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DC.

9月 28, 2023 7:14 下午

高龄75岁的《魔鬼诗篇》作者鲁西迪(Salman Rushdie)8月12日在纽约演讲前遇袭。经纪人怀利(Andrew Wylie)证实他手臂神经被切断、肝脏被刺伤受损,必须仰赖呼吸器维生,还有可能失去一只眼睛。

我在2017年2月香港电台的一分钟阅读节目中,曾以《安全与自由》为题,介绍过鲁西迪的一段话:
「民主必须光明正大。在安全与自由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站在自由这一边,即使错了也不后悔。」

这是2001年纽约发生九一一事件后,鲁西迪在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英国著名作家鲁西迪(Salman Rushdie),生于1947年印度孟买。

14岁移居英国,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系毕业。其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1989年出版《魔鬼诗篇》(The Satanic Verses),因为被指对伊斯兰教不敬,而遭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下达追杀令。英国在与伊朗交涉失败后,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鲁西迪被迫到处匿藏长达9年,直至1998年英伊恢复外交关系,作为复交的前提,是伊朗政府宣布「既不支持也不阻止对鲁西迪的刺杀」。这次鲁西迪遇刺,不知道是不是「不阻止对鲁西迪刺杀」的事故。

2001年美国遭到911袭击后,全国笼罩在恐怖袭击的恐惧中,加强安全的同时又妨碍到人民的自由,鲁西迪时居美国,他写了一篇文章,以深受人身威胁之害的过来人身分谈及对安全与自由矛盾的看法。为了人民的安全,政府不得不制订一些妨碍人民自由的法案。但这些法案怎样拿捏到兼顾安全和人民的自由,一直有许多争议。美国在911后制订的《爱国者法案》,多年来在国会争议不止。中情局雇员斯诺登出走和爆出美国情报部门对人民的扩大监听,也是一个安全和自由的问题。

鲁西迪深受安全威胁,但他仍然认为必须站在自由这一边,他接着还提到对于恐怖主义看法,他说,「不要被恐惧所支配,即使你害怕。」

因为,自由是人类最需要珍惜的东西,「不自由,毋宁死。」如果为了安全而全面限制人民的自由,人们的自由创意也就被扼杀,暴政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也就得逞了。

—作者脸书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 WP Twitter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