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整理者:吳中傑 商業周刊第1671期

就在香港警方包圍香港理工大學這天,商周在香港專訪社運領袖黃之鋒。現年23歲的他,曾被《時代》雜誌選為25名最具影響力少年,《財星》選為全球50名傑出領袖。以下是專訪紀要。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過去160天,為什麼警方和示威者的衝突,會惡化到這種程度?

黃之鋒答(以下簡稱答):我們面對的其實是北京政府,但北京(政府)不是直接在香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傀儡政府(指港府)。這個代理人政府沒有自己的意志,不管我們怎麼做,它也不太願意回應。

為什麼香港示威者的(抗爭)方法,跟6、7月已經非常不同?我覺得是警察的暴力,特別是周梓樂同學離開。

其實所有人對於武力接受的程度,是comparatively(相對性)的。政府(手段)如果越不合理,大家接受(抗爭者暴力的)程度就會提高。

無論對選舉或運動,黃之鋒都表現樂觀態度,他認為,這次運動喚醒許多香港人,「2年前是不會有集會超過1萬人的。」
無論對選舉或運動,黃之鋒都表現樂觀態度,他認為,這次運動喚醒許多香港人,「2年前是不會有集會超過1萬人的。」(攝影者.郭涵羚)

問:有些人認為,習近平跟解放軍都出場了,事情很快就會落幕?

答:不管習近平、解放軍出不出來,更現實的問題是,前線的警察根本不聽上面的警察控制。我覺得跟習近平或解放軍沒關係,跟林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沒直接關係。文官能不能控制武官?這才是最關鍵課題。

問:運動至今,你認為有贏家嗎?

答:香港政府在5年前雨傘運動是沒有矛盾的,但現在你看到退休、前高官都出來,他們已經有執政團隊內部矛盾。

第二是,1年前我們還說年輕人不關心政治,到深圳喝喜茶、看抖音,但現在完全沒人會這樣說。

(香港)政治板塊在五年前沒有改變,(反送中)至少讓香港政治光譜有很明顯的移動。以前香港就是分三派,親北京的、做生意的、還有民主的。但現在做生意的,他們靠到比較liberal(自由)的這一邊。

問:這一次的運動雖然「無大台」(粵語,指無領導者),但還是有意見領袖們,包括你,過去幾個月有做了什麼事讓事態不惡化至此嗎?

答:嗯……(停頓了三秒),我的責任是要讓香港還有國際社會知道,抗議活動背後的邏輯、動機。關鍵是,我們不是想怎麼樣end(結束)這個運動;我們是在想,如果運動已經發生了,能怎麼樣transform(轉化)成為政治的籌碼。

問:這不會被認為收割運動成果?

答:當你根本沒可能讓一個事情發生、(或)不發生,問題就是事情發生以後,做為政治人物可以怎樣做,讓它能轉化成為香港人的、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政治籌碼。這才能讓他們(抗爭者),也算是我們,付出有價值。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