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议长Nancy Pelosi(图/资料照片,图源:Facebook帐号Nancy Pelosi)-台湾好新闻
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从宣布计画访台到最后的起降,一路伴随着北京愈发激烈的警告,甚至步步升高侵略性的军事活动。其实,裴洛西来台,并没有打破美国的「一中政策」,也不代表美国政府,只是贯彻她的民主理念,以她的身分,在危急时刻,给民主的伙伴,带来温情,很「裴洛西」 ── 女人本色 ──的作法。她作为国会的民选最高领导人,本有权决定访问地点,不过她82岁的此行,还是吹皱了「一池春水」。
近日有简体字的梗图频传: 2022年8月2日「今夜将是全世界头一回,无数强悍的男人一起关注,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女人,究竟会在哪里过夜…然后决定是打炮,还是不打炮」。另一则:「裴洛西在台北降落,拭目以待中共会对她打炮,还是打飞机」。搞笑归搞笑,但政治讽刺(political satire)通常一针见血,本文尝试从「女性」与「性」角度,来解读裴洛西的访台,不失一贴切的视角!
裴洛西始终散发十足的女人味,出生于政治世家,家中唯一的女孩,也是么女,上有六个哥哥;从懂事起,就在政界出入;12岁和家人一起出席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17-18岁的裴洛西,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亮丽的五官神似奥黛丽赫本,开始帮助父亲 Thomas D’Alesandro Jr. 竞选,当选过巴尔的摩市长 (1947-1959), 也曾担任5届的众议员。 21岁的裴洛西,更出席了约翰甘迺迪 (Jack Kennedy) 总统的就职典礼,身着黑色蓬蓬晚礼服,头顶着蝴蝶结的公主发髻,集典雅与甜美的气质于一身。
23岁时,裴洛西与商人 Paul Pelosi 结婚,育有 5名子女。 29岁时,裴洛西举家搬到旧金山,直至最小的孩子离家上学前,她当了24年的全职家庭主妇。不过,她也不忘初衷,忙里偷闲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服务,利用自家的场地,举办各种民主党活动;41岁时,成为加州民主党主席。直到47岁,裴洛西才出来参选并当选众议员,全职投入政界,历任联邦众议员30年,党团领袖15年,且二度担任议长,为当今美国政坛最有权力的女性。在狂妄自大,大男人主义充斥的政界与国际关系,她游刃有余,所向披靡。连向来轻蔑女性的川普,为她们乱取绰号,唯独对于当下撕他讲稿的裴洛西,也只敢称呼她 「Nancy」。
直至今日,裴洛西始终不改女人本色。 8月2日晚间10点43分,台北的松山机场,「裴洛西来了!」她身穿一袭粉红套装,一串珍珠项链,白色高跟鞋,在黑夜格外亮眼,优雅地走下飞机。她来传递的是:「我们(美国)绝不会背弃对台湾的承诺」,「台湾是美国可靠且值得信赖的伙伴」, 「美国国会跨党派对台湾安全的支持,希冀帮助台湾实现最有效的自我防御」。裴洛西并表示:「今天,当世界面临在专制和民主二者,做出选择之际,美国与台湾2300万人民的团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女人本色的裴洛西,向来以惊人的意志力,为民主党在国会缔造许多成就。在面对各方的指责,裴洛西都是正面思考:「要不是因为我这么有用处,不然不会成为攻击的目标。」 她的政治字典里,没有「害怕」二字,有的是「责任」与「义务」,也许这是她当五个孩子的母亲,要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与纷争,所锻炼出来的吧!为人母是没有害怕的权利,只有勇于承担母亲的责任,并教导孩子相对的义务。 35年的从政,裴洛西一路从民主党党员,领袖,暨众议院议员,议长,在民主人权的议题上,她责无旁贷,毫不畏惧极权专制政府的打压,1991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展开一黑色布幅:「献给为中国民主事业牺牲的烈士」;接见过达赖喇嘛;关注过维吾尔人的被迫害;推动立法支持香港;亲访交战中的乌克兰;这次「力挽狂澜」深夜到访台湾,套用她的话:「如果我们不支持 [台湾] 的人权,就失去了在世界任何地方,谈论人权的道德权威!」裴洛西这趟台湾行,只是屡行她相挺民主伙伴的义务,也「吹皱一池春水」,引用原诗的喻意:「干卿底事呀?!」
裴洛西访台离去后,若中国增强对台军事演习,及经济制裁,她认为:即使她没访台,中国还是会找其他时机,用其他借口,做(他们本来就)想做的事情。其实,在国际的现实,裴洛西这一趟,根本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但这次中国政府,还是伴随裴洛西的行程一路升温,诚如梗图所调侃的,背后是否也透露出:「男性沙文主义」(male chauvinism)统治者的「政治意淫」(political obscenity)呢?那当下「打飞机」(masturbation)?还是事后「打炮」(sexual intercourse)?
中国政府一厢情愿视台湾为其不可分割的省份, 是否可以平心静气面对历史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曾统治拥有过台湾;是否可以平心静气接受国际的事实,台湾有其民选的政府和总统!如果中国自己不能,是否可以不要强制别国也不能?既然裴洛西已经离台了,吹皱的那池春水,也应该平静了。两岸的政府都有「责任」,让人民安居乐业,免于战争;也都有「义务」,维持台海的和平稳定。
※作者为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