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2-08-09 19:08 Posted on 北京
历史的发展轨迹,往往与人口数量的变化高度相关。历史上如此,现在与未来也必将如此。
据统计,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长,只有48万人!尽管统计数据经常互相打架,和总是关键时刻坏掉的监控一样,已成为难解的当代之谜,但背后的结论却没有改变,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彻底打破各类专家“疫情居家期间出现婴儿潮”的无耻预言。
Image
 
从图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现人口负增长外,2021年为中国历年人口净增长最低。对此,当网络上各类“人口神教”和“计生党”因人口问题而大肆笔战,争论中国未来命运。
人口问题确实值得被关注,因为,从中国历史上看,每一次人口危机,同时都是一次社会的大倒退。在正常时期,一个人之死就是悲剧,在人口骤减时期,千万人的毁灭却仅仅是统计数字。
◎ 每一次人口危机,都是社会的大倒退
 
中国的人口变迁逻辑,和世界地方相比有着很大的文化独特性,只有这一背景下才能做到真正理解:
 
——既关乎权力的继承逻辑和博弈规则,比如中国社会为什么总是“强者恒强”,权力、财富和土地以惊人的速度快速集中,却又很神奇的“富不过三代”。
 
——又关乎底层的生存逻辑和游民文化,为什么中国平民人口的每次大变迁,都必然和大灾难有关,这关乎中国文化中的主导了平民观念的三大叙事:“灾难叙事”、“饥饿叙事”和“贫困叙事”,它既是平民生存状况的总结,又以共同想象的方式去“自我实现”,让观念总是变成现实。
Image
 ◎人口“结构性风险”,重构家庭和人伦底线
 
很多人会问:“人口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那就看看以下魔幻现实:
 
——「最佳避孕药」疯传网络:房价和彩礼齐飞,背后是中国男女比例巨大失衡的历史之谜。
——中国家庭“421结构”: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倒金字塔支撑结构,重心摇摇欲坠。
——“六个钱包”背后的老龄化黑洞:一个孩子给六个老人付养老金,六个老人给一个孩子买房,个人财富转了一圈莫名消失,为何养老金还总被认为是“庞氏骗局”?
Image
◎人口是地方道德秩序的“缩影”,更是国家国运的象征
 
曾经,人口贩卖的“人间惨剧”,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不少人将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人贩子的麻木不仁,以及地方村民的“冷漠”——然而,假如从人口角度来看,那些都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要归为长期、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的人口现实——滋生出这等罪恶只怕未必是偶然,反而是某种必然。
 
道德失序,法律缺席,公信力崩塌,如果说这些是人口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那么,结构性的人口缺陷,便是影响国运的大事——老龄化、劳动力缺失、社会福利系统超负荷,每一件都足以引发地震般的连锁反应,并最终将恶果导回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Image
◎人口,究竟是繁荣的象征,还是社会的负担?
 
对这个问题,国人太有发言权了,尽管答案也许是分裂的、甚至矛盾的。
 
建国初期,大部分人笃信人口一定是繁荣的象征:“人多力量大”“且有助于社会化大生产”。因而,当时任何对“人口繁荣论”怀有异见者,都容易被视为危险的,图谋不轨的“阶级敌人”。
 
不过,70年代后,随着人口过度增长的恶果显现,严格限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又成了全社会的“共识”,甚至有些极端分子认为“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才是爱国的表现。
 
而今天,人们对“人口的态度”似乎呈现一种多元的趋势,绝大部分人的概念里,这个问题早已不再重要了。人们更倾向于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政策一再“利好”,很多人也不愿生二胎、三胎的原因。
 
实际上,人口问题绝非可以简单定义,但也不应“等闲视之”,因为它不仅关乎种种民生问题,更与每个人的权利、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