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和龙珠公园之间,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这片50亩的林子就是团史上有名的“百县林”。
“百县林”全称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位于瑞金城西3公里的沙洲坝镇观音岭。关于“百县林”的建造,它之所以为人称道,除了自身的生态环境外,还因为它跟一代伟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8 年 3 月 15 日,时任共青团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回到了阔别 24 年的红色故都瑞金。
与会的四省百县,绝大多数都是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区。其中有江西的瑞金、兴国、弋阳、吉安、萍乡等 34 个县;湖南的平江、湘潭、浏阳等 18 个县;福建的龙岩、宁化、古田、建宁等 26 个县;广东的海丰、东莞、南雄、五华等 22 个县。
在四省百县共青团工作观摩学习会上,胡耀邦作了《只有思想大解放,工作才能大活跃》的重要讲话。会议根据胡耀邦的讲话精神,结合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提出在四省百县团委中,广泛开展包括植树造林,把开发山区和绿化工作结合起来在内的八个方面的友谊竞赛。
为给友谊竞赛开个好头,给四省百县团委及广大团员间的友谊留个见证,也为着表达全体与会者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基业和红色故都瑞金的崇敬,3 月 23 日会议结束前,胡耀邦率领与会人员来到沙洲坝观音岭植树造林。他首先种下一棵银桦树,四省百县团委代表也齐动手,共植各地珍稀树种和瑞金本地树种数千株,林地面积 50 亩。
胡耀邦兴致勃勃,提议将这片树林命名为“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四省团委的同志还集体凑成一副对子:四省的友谊似果树花开红满地;百县的劳动为大地河山成园林。
从此,四省百县林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的广大团员和青少年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各地青少年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文革”十年浩劫期间,四省百县林遭到严重破坏,树木砍伐殆尽,园区形同荒山。
1978 年 5 月,为恢复和发扬共青团工作的光荣传统,共青团瑞金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作出 《关于重建四省百县林的决定》。嗣后,瑞金县团委将 《决定》精神报告了胡耀邦,并请他为林子题名。
1978 年 9 月 27 日,胡耀邦凝神握管,写下“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九个大字,寄给瑞金的同志。在耀邦同志关怀鼓舞下,四省百县林的重建工作迅速展开,并取得很大成绩。
1982 年,园区面积扩大到 600 亩,共栽植 56 科、 168 个树种的近 80000 株树木。其中有 5 %的树种是从国外引进的,15 %的树种来自国内各省(不含江西)。此前还成立了四省百县林园林管理处,与县林科所合署办公。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了上来。
1982 年 2 月,为迎接四省百县林代表会议的召开,园林管理处将原来的简易园门拆除,另建钢筋水泥结构园门,并将胡耀邦所题园名放大作横额,两旁楹联仍用原句。园门前方左右两侧各立水泥砖墙一块,分别介绍四省百县名称和四省百县林建设情况。
1982年 3 月 3 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海峰主持的四省百县林代表会议,如期在瑞金召开。与会代表和新闻工作者参观游览了百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