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的一位姊妹看完我写的“军中第一天”后,送我一句贴切的有趣的又文学性地广为人知的熟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除掉我们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含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句,用来讲军旅生活好像比原出处还要贴切。顺着这个思路,我今天的小文可取名为“不迟到是怎样炼成的”。
军队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氛围,由规则织成,里面有相当多的规矩;我戏之为“军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团体”。许许多多的规则、习俗,规矩中,第一要数:不能迟到!由此可以想见,在我们的军训中,教官们是如何炼我们的。
前面几篇文章讲我1994年加入陆军时记得最清楚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人的记忆很特殊,最初的记得,最重要的记得,余下的就沉入记忆的仓库,要有意去取才记得。我人生中非常有趣的是我又第二次加入了美国陆军现役。第二次是以军官身份加入。以后的故事主要转移到这一部分。我强调第二次,其实是要说,每进去一次都要去参加基础军训练,就是那种教官要故意把你搞死的那种训练(我后来戏之曰:只要你心脏不死就要把你往死里搞)。一想也是,只有通过了这一关,“增益其所不能”,才能去学其他的军事专业知识。
2003年4月3日,军牧训练学校开始! 还是在那个著名的南卡Fort Jackson (图片来自网络)
傍晚,第一天训练结束后,“旅长”说: 明天早上六点在这里集合!(打引号是因为我们都是学员,旅长只是相当级别而已。
解散后,“营长”召集自己的一部分说:大家都知道哦,明天5:45分这里集合!
还没有完。连长召集自己的一部分说:兄弟们!明天一早5:30在大厅里集合啊!
然后排长召集自己的一部分说:伙计们!明天早上5:15 在楼下集合,我们不能输给其他排!
最后,班长招呼自己一部分,更厉害了,说:哥们,明天早上五点我打你门啊!
如此这般,按下不表。我本人就只能在4:59分穿戴整齐(好在春夏就只是个运动装,比较简单;那时不兴戴口罩,但牙至少是要刷一刷的!)。
第二天,大约五点十分(最后人们听班长的),战士们自动来到了集合地点。天没有亮,头上有的是星星和月亮(一个)。春夏之交的南卡,刺骨寒风故意地刮,我们穿着单薄,站在那里就是一个一个新兵蛋子(不是尉官,不是驻堂牧师,是学员),没有交头接耳,没有抱团取暖,没有懒懒散散,虽不是毕恭毕敬立正站着,总是军人样子嘛。)美国白人兄弟们,皮肤厚,部分地方还毛茸茸的,至少胸部和大腿小腿部分毛比俺多,他们好像不怕冷;可怜我是汉人,中国南方人,细皮嫩肉的,而且又是耐热怕冷的那种人。 从5:10冻到5:59分,相当的痛苦。这个难受恐怕与古代时(如今主要在电影电视里)的攻城有得一比。爬梯攻城,炼的是硬气,一声大吼,口含钢刀就开始了,死生付之度外,那个当然难受,但主要练的是胆气,过程较短。站在寒风里练耐心,过程长,痛苦还真是有的啊! 我们整个训练期间天天那样,结果炼成真的没有人会迟到,同时我们的耐心也得到了高度的训练。军人就是那样炼成的,不迟到也就是那样炼成的。钢铁说不定也是那样炼成的。
5:59分,教官准时到达,一天训练开始!(我们早练了一个小时了)
在军队里不能迟到,绝对性地不能迟到,其实是有原理的。军队的一切训练都是为一个目标:随时准备好上战场。到了战场就有伤亡,故部队单位总是不厌其烦地其清点人数,报告伤亡人数,且立刻逐级上报。设若一战士,不管什么原因迟到了而缺席,立刻成为大事:牺牲了? 负伤了? 俘虏了? 投敌了?开溜了? 还是因为临时肚子疼不舒服,正躲在哪个草丛里呻吟着呢!总之,一个小小的迟到会给部队带来数不清的联想。于是,这不迟到也就十分的重要了。 还有,在战场上,两军正在交战,连队吃完牛肉面正要开拔上前线,我连机枪手Peter (或者就叫老张吧)正拖拖拉拉蹲在茅房里。这就麻烦了,缺一个机枪手可能会导致全连覆灭。
总而言之,不迟到几乎是做军人的第一要领。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训练,日积月累,不迟到也慢慢成了我们生活的习惯。当然,在军事生活里还会被炼成临危不惧。以后慢慢再写。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