快的答案,但大概会是这样:政治建制、我们现有的领导人会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而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进行这样的对话。若在未来十年你多次来找我谈话,那并不健康,因为那将意味着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处理或解决。我之所以在和你交谈、我们之所以进行这次对话,是因为我们都怀疑这将只是许多次对话的第一次。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