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五千言,用了许多字句谈到将领。例如在《谋攻》篇中专谈将领一事:“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士第一要素人们总是会想到勇,勇几乎是军人的标签了。《孙子兵法》直接讲到“勇”字。美国的现代兵书也强调勇气,我很有兴趣,陆军教材关于勇气是这样说的:陆军领导者有接受、发展和领导其他人取得成果的职责,要履行这些职责,必须要有勇气。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领导者不能退却回避,面对新的机遇,领导者要有勇气,敢于尝试和接受,面对许多新的技术难题,领导者要有勇气去克服,面对下属,则更要有勇气自控和公平等。

勇这个素质当然不会是几天几月就能练成的,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大家可以想象,就像我在前文所写的不迟到是怎样炼成的。既然不迟到都被练成那样,可以想见,教官会怎样炼战士们的勇气了。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外,剩下的时间和活动都是用来炼勇气的。由于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电影电视上出现比较多,我就省去不讲,讲一讲勇气炼得差不多了的小故事。

虽然有很多的场合考验军人的勇气,为了生动形象,还是讲战场上的故事较好。我也结结合自己的故事适当吹点小牛(今年是牛年嘛)

“伊拉克战场”的图片搜索结果伊战中的华裔士兵

在伊拉克战场,有一天早上大约七点多,我还在睡梦中,因为是星期天,自然放松下来睡到太阳高照,突然世界末日般的震天巨响,我的车屋甚至摇晃,墙上没有贴牢的地图竟撒落下来。听声音炸弹好象就在我窗外,因为平时也叫震天巨响,总还在100米之遥,那天的炸弹的声响有平时10倍之甚,我连忙坐起,头一个念头竟是“完了”,心里想:看来今天是差不多了,凭感觉和经验,以这么巨响来判断,下一个或第三个炸弹不是炸在我的肚子上就是炸在我的屁股上;甚至我的大脑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幻想下一发炮弹就砸破我的车屋落在我的椅子上,房间很小,绝无躲藏之处,此又加深了我的“完了”的念头,正在此时第二声巨响又传来了,声音更大,力量更足,车屋摇得更厉害,我的心立刻一惊,心中想了一句平时早就想好了的话:“主啊,耶稣基督,我来了,请接收我的灵魂。”(这样的超恐怖经历,在伊拉克不止一次)。

当然,上面这一切发生在两秒之内,第三秒钟我已经抓住了头盔,摸到了防弹背心,这时远处已经枪声不断。很快外面有打车屋门的声音。我来到窗外的掩护体(Bunk),战士们也陆续来了。说真的,当我听到第二声巨响时,已是心惊肉跳,但我出门时还是抓起了一个笔记本。心惊肉跳,但大脑是十分清楚的,心一点没乱。但为什么还会心惊肉跳呢?原来人乃是复杂的,身体的机能属自然范围,人的智能和精神属于更高的层次。神创造人时是按他自己的形象所造。刀子划破手指,血自然要流出来,疼感也是自然的。故在大炸弹轰击之下,人自然会心惊肉跳,但训练有素的军人不会慌乱,他会按军人的职责在危险时也履行他的职责。勇气练好了,的确可以做到临危不惧。这应该是军人的基本素质。 就算身上的血还在流,只要没有昏迷,还能动弹,战士首先想到的还是职责,其次才是呻吟什么的。我们在军训时还真这么练过。军队炼我们勇气时当然不会把我们弄成流血,那样,军队还得出钱帮我们止血,于是就制造了一些不流血也炼勇气的场面,例如“爬钢丝”,相当于“踩钢丝”的那种单根绳子。美军一般不搞坦克过顶,传替炸药包和信任射击训练(特种部队例外),也不搞解放军独有的那种用砖头砸头训练;但是,头上机枪步枪齐射,学员们匍匐前进过铁丝网还是炼的。 半夜深山赶鬼也是炼过的。效果最好的项目还是模拟真实战场环境,让战士们在真正上战场时,多一些模拟战场的经历。 当然,炼勇气最好的场合莫过于真实的战场了。在那里,枪炮是真的,子弹炮弹不长眼(至于最新的真有长眼的子弹炸弹又是另一个语境和话题了)。战场上,爆炸声超出想象范围,去过一回战场,就基本上刀枪不入了(这里主要指心理不是指肉体,也就是说勇气也就慢慢练成了)。现代战争死人没有过去一战二战韩战越战多了,但是,战场给人带来的恐惧感好像一样。自九一一后,现代战场竟没有了前方后方,也不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这加大了现代战争的恐怖性,(正如现在的新冠,人们恐慌是因为新冠像一个不定向不定时的炸弹。)虽然美军的情报机关还是一流的,但是,炸弹就忽然出现的在睡梦中饭桌上甚至图书馆,这个烦人,更需要有勇气。我们在伊拉克都经历过这些场合。死过好几次只是没死成。感谢上帝!

那一天我还记得相对清楚:当时我们按要求都进到掩护体里。我站在最外面靠出口,看到浓烟滚滚,从大饭厅那边飘来。天上的浓烟随风飘去,是我一生中所见最浓之黑烟。我心中有点纳闷,看浓烟从远处飘来,应该不是敌人打来的火箭弹。天上的浓烟仍在滚滚飘来,传话机里陆续传来一些消息,几分钟后我们才知道,是伊拉克的极端残余分子使用自杀性的车炸弹,他们在车上装满炸弹,高速向营门开去,爆炸后发出的声音之大当真使人心惊肉跳,如有世界末日之感。要在那样的大爆炸声中临危不惧还真是不容易的。

伊战中燃烧的坦克,网络图片

依稀记得那个恐怖的早晨,依稀记得,汽车炸弹的大爆炸后,太阳依旧明媚,虽然早晨已热浪滚滚,战士们多半就在掩护体的地上睡着了。我看着头上滚滚的黑烟,沉默无语,而非常出奇的是,掩护体里的战士竟不比平常叽叽喳喳,寂静得鸦雀无声,我想一定是累了吧;因为实际上我听到炮声后,虽然我立刻摸到了防弹衣,整个眼睛都是闭着的,还没有睡醒,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也有早起的,那些值夜班的不用说,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一位女战士,她是上士,满脸汗水,因为是上士,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了,她进来对我们说,她正在跑步,听到炸弹响立刻找掩护体。我和她平时很熟,于是就问她,听到炸弹时,你心里怎么想。她说她什么都不想,立刻朝掩护体跑去。这是真话,也是规则。我还问她,慌不?她的回答更有幽默了,变成中国北方话就等于:慌啥?。 其实也是,没什么恐慌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我来说,虽然我们并不希望生活在战场上,但是,奇怪的是(有意思的是),只要枪炮声响起,我们的大脑立刻清晰。临危不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平时的训练加上战场的经历无比就是要把战士们练得临危不惧嘛。这勇气不但是肉体方面的,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故美军强调两者的结合。牧师战场上更加需要勇气,因为他(她)除了自己面对危险场合之外,还要在危险⚠️的场合鼓舞战士们并鼓舞士气。有幸我也是战士中的一员。

不过严格说起来,不怕死,临危不惧还只是勇气表象的一部分,虽然是重要和形象的一部分。勇气还有更多的复杂重要的内容,所以美国陆军的教材才这样讲:
1, 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勇气。
2,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退却回避。这需要勇气。
3,面对新的机遇,要有勇气才能敢于尝试和接受。4,面对许多新的技术难题,领要有勇气才能去克服,
5,面对下属,能自控和公平,这已经是勇气的九段了。

那一天,我记得十分清楚,有一个可以把那天记忆联系起来的事:上午当我我赶到办公室时,感谢现代电脑技术,网上已经有了一简要报导,我读完之后,才知道此次车炸弹造成三位非军事人员牺牲,五位受伤,其中有我们两位战友。而那一天,军报上还登出:93岁的前总统里根逝世。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注明光传媒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