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6:罗瑞卿安排《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军报和《人民日报》6月24日同日刊出。完成了此事,他于7月15日离开北京赴西德安装假肢,手术后的8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
1.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占领理论高地,另一方节节后退,争辩在继续
吴江执笔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经《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同日发表,新华社当日发通稿,《光明日报》次日全文转载,继而又有多家重要省市党报转载表明支持,使“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正方稳住阵脚,占据了理论高地,反方则取守势。
几年后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非常看重他亲值夜班发排的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他在回忆录《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中说:这篇文章“进一步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道理之后,集中剖析若干糊涂思想,批判各种谬论,令人拍案叫绝。”“这篇文章引起轰动效应,相当彻底地解开了绝大多数怀疑论者和不理解者的思想疙瘩,令‘凡是’论者不能应战。”(李庄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63-364页)
大讨论的风向逐渐转化了。1978年5月底,全国已有30多家报纸转载了阐述“真理标准”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进入6月,邢贲思和吴江的两篇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诠释得更加清晰。
若说这几篇文章“令‘凡是’者不能应战”了,倒也未必尽然。
胡乔木在6月24日发表当日,又一次来到胡耀邦家中对他说,解放军报发表这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主动发起攻击,把事态搞严重了,把内部争论公开化了,他对此表示遗憾。
晚年汪东兴
汪东兴的态度呢?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清晰表明了中央军委负责人的态度,军委秘书长罗维瑞卿大将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汪东兴的上级,彼此了解。罗瑞卿的鲜明态度自然产生了巨大影响,增强了正方力量,但不能说问题就此解决了。
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后的7月初,胡耀邦提出报告,请汪东兴到中央党校第2期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汪东兴最初是同意的。于是胡耀邦主持,为汪东兴准备了一个讲稿。
随后汪东兴又表示,不到中央党校讲话了。他去了山东视察,沿途和各级领导见面,反复强调“正确对待”已经过去的十年动乱,认为要三七开,因为这场“大革命”是领袖发动和领导的。汪说,不要哪面风大就向哪面倒,现在报纸上只宣传17年,宣传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而不宣传那个十年了。不要“砍旗”,不要“丢刀子”,在路线上不要180度转弯。(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95页)
还有一个故事。尽管观念渐生不同,毕竟历史交谊长久,7月底,胡绩伟前往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吴冷西。老朋友见面时是很和气的。吴冷西对胡绩伟说:“我看了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那篇文章以后,更认为我那天晚上向你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
胡绩伟说:“也可以写文章来进行答辩和批判嘛。”
吴冷西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本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根本不应该讨论这个问题。”
胡绩伟告诉本文作者,从那次谈话之后,他和吴冷西的彼此关系疏远了,而且渐行渐远。(引自2007年胡绩伟接受笔者访问的记录)
2. 邓小平直接参与“真理(实践)标准”大讨论
罗瑞卿7月15日远赴西德,1978年7月21日, 邓小平和中宣部长张平化谈话,向他谈了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产生争论的经过,向他打招呼,要他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拉向后退了。
这是邓小平主动约请张平化来谈话的。
次日(7月22日)下午,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胡耀邦在第2天向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班子传达了邓小平讲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说,你们理论动态的班子很不错。他原来没有注意这篇文章,后来听说有不同意见就看了一下。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说:“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邓小平年谱第四卷》)
得悉罗瑞卿意外辞世,想来邓小平的心情是沉重的,他于8月5日亲往机场迎接罗瑞卿的灵柩。
8月6日,邓小平审阅了报道罗瑞卿逝世的新闻稿。这个新闻稿上写明罗瑞卿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汪东兴加了批注道: 过去曾讲过,中央军委常委职务不对外公开,请小平同志考虑。
邓小平批示:“常委职务过去见过报,可以写上。”随后他审改了对罗瑞卿的悼词,批送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核阅。
8月12日下午,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为罗瑞卿致哀。1700人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罗瑞卿追悼会,华国锋主席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出席。叶剑英主持,邓小平致悼词。
罗瑞卿追悼会后第二天(8月13日),邓小平约请吴冷西谈话,向他指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对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解放思想。
邓小平向吴冷西指出:文化学术和思想理论战线正在开始执行“双百”方针,但空气还不够浓,不要从“两个凡是”出发,不要设禁区,要鼓励破除框框。
邓小平年谱记载,8月19日上午,邓小平与黄镇、刘复之谈话时说,理论问题主要是由两篇文章引起的,我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驳不倒的,我是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的,但是有人反对,说是反毛主席的,帽子可大了。另一篇是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文章,我看了,(李)先念同志也看了,提过意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要让人说话,现在刚刚讲了一下,就说是针对毛主席的,那怎么行呢?我说过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有人反对。问题是从“两个凡是”来的,那时我还没有出来工作。我讲过那不是毛泽东思想,如果毛主席在世也一定反对这种提法。(《邓小平年谱》第4卷第359一360页)
8月间,邓小平审阅了人民日报宣传小组报送的社论稿件《干部学习科学技术是一项迫切任务》,这篇文章于当月29日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发表。
8月里,邓小平访问了朝鲜,他和金日成谈话,以及回北京途中在东北三省视察讲话,都提到“真理标准”讨论,表明他的支持,而且越往南走说得越多。
3.胡耀邦指导人民日报理论部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发表后,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都在1978年7月将这篇文章,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3篇文章汇编成书发行。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书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人民出版社的书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1月,胡耀邦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与(左起)黄火青、黄华、胡乔木
197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何匡、副主任汪子嵩,带领两位编辑专程来到中央党校请教胡耀邦,表示要写一篇哲学文章,谈一谈“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问题。
人民日报编辑向胡耀邦说明,要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坚持“两个凡是”的人总是指责说,讲实践标准是抽象肯定领袖思想是真理,却通过具体的实践标准加以否定。“凡是”论者以这样的逻辑给坚持实践标准的人扣上“砍旗”的帽子。这种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迷惑作用,需要澄清。
胡耀邦认为提出这个命题有积极意义,支持人民日报理论部撰写文稿进行阐述。
8月17日,人民日报即将文稿的新样送胡耀邦审阅,并附了一封信:
胡耀邦同志:
关于抽象肯定具体否定问题,根据你谈的意思,我们起草了一篇文章送上请你审阅,指导。
人民日报理论部
8月17日
胡耀邦于8月18日将人民日报理论部文稿转给中央组织部研究室,他写了一句批语:“请研究室仔细看看并提出修改意见。”显然,这是胡耀邦希望中组部的理论研究者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中组部研究室的意见,这篇文章由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做了一些修改,文章在8月30日的《理论动态》第82期上刊出,此后在9月22日《人民日报》第2版上半版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发表。
这是人民日报编辑部较早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4.胡耀邦为人民日报组织撰写重要“特约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理论部的上一篇文章还没有写成,1978年8月3日,胡耀邦又着手组织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组撰写新的重要文稿《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检验》。这篇文稿从着手撰写之时就明确,将作为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执笔者是理论动态组组长王聚武。
8月18日晚间,胡耀邦讲述了这篇文章的撰写思想,特意向执笔者说,不久前一次看电影,他将这个问题向叶剑英元帅说了,说准备将真理标准这个问题扩大阐述,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要影响各条战线的工作。既然胡耀邦向理论动态组成员说得这样清楚,肯定是得到叶帅赞同的。
根据胡耀邦确定的思想,王聚武在9月初写出了第一稿。胡耀邦于9月4日审阅时写下批语:“总的说,很不错,改了一点,还要加一点。长点没有关系。”
胡耀邦增写了一段话:“对犯了错误的,不能光看检讨,还要看实践中是否真正改正了,即不轻信诺言,而要相信实践。谁是好干部,谁有能力,也要看实践。看干部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看实践。”
胡耀邦还认为,原稿结尾处如被认为有影射之嫌就不好了,要改用另外的写法。
根据胡耀邦的意见,王聚武连夜修改文稿,9月5日由理论动态组讨论通过,胡耀邦在9月6日的审稿清样上写下批语:“我认为是近一个月来最好的一篇。”
文稿于9月10日在《理论动态》上刊发,9月25日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由《人民日报》刊登,《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次日全文转载,新华社发通稿。
5. “诸侯”(省市区党委)表态——真理(实践)标准讨论的胜负分野
1978年7月下旬,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主持,省委会议讨论真理标准问题,新华社记者予以报道。
1978年8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显著位置上,以两行大标题刊登新华社记者撰写的长篇消息《黑龙江省委召开省委扩大会议,联系实际,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讨论真理标准和民主集中制问题》,报道说,黑龙江省委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支持了实践标准,“两个凡是”就站不住了。
1978年9月,福建、广东,浙江、江西4个省委的负责人,在省委会议上表态支持真理标准讨论。
10月间,新华社报道:河北、青海、内蒙古、宁夏、四川、湖北、天津、江苏、广西、贵州10个省市区党委积极参加真理标准讨论。
到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前,已有20个省市区党委负责人表态,支持真理标准讨论,不支持“两个凡是”。
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党委,也在进入10月后陆续表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局面确定了,余下的省市区负责人陆续跟上,持“凡是”观念的人节节后退。不过,还有孤岛以“不卷入”的方式抵御这场思想启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