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金基巴怪
防火防盗防董事长,这次轮到400亿大牛股顾家家居的董事长栽了!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2月24日晚间,上市公司顾家家居公告称,收到董事长顾江生先生的通知,顾江生先生于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编号:浙证调查字2020947号):“因你涉嫌内幕交易股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对你立案调查,请予以配合。”
据公司了解,本次调查事项系对顾江生先生个人的调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购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临门”)过程中,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喜临门股票的事项。顾江生先生将全力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本次调查不会影响顾江生先生在公司的正常履职,不会对公司现有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与收购喜临门有关
公司公告提及,被调查与收购喜临门有关。
2018年10月15日,顾家家居与喜临门发布公告,称10月14日喜临门控股股东华易投资拟以每股不低于15.2元/股的价格向顾家家居转让其所持有的不低于9081.73万股喜临门股票,交易总价不低于13.8亿元。交易完成后,顾家家居将持有喜临门不低于23%的股权,成为喜临门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可能导致喜临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但是作为家居行业的两强,A吃A没那么容易。6个月后,顾家家居、喜临门双双发布公告,给这场震撼家居行业的A吃A按下停止键。
2019年4月14日,顾家家居、喜临门双双发布公告,宣布6个月期满,喜临门控股股东绍兴华易投资与顾家家居签署的《股权转让意向书》自动终止。
对于合作终止的原因,双方给出的理由十分一致:“自《股权转让意向书》签署后,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多次深入的交流与洽谈,但鉴于商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影响,交易双方最终未能在意向书有效期届满前达成共识并签署正式的转让协议,因此本意向书自动终止。”
市场并没有因为这一则消息把股价推高,收购消息出来之后到终止交易,顾家家居的股价涨了30%
当年收购终止的真实原因,双方却缄口不语。家居圈内猜测不断,有人猜测顾家不愿意买,原因是“截至4月12日,喜临门的收盘价为12.98元,假设顾家以当初约定的15.2元/股收购,顾家会有一大笔账面损失”;但更多人倾向于喜临门不愿意卖。
有分析称,喜临门一开始就不是很主动想卖,6个月前签协议时资本市场环境很恶劣,股价下跌厉害,喜临门大股东——品牌创始人陈阿裕掌控的华易投资面临爆仓风险,后来已经通过别的方式渡过了资金上的危机。爆仓风险解除后,自然就没有转让喜临门的意愿了。当年收购终止的真实原因,双方却缄口不语。家居圈内猜测不断,有人猜测顾家不愿意买,原因是“截至4月12日,喜临门的收盘价为12.98元,假设顾家以当初约定的15.2元/股收购,顾家会有一大笔账面损失”;但更多人倾向于喜临门不愿意卖。
有分析称,喜临门一开始就不是很主动想卖,6个月前签协议时资本市场环境很恶劣,股价下跌厉害,喜临门大股东——品牌创始人陈阿裕掌控的华易投资面临爆仓风险,后来已经通过别的方式渡过了资金上的危机。爆仓风险解除后,自然就没有转让喜临门的意愿了。
截至25日收盘,顾家家居报70.64元/股,最新市值高达447亿元。
顾家家居自2016年10月14日上市,当时股价29.59元/股,一路震荡上涨,至今年11月20日新高126.69元/股,4年时间大涨4倍。而2020年从股价低点32.96元/股算,一度大涨150%!
最新数据显示,顾家家居股东户数不多,只有一万出头。户均持股市值高达4000多万。
股吧有网友表示,“400多亿市值,股东人数1.1万户,典型庄股,碰到出特大利空,等着雪崩吧。”
董事长顾江生曾是体育老师
如今身家超200亿
创立于1982年的顾家集团,原本是一家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家族式小沙发厂。
2000年,当时还是浙江树人大学体育老师的顾江生,辞去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家“小作坊”。自此顾家集团开启了20年的发展壮大之路。
在顾江生的带领下,顾家集团如今已成为一家拥有近2万名员工、超百亿规模的家居企业,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家品牌专卖店,产品远销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顾江生家族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2012年,顾江生家族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时,财富值仅为27亿元,2016年其身家已经涨至40亿元,等到2017年,这一数字就已经变成了165亿元,一年涨了超百亿。
而据最新数据显示,顾江生家族身家已经到了285亿!
某大行正在代销其股权收益权信托计划
规模近20亿
虽说身价如此之高,但还是缺钱,想想前两天苏宁父子质押股份从马朋友哪里借钱还债,就知道这些身价11位数字的老板手头不宽裕,这不近期某大行正在代销以顾家家居股权收益权为主要标的的信托计划,给到客户价格在6.9%,综合成本估计在10%左右,美其名曰美好生活1号信托计划。
在此建议,如果你还没有认购该产品,果断停止认购,如果已经持有,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