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被共产党人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实际上,《资本论》是“共产党”这种所谓
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圣经。
共产党人认为,《资本论》是一部全面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剩余价值的
秘密。马克思用剩余价值理论来推断资本家的剥削,为共产党人所接受。
马克思自己认为他的目的是:“用辩证的方法,经过批判,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笔
者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由于他的无知,得出的是一个荒谬的结论。
本文从经济管理视角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荒谬。
马克思的无知
《资本论》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经济学和管理学是实践性学科。马克思大学毕
业后,做过《莱茵报》主编,参与主办《德法年鉴》杂志,而后长期为报刊撰稿为生,他
没有任何企业管理的经验。就是这样的一个书生写出的《资本论》自然与企业经营实践不
符。威廉·克里斯蒂安·魏特林曾经批评马克思的理论工作是“书斋里的分析”。对此,马克思
非常愤怒。笔者认为,《资本论》一书存在定义域和逻辑起点错误,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
无知和其剩余价值理论的荒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年第1版)阐述了他的剩余价值
理论。在第一篇论述了“商品和货币”,第二篇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之后,马克思在第三
篇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后是其余四篇。其中,第二篇第三节“劳动力的买与卖”,
第三篇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是马克思阐述其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章节
。通过分析“劳动力的买与卖”和“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得知,由
于马克思的无知,他的”剩余价值“论证是荒谬的,存在严重错误。
马克思的无知在于:
其一,《资本论》第一卷对直接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也就是说,马克思仅仅分析了生
产过程,没有分析整个经营过程。这是他的第一个严重的定义域错误
其二,马克思从“商品分析”开始他的研究,没有从“能力分析”开始研究,这是他的第
二个严重的逻辑起点错误。
定义域错误
在第二篇第三节“劳动力的买与卖”一节中,马克思说:“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
在它生产出来以后就必须卖掉,而且只有在卖掉以后,它才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除生产
时间外,还要加上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
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除生产时间和出售时间,没有其他的时间了吗?稍微具
有企业经营管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绝对还有其他的时间。
商品生产是怎样开始的?
在决定某种产品生产之前,首先需要有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的时间:该产品的市场容
量信息收集和分析、竞争对手信息收集和分析,投资收益和风险分析等;其后是产品立项决
策时间:投资规模、股份构成、投资收益等;再后是产品、组织设计以及筹备时间:产品设
计、流程设计、组织结构设计、人力构成设计和招聘、厂房设计或租赁、设备设计或购买
、原材料购买等开工前的组织准备;此后,企业经营活动才进入产品生产时间。产品生产出
来之后,企业经营活动进入出售时间。由以上事实可知,企业经营不仅仅包括产品生产时
间和出售时间,还包括产品信息收集与分析时间、立项决策时间、产品和组织设计及筹备
时间。
无知的马克思只看见了生产和销售,没有看见信息收集和决策,不知道商品生产的起
点是信息收集和决策,因此,在第三篇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中,马克思就直接
从生产过程来论证其剩余价值的发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马克
思写作《资本论》第一卷时期,资本和经营还没有分离。马克思根本看不见,在商品生产
之前,资本家要参与收集信息,分析商品市场容量,分析竞争对手势力,评估投资收益和
风险,决定是否投资生产该商品;如果决定投资生产该产品,必须要聘请技术人员、管理
人员合作进行产品设计、流程设计、组织结构设计、人力构成设计和招聘、厂房设计或租
赁、设备设计或购买、原材料购买等开工前的组织准备工作。正是资本家的信息收集和决
策等劳动启动了整个经营生产过程。经营决策是要冒风险的。如果资本家的决策是正确的
,他就创造了价值;反之,若果决策是错误的,他就可能破产。资本家也参与了经营管理
的整个过程。管理也是有风险的,如果管理失误,必将发生亏损。资本家参与了整个经营
管理过程,工人仅仅参加了生产过程,怎么能够说商品价值完全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呢?
实际上,商品价值是资本、管理和劳动合作的结果。
马克思仅仅凭借生产过程,就推断出是工人创造了价值。他根本无视资本家参与的信
息收集、经营决策和管理工作。因此,他极其可笑地否认了资本家创造的价值。任何一个
参与过企业经营管理的人,都不会否认资本家的作用,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常识。劳动要有
报酬,投资也是要回报的。仅仅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段来论证剩余价值,马克思犯了及
其低级的定义域错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自然是荒谬的。
逻辑起点错误
在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马克思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据统治地位,
社会的财富就变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每个单个商品就是这种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
,要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我们的研究要从商品分析开始。”
马克思从“商品分析”开始他的研究,是无知浅薄的。他只看见了“物的商品”,没看见“
人的能力”。
能力是每个人自身唯一拥有的资产,是人获得成功幸福的资源。在同样的环境中,个
体能力特长是个体生活差异的主要原因,群体能力特色是群体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群
体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农业时代,作物种植和家畜圈养活动的流程简单,生产周期间隔时间又长,一个农民
就能够操作所有的流程,因此,农业生产能力、组织能力低下,生产可以以家庭为单位,
基本生活也能够自给自足。所以,农业时代交易活动少,行业种类少,产品品种少,农业
社会的能力结构简单。
工业时代,产品经营活动的流程复杂,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供货时间短,不可
能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流程。因此,工业生产能力、组织能力结构复杂,生产必须以企业
为单位。工业时代,新的需求激增,生活方式由自足方式转向交易方式,导致分工。表面
上是行业分工,产品分工,实际上是能力分工。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分工之所以成立,是
因为人类的交易能力。能力分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工业时代交易活动频繁,行
业种类多,产品品种多,工业社会的能力结构复杂。
工业时代,对于企业来说,进入那个行业,经营什么产品才能够盈利,这是一个战略
问题。
现代经济学有两条公设:资源有限,能力有别。
根据资源有限和能力差别这两条公设,企业前景设计的原则之一是:
必须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具备的资源去选择自己所做的事情,确立自己的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商品市场容量的存在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则是充
分条件。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决定要进入的行业,选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表面上企业提供的是商品,实际上提供的是自身的核心能力。无论是世界贸易,
还是国内贸易、地区贸易,表面上是商品交易,实际上是能力交易。
所以,工业时代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表面上是商品经济,实质上是能力经济。
前文已经讲过,在商品生产之前,需要收集信息,分析商品市场容量,分析竞争对手
势力,评估投资收益和风险,才决定是否投资该商品;然后是是产品设计、流程设计、组
织结构设计、人力构成设计和招聘、厂房设计或租赁、设备设计或购买、原材料购买等开
工前的组织准备。这就需要资本家有抗风险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
能力等等一切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正是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启动了商品价值的创造
过程。马克思只看到了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没有看到资本家的抗风险能力、信息收集和
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等一切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今天的经济学,已经将“企业家才能”定义为生产要素了。能力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
逻辑起点。
正如蒋志青先生在《重新认识马克思,本质问题在于轻视人的知识能力》一文中所说:
马克思的本质问题是片面地重视生产资料,轻视人的知识能力。
马克思从“商品”而不是从“能力”开始的研究,犯了严重的逻辑起点错误,他的剩余价
值理论必然是荒谬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就是这样的无知愚蠢。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
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如此高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实在是自吹自擂。
被春风先生讽刺为“又臭又长”的《资本论》,在俄罗斯被一些人所接受,并启动了暴力
活动。我们看一看,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信奉了马克思。
马克思的俄罗斯信徒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生于1856年12月11
日。1868年进入了沃罗涅什军事学校二年级。在该校毕业后于1873年进入彼得堡的康土坦
丁诺夫炮兵学校。1874年秋转入彼得堡矿业学院。普列汉诺夫从1875年起就参加了民粹派
的革命活动。此后,他逐渐变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我们可以看出,同马克思一样,普列
汉诺夫没有经济管理知识。19岁的他就成为职业革命家。
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1887年8月,他在喀山国立大学学习法律。当年,
列宁被开除。1887年,列宁首次接触《资本论》,没有任何经济管理经验的列宁被这部臆
造的“巨著”所吸引。1888年,18岁的列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2年,列宁开
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一个职业暴徒出现了。
斯大林生于1879年,仅仅受过中学教育。1898年,19岁的斯大林加入了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开始了职业暴徒生涯。
季诺维也夫生于1883,从小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1901年,18岁的季诺维也夫
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职业暴徒生涯。
加米涅夫生于1883年,曾经就读于莫斯科大学。1901年,18岁的加米涅夫加入俄国
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职业暴徒生涯。
布哈林生于1888年。在中学阶段,布哈林参加了一个激进的学生团体,最初受革命民
主主义思想影响较多,很快就转向马克思主义。1906年,年仅18岁的布哈林参加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开始了职业暴徒生涯。
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早期的马克思信奉者都不具备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列宁于22
岁成为职业暴徒。从斯大林到布哈林,是一批无知无畏未满二十岁的青年人。他们极其自
然地被马克思的暴力学说所征服,成为职业暴徒。
马克思的核心观点是“剩余价值和暴力”,用剩余价值来推断资本家的剥削,然后用暴
力来消灭私有制,亦即用暴力消灭资本家。历史事实已经证实,马克思的基于剩余价值的
剥削论是有害的。列宁、斯大林创建和领导的苏联共产党在全世界推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
和暴力”思想,其所建立的共产党社会主义阵营在整个20世纪对人类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共
产党对反对派实施政治灭绝,对地主、资本家实施阶级灭绝,涂写了人类历史血腥的一页
,笔者在《共产党宣言批判》一文中已有阐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笑话。但是在中国,由于中国共产党
的存在,《资本论》依然被捧为圣经。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中,愚昧地声称: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
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蔡霞说过:“习是整个一个人就跟时代隔绝了一样”。就是
这个跟时代隔绝了的习近平狂言:“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
》过时了。这个论断是武断的,也是错误的。”(2020年8月15日《求是》习近平 《不断开
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必须驳斥马克思《资本论》所宣扬的剩余价值理论,坚决清除中国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苏联共产党已经自我清算。现在,中国人清算中国共产党的时刻到了!
202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