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选书 2025-11-20   udn 转角国际 udn Global 文化视角

编按:「润」的汉语拼音是「run」,正好和英文的逃跑(run)相同,而成为逃离中国的代名词。 「润日」指的就是逃离中国、「润/跑」到日本的人。本文为舛友雄大《润日:习政权下中国人「RUN」到日本的直击调查报告》(2025,八旗文化)内容节选,探讨「润日」与新华侨之间的差异。

移居日本的热潮从何而来

明明中日两国正为了福岛核能处理水而争执不休,为什么「反日」的中国人会选择来到日本呢?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的确,中国舆论及社会氛围如此,所以「润日」除了透露给家人知道以外,不能对外人明言。有位「润日」男性将日本形容成「臭豆腐」,乍看之下很臭,但吃了之后才知道箇中美味。

当我询问「润日者」为何选择日本,他们最常提到的理由包含物价比其他先进国家来得低,气候宜人之外,其他包括诸如同为汉字文化圈,所以不会说日语也能待在日本生活。

日本之所以成为「润」的甜蜜点,在于相较欧美各国正逐渐缩小与限制黄金签证(即投资签证),日本则反其道而行,放宽相关的长期滞留签证。

就我过去的采访经验而言,从二○一○年代中期开始,在日本也慢慢地出现有关「润」的征兆。


图为2024年5月,「润」到日本的杨彩英在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馆外,手持标语抗议中国政府镇压她的家人。 图/美联社

 

二○一四年年底,正当中国政府反贪腐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令计划这位高官曾接受李友的行贿,后者则是在原先属于北京大学、后来才分割出来成立公司的「方正集团」当中,担任要职。

隔年,我从东京搭乘京滨东北线,多次前往位于埼玉县川口市的芝园团地,因为这里的中国人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当时我采访了对中华街知之甚详,任职于立正大学的山下清海教授。他一边举出美国的前例,一边指出中国人有可能会搬到更远的郊外,或是东京都内的高层住宅。如今这个预言早已成真。中国新移民大手笔「爆买」中央区、港区、江东区豪华超高楼大厦,如今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现在东京都内的高楼住宅,特别是中央区、港区、江东区豪华超高楼大厦,都成了中国富裕阶级在日本爆买标的。图为示意图。 图/美联社

润日与新华侨有何差异?

大多数以这种管道「润日」的人,与我们平常想像的在日中国人,也就是在一九八○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远渡重洋来到日本的「新华侨」,在性质上有诸多差异。

新华侨处于追求活下来的生计模式,当时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差距十分明显;反观「润日」中国人的特征却完全不同,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追求生活品质,是为了享受自由富足的生活而来到日本。

二○一○年,日本与中国的经济规模反转,对中国新贵阶级来说,日本的物价不高,我认识的「润日」中国人之中,有不少人有能力请我吃一顿我不一定敢消费的大餐。

早期的新华侨通常只将注意力放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他们很努力学习日语,拼命地想要融入日本社会,其中有不少是语言学校或专门学校的学生,但也有不少是偷渡或是以外籍劳工身分来到日本,这些人多半来自福建省福清市或是上海市。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移居日本的「新华侨」,在抵达日本之后会努力融入日本社会。这点与近年才「润」到日本的中国新贵阶级,有很大的不同。 图/路透社

到了一九九○年代之后,与日本颇有渊源的东北三省,即之前曾为满洲的辽宁省、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因为也有许多日语学校,所以来自东北三省的中国人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山下教授的研究指出,二○○七年之际,来自这三省的中国人,在整体华侨的占比为百分之三十四点九。

二○一九年,在大阪提出西成中华街计画,因此声名大噪的不动产公司经营者林传龙就是典型的新华侨。他当时年近花甲,当我前去他位于商店街的事务所拜访时,他以日语招呼我坐下。

他脸上那副圆圆的眼镜,流露出一股沉着的感觉。眉间两条明显的皱纹,法令纹也非常明显。一九九七年,出身地位于福建福清市的他,满脑子想要在建筑业工作而来到日本,为此他曾一步一脚印地经营拉面店与中华料理店,他一直希望商店街的中国在地社群能够融入日本社会,这完全是典型新华侨抱持的想法。

反观「润日」中国人通常放眼于全球,先将全世界的先进国家比较一轮之后,才选上日本。具体而言,一般而言他们都曾住过中国一线大都市,不仅对日本的黄金时代耳熟能详,这个世代也对日本制产品有着熟识的亲近感。

这些人不太在意日语学得好不好,尽管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即将步入中年,要再学习一门第二外语的门槛较高。这群自外于日本社会的中国人,透过 WeChat(国际版微信)的群组自成一格且自给自足,其中成员包含了文化人士、企业家、知识分子、工程师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新华侨不太关心政治,或者可以说与中国政府的立场相近,前述提及的林传龙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多次强调他不对政治发表任何意见;反观「润日」中国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对于现今中国政府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满。


对于「润」出中国的人来说,日本未必是他们逃离中国的终点,如果发现其他国家更有魅力,或是中国局势好转,就可能转移阵地。图为2024年11月,从东京都内可以远眺日本富士山。 图/路透社

由于是在经过层层比较之下,他们才决定「润日」,所以不一定会一直定居于日本。部分「润日」中国人若发现中国国内的状况好转,或是其他国家更具魅力,就有可能会离开日本。

其实从日本移民至新加坡的例子之一,最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订阅者将近六百万人的 YouTuber 「老高与小茉」。多位熟知内情的相关人士都跟我说,他们原本住在日本,但因为日本所得税太高,所以才搬到新加坡居住。

除此之外,新华侨与「润日」中国人的居住地区也有明显差异。新华侨社群以池袋一带特别知名。当新华侨在此地建立家庭后,就搬入西川口这类郊区的大楼公寓;相比之下,「润日」中国人则与这种趋势沾不上边,某部分的润日者会选择住在港区或江东区的豪华超高楼大厦,有些则直接在郊外购置别墅,或是在非首都圈的重要都市购入独栋住宅。


早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有中国人发现日本的房价很便宜,逐渐在日本境内形成中国人社群。图为示意图。 图/路透社

当我再次跟许久不见的山下清海教授见面,提及「润日」这群人与过去的新华侨有些不同的假说之后,他如此回覆:「从二○○○年开始,就出现日本的大厦很便宜这种说法。中国人向来想拥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只要一有钱,就会选择更优质的高级大厦吧。」

山下教授也提到,因为中国人只相信熟悉的人或是值得信任的人说的话,也会透过介绍的方式与业者合作,特殊的中国人区域也会渐渐形成。

就在许多日本人尚未察觉的时候,「润日」社群正因应中国、日本以及世界的潮流而逐渐壮大。

采访这些全新类型的中国移民,倾听他们的一字一句,除了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特殊点与难以理解之处,我也看到了这些人对于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层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润日:习政权下中国人「RUN」到日本的直击调查报告》

作者:舛友雄大
译者:许郁文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5/11/5
内容简介:作者踏上调查「润日」旅程的起因,是一名润日者、亦是作者故友Akid(王懿)在日本之死所掀起的疯狂网路霸凌。她在二○二三年因故过世后,社群媒体X(旧twitter)帐号遭受大量中国网民的疯狂「出征」,冷嘲热讽「润日叛国贼死得好」。这些强烈扭曲的爱国主义,让作者重新燃起对中国社会的好奇,以及兴起想了解「润日」人群的强烈欲望。
当中国人内卷「卷」不动、不想「躺」平,但又不甘作为「韭菜」任人宰割时,这些渴望「润」到海外的人,究竟为何选择「敌国」日本?而身处墙内墙外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润日?这正是作者在书中试图解答的问题。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