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百年咏史[41]风流天子(三)

魔头本是色情狂,好龙阳,爱嫖娼,追忆延安,炕战野鸳鸯(1)勾搭蓝苹充

押寨,谐伉俪,费周章(2)

如今何必苦寻芳,效襄王,赴高唐,游遍巫山,从不做刘郎(3)新纳小张颜

似玉,知染恙,诉情肠。

注(1)全国人民在浴血抗战,中共那些头领在延安也忙着炕战,他们几乎个个都抛弃了糟糠之妻,各自换了个女学生,如毛还是先斩后奏,称野鸳鸯不为过。

注(2)毛抛弃贺子珍,欲娶江青为妻,遭到大多数头领的反对,他们倒不是觉得不道德,而是觉得江青来路可疑,奈何毛老大宁愿「不要革命要美人」,众头领也只得由他,此事在张国焘的回忆中述之甚详。

注(3)毛坐江山后对女人便如抹桌布,用完即弃,被他玩弄的女人何止上千?玉凤是个异数,想是前生孽缘。

在网上看到毛写给张玉凤的一张字条:小张,你好些了吗?好好静养,过几天再上班不迟,我想你。

那一年,毛68岁,江青46岁,生活秘书张玉凤17岁。

垂暮之年的毛泽东还是一个爱发脾气的老人,有一次,他跟张玉凤吵架,他对张吼:“你给我滚!”张也毫不示弱回应:“滚就滚,谁不让我走谁是狗!”“你骂我是狗,你……”毛泽东气得发抖,还把张骂他是狗的话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有关工作人员。然而,他后来还是把已回家的张给请回来,因为他晚年的生活实在离不开她。本文摘自2011年5月4日人民网,作者王小丹,原题为《晚年毛泽东如何自评?丰碑应立在人民的心中——读《〈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

枭雄难过美人关,能骂毛是狗而安然无恙,全中国只有张玉凤一人。江青也只敢自称是毛的狗,可见玉凤的功夫如何了得!

七律 百年咏史[42)风流天子(四)

肉袒轮番奉上皇 激情澎湃慰红妆

怀仁堂里走狐步 丰泽园中饰豹房

鹣鲽隔河分楚汉 乒乓骁将配鸳鸯

三千佳丽望穿眼 书屋经年满菊香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情人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要有革命伴侣,就是多几个也不怕,无非是哄哄她们,说些好听的话。」——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4页第6行。

昨天发了一首七绝题照「革命成功喜上床」,不料却有人说我胡编乱造,说他上网查了毛选电子书第四卷第一百三十四页,没有图片上那几句话,所以我既不道德,又不体面,应该自省云云……

请问这位博主,你知道毛选一共改版多少次?同一标题的文章各种版本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内容,毕竟圣明天子在以前对高彭刘邓林等反贼的褒扬都得删除修改,对以前甜言密语的许诺也得修改,你所看到的版本不是别人所看到的版本,你连这些都不知道?

既然被戴上造谣的帽子,不妨再造一次谣,再写一首‘湿’,(这是那位博主对我的那首绝句的轻佻称谓,世界上还是有人喜欢炫耀自己的无知的,无知者无畏,信然。)反正一次不道德不体面和再来一次没有什么不同。

但以我看来,这几句话倒是有上皇之风。

在网上有很多人都把这几句话说是毛的原创,我目前无从证实是否是毛语录,这个勇士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那么多人在伪造圣旨,但不管怎样,毛确实以实际行动不让资产阶级专美于前,他的情人可比那些资产阶级多多了,而且不用花钱买LV包去讨好她们的芳心,也不用如刘强东般费尽心思把人灌醉,只是「哄哄她们,说些好听的话」就可以如韦爵爷般的‘大功告成’,不亦乐乎?

文革中吃瓜群众有顺口溜嘲庄则栋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江青同志半夜来电话。”那时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可怜的江青同志那块方寸之地又何止旱了三年?拉伕抗旱也是理所当然,不过这也属于皇家机密,旗手江与面首庄皆已魂归天国,想来也不会有人把我告上法庭。

毛的住处为「菊香书屋」,圣明天子明见万里,早就知道若干年后的菊花有别解,菊香菊香,难不成毛老大别有所好,喜欢另辟蹊径?

七绝 外一首

革命成功喜上床 三妻四妾又何妨

劝君好好学毛着 以便天天入洞房

年轻时对那些学习毛选积极分子没什么好感,觉得他(她)们就是一群虚伪的东西,只是为了某些好处在做戏罢了,对老三篇,毛语录,我背起来比许多积极分子要顺溜得多。

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要是当年知道当学毛选积极分子有这般好处,老夫就不用瞎鸡巴忙,而是早就可以鸡巴瞎忙了。

七律 百年咏史[43]中印边境战争 (1)

阿三欲壑填难餍 (2) 囊括藏南侵僻陲 (3)

蚕食鲸呑意未已 冰川雪岭属将移

天兵震怒雷霆疾 蛮卒哀鸣魂魄离

奏凯貔貅弃失土 (4) 玉山碧血洒何为

注(1)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边界问题,印度把英国过去殖民地时期划的边界作为自己的边界,但中国政府拒绝承认。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注(2)上海人称呼印度人为红头阿三。

注(3)到1951年前后,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 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注(4)1962年11月,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主动从实控线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导致损失数千平方公里领土,此后两国即以麦克马洪线为控制线,但双方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Neville Maxwell)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解放军作家金辉在《西藏墨脱的诱惑》书中对那段历史作了这样结论,「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

中印边境战争结束后,全世界都为之目瞪口呆——有史以来从无一个国家在战场上大胜之后把大块领土拱手让人,何况又是块膏腴之地,约等于三个台湾,不知几千几万个钓鱼岛。不知何故,毛对非我族类者总是亲逾骨肉,对同胞同志却是如仇如寇,真是个「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典范。数万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付之东流,数十年来,印度不断往那里移民,至今已繁衍数代,想拿回这块土地,只能在梦中矣。

所谓‘人民解放军’,众所周知就是一支党卫军,但是当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战斗时,我还是不吝用个正面符号来称呼他们。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