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古汉人王朝,明朝最黑暗,概因洪武罢相,令中枢空虚,乃明朝阉祸之端倪。又因明朝钳天下之口,而令民间谣诼蜂起,顺口溜大行其道,此风竟在三百年后之中国大地再兴,民间影射官场世风,皆呈口舌之快有十年之久,如今又被钳口,看历史便知道又到明朝去了。我曾有一文《顺口溜的古今奇观——明朝、糜烂以及社会学》,可见当年盛况。 】

「让子弹飞」到「躺平」(附:躺平,盛世的一种生活方式……)

【20210524 按:「躺平,盛世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奋发有为轻松,比蝇营狗苟健康」;直率的解释是:不想跪着,也不敢站直,所以「躺平主义」,是一种处世哲学,至少可以躲子弹吧?它既是社会压制程度的标志,也是人们的应对之道,更是言论自由的尺度,于是它可算「顺口溜」了,是最新的一句;中国曾有过一个「顺口溜」高产期,我还撰文写过那个逞口舌之快的年代,一篇《顺口溜的古今奇观》,结果还是只能「躺平」,说明耍嘴皮子是没用的。 】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开篇讲「古文是何时死的」,紧跟着就讲「汉朝的民歌」,提到汉武帝时,卫子夫做了皇后,她的兄弟卫青权倾一时,民间便出了顺口溜:

生男无喜,生女无怨,

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胡适说民谣「只取音节和美好听,不必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其实民谣常常是朝代兴衰更替的预警,还不「深远」?为人熟知的就是明朝,谣谚首尾伴随——元末昏暗,北方一个童谣「石人有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便叫群雄并起,后另有一个童谣「十八子,主神器」,又叫二百七十年大明轰然坍塌。

一、相距几百年的两首民谣

是不是只明代多谣谚?据说唐宋以降,文风极盛,但幽默嫌少,谣谚只在民间流传,无人留意,到明朝才开始有人整理笑话集。 《明季南略》中收了一首顺口溜骂奸相马士英卖官鬻爵:

中书随地有,
总督满街走;
监纪多如羊,
职方贱如狗……
而今却有顺口溜这么说:
中央干部忙组阁,省级干部忙出国,
地县干部忙吃喝,区乡干部忙赌博,
村里干部忙偷摸,学生干部忙爱国。

两首谣谚相距几百年,测出的中国官场景观,大致如旧,南明小朝廷与中国「盛世」的不可同日而语,却只在物质层面,无制度变迁可言。甚至,我们对于当下中国,从一个顺口溜里,也能解读个大概:全球化,民族主义,江胡两代较劲,权贵社会里贪腐遍地、色欲横流,一样都没漏。

「野有诽谤」,是明朝的特色,或许毛泽东创建的「新中国」,与历史上最相仿的朝代,就是朱明,而老毛也最神似朱元璋。据田家英 透露,毛泽东进京当皇帝前,在西柏坡与吴晗 谈其《朱元璋传》,说你写朱皇帝残暴,乃是书生气十足,朱不残暴,皇帝就坐不稳,而吴晗未予理睬,不对朱洪武笔下留情,后来果然惨遭荼毒。

二、中国式政治笑话与影射文学

此处穿插朱洪武的一个政治笑话。洪武年间,长江大堤蛀坏,疑水下有猪婆龙(扬子鳄)作怪,因「猪」犯国姓「朱」,官吏奏报改称「鼋」,却又犯了朱元璋的「元」,民间有谣云:「癞鼋癞鼋,何不称冤」——你干脆改姓「冤」吧!取笑统治者的姓名,乃民间一大乐趣,如海瑞称嘉靖为「家净」,百姓叫崇祯为「重征」(徭赋)。可见「政治笑话」,并非苏联东欧的「土特产」,中国自古就有。今日承传此道,例如一则,说胡锦涛请来风水师问:「以前水灾多,如今又旱灾多,为何?」答曰:「以前不怪你。皆因江泽民的一个『泽』字,能不年年发大水?」胡不解:「我这『涛』字不也是水吗,怎么变干旱了呢?」答曰:「你的『锦』字,在风水学里配同音『井』也。这井里能掏出多少水来,够全国人民用?」胡锦涛:「有何妙计?」风水师摆摆手:「改朝换代罢!」妙讽之间,不忘煮酒论人。

明朝大兴文字狱,文人胆寒,也使得民谣旺盛。陈宝良著明朝风俗史《飘摇的传统》,专辟一节「大众传媒:民谣」,列数明代民谣的「舆论」功能,指其天籁自鸣,直抒己志,远近相传,映照政治的清浊、风俗的厚薄、人性的善恶。顺口溜更是文学,就像诗歌,落成文字便凝固,与指涉对象分离,可流传千古,如民谣说嘉靖权相严嵩:「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拖。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四百年后,老毛驾崩,「四人帮」被擒,正值菊黄蟹肥时节,百姓们把三只雄蟹、一只雌蟹绑成一串,在街上叫卖,还有人敲着螃蟹说:看你横行到几时!

史家皆言明朝流弊,最甚者洪武废相,终有明一代阉祸剧烈,所以最著名的顺口溜,都是骂阉党的,如成化年太监汪直,天下趋附,有谣云:「都宪磕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抽葱」,满朝文武亦成噤蝉,被讥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天启年的魏忠贤就更是气焰薰天,民间流传「八千女鬼乱京畿」,「魏」字偏旁上端一「禾」,拆开就是「八千女」。

真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明朝不仅谣谚发达,还有「匿名揭帖」、影射戏曲和影射文学,大凡都以因果报应诅咒豪门权贵。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明之人情小说〉论及《金瓶梅》,引了开篇一段闲文说西门庆:「有一处人家,先前怎的富贵,到后来煞甚凄凉,权谋术智,一毫也用不着,亲友兄弟,一个也靠不着,享不过几年的荣华,到做了许多的话靶。内中又有几个斗宠争强,迎奸卖俏的,起先好不妖娆妩媚,到后来也免不得尸横灯影,血染空房」。鲁迅说这种影射文学「人物每有所指,盖借文字以报夙仇」,联想如今互联网上拿「中央核心」恶搞的种种,便可知中共耗重资封网,敢情是还残留了一点羞耻心呢。

三、顺口溜又到高产期

中国近二十年来,顺口溜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于今已无阉党好骂,究竟为了哪般?顺口溜有「时代症候群」,正常年景、升平之世,没人玩它,挨到世道沦丧,就会出现高产期。原来是这「权钱社会」的龌龊,叫享受过「共产主义」的老百姓,实在受用不了,顺口溜找到了话靶,只要有人编它,一出手就比许多酸理论来得高明,直奔政权实质而去:

爱党胜过妈,爱国胜过家;
党就是咱妈,国就是咱家;
没钱跟妈要,没吃从家拿。

老百姓一点都不「愚昧」,看得很透彻:「当官靠后台,挣钱靠胡来。真理在报上,清官在戏台。」这个世道的「真理」是:「台上坐的是主犯,后面两排是骨干,底下听的是傻蛋。」

明朝皇帝个个搜刮民脂民膏,不遗余力,民谣曰:「知县是扫帚,太守是奋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今日「权贵资本主义」就不同了,各级都要雁过拔毛,层层盘剥,所以民谣说得就不一样:

村干部:腰戴BP机,不是好东西!

交不出粮食我就捉鸡!

乡干部:手拿大哥大,既是土匪又是霸。

骑着摩托到处溜达,吃喝嫖赌我都不差。

县干部:出去坐着桑塔纳,大红警灯高高挂。

跑到单位破口大骂,昨天吃饭咋没王八。

市干部:贪污受贿我不怕,硬硬靠山摆在那。

有钱全都好说话,等我捞够了我再下。

省干部:出门开的是宝马,座下情妇一大把。

挪了几亿怕事发,美国就是我老爸。

四、派到台湾能喝垮国民党

老百姓最恨这些权贵,骂他们「欲壑难填」,颇有些精彩的段子,如:

看的是黄带,喝的是蓝带,
坐的是现代,搂的是下一代,
唱的是《迟来的爱》。

专说喝酒的,有一首《英勇酒战士》:「自从当了乡镇长,就把肚皮交给党。若是派到台湾去,保证吃垮国民党!」形容中国「现代化水准」:「左手酒瓶,右手文凭,对上扶贫,对下摆平,胸中藏着花瓶,后面跟着醋瓶,嘴里念着小平。」「家天下」不止在中央,也在基层:「亲家局,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干部之德行,有一首《握手歌》:「握着上司的手,点头哈腰不松手, 握着纪检的手,混身上下都发抖,握着财务的手,拉起就往餐厅走, 握着老婆的手,一点感觉都没有,握着情人的手,仿佛回到十八九。」也有害怕的时候:「一怕老婆拼命,二怕情人怀孕,三怕小姐有病,四怕群众来信。」

最妙的,是一首「新《长征》」,步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将此党暴力夺江山的卓绝,一变而为鱼肉天下的骄奢,未着一字而因果毕现,说得令人绝倒:

清官不怕喝酒难 千杯万盏只等闲
鸳鸯火锅腾细浪 生猛海鲜加鱼丸
桑拿洗得周身暖 麻将搓到五更寒
更喜小姐肌如雪 三陪过后尽开颜
五、五十年代官谣与民谣

世事变迁,恍然如梦,百姓们的幻灭,被主流话语排斥,也被主流媒体消音,只剩下顺口溜这个管道,如这首《同志情谊》唱道:

五十年代人帮人,
六十年代人整人,
七十年代人哄人,
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
九十年代见人就「宰」人!

其实五十年代也没有「人帮人」,那是另一幅光景,民间一派凄凉,网上有篇李兴濂的《大跃进中的官谣和民谣》,发掘出罕见的几则:「毛主席大胖脸,社员饿死他不管。」「今反右,明反右,反得社员吃人肉。」关于饥饿的民谣,就更多了:

清早的馍,两口嚼。
中午的面条捞不着。
晚上的稀饭照月亮;
大人喝了饿得慌,
小孩喝了光尿床;
一巴掌打到街门上!

大饥荒、人相食,也曾是歌谣祸害的,那就是「官谣」,大跃进中煽虚火的鼓噪,当时省市县、公社、生产队各级都有民歌编写班子,连老舍 都写过养猪的快板书,后来周扬、郭沫若编了一本著名《红旗歌谣》,也可称「大话、牛皮汇总」。那种歌谣,也是一景,最国粹的「中国土特产」││「公社粮食堆云天,社员爬上当神仙,扯片白云揩揩汗,揍上太阳吸袋烟。」「一头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可以降飞机,耳朵成了飞机场。」「一个稻穗长又长,黄河上边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开来不晃荡。」

六、顺口溜宛如一本社会学

恰是有过此种「共产主义大跃进」的历史经验,所以到九十年代,搞起「资本主义大跃进」来,才会出现下面这番光景:

十亿人民九亿商,齐心合力骗中央;
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
十亿人民九亿疯,还有一亿练气功;
十亿人民九亿愁,还有一亿当盲流。

中国人都魔症了,中国的顺口溜也是疯狂的。上面这个段子叫《大团结》,是退出流通的一种十元纸币,一个极巧妙的反讽——这个民族已经掉到钱眼儿里去了。

我们的顺口溜,也开始面对「社会问题」了。有一曲《都市十八怪》:「影院只放录影带;猪肉牛肉加水卖;摊开麻将把客待;旅店拉客死活拽;染起头发充老外;污言秽语随口带;铁门铁窗铁阳台;下水道口缺少盖;好人偏去充乞丐;富人都吃虫眼菜;少女初夜当街卖;锻炼只有老太太;五岁开始谈恋爱;交友只问帅不帅;避孕套常装口袋;男女都是公用筷;都把官员当祸害;上班先学拉帮派。」——这简直可以在大学里办一个社会学系了,从消费者权益、贫富悬殊、女性歧视、性放纵,直到青少年被忽略而受害,一个顺口溜便囊括了种种社会公害、机制弊端、风俗日下、世道危机。这是一个社会解体的缩影,其特殊性在于,中国是从一种禁欲的全能主义体制,朝着另一种所有向度都是相反的坏资本主义转型,其代价是社会失范,价值崩解如水银泻地,摧毁道德伦理底线。

顺口溜对社会景观的综合概括能力,也只有在中国当下的政治体制下,才会发挥到极致,休说绝后,也是空前的,如这曲《西方有个愚人节》:「年过五十算青年,短训三月拿大专,熬够工龄就教授,照书抄录算考卷,扫次大街称雷锋,退出占房算清廉,两篇作文叫作家,出本烂书骂经典,挂个名儿当主编,拉笔赞助副主编,十人就有九人骗,还有一个在锻炼。」通篇都在说一个「假」字,是因为社会畅行无阻一个「骗」字,而中国人天天要过「愚人节」,其根源是这个体制「挂羊头,卖狗肉」,从「东方红,太阳升」那天开始,中国就进入「愚人节狂欢」了,接下来大伙儿也只好跟着党中央一道自欺欺人。

即使你不去中国,也可以从顺口溜中欣赏它的文化景观:「儿歌竟被情歌代,影片叫好不叫卖;一部影片好几截,戏曲只有老人爱;点歌骚乱成公害,歌星假唱放音带;『大腕』一副港台派,义演不义把人宰;诗歌只有诗人买,杂志半本广告牌。」(《流行文化十大怪》)「西化」也好、「港台化」也罢,反正不再是原来那个从收音机里款款淌出广东音乐「步步高」的中国,也不是高音喇叭里放着杨子荣「打虎上山」样板戏的文革中国,漫说「雷锋叔叔」没影儿了,连陈胜吴广都去深圳打工糊口了。

又是顺口溜,把那怀旧,抒发得最为缠绵、无以替代,农耕社会虽依稀可见,却连最后剩下的那一把破涕为笑,也是寒酸的:

俺才吃上肉,你们又吃野菜了;
俺才有糖吃,你们又尿糖了;
俺才用纸擦屁股,你们又擦嘴了;
俺才吃饱穿暖,你们又露肚脐了;
俺才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
(二○○九年十月十八日)

——作者脸书

附:

躺平,盛世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奋发有为轻松,比蝇营狗苟健康

网络自媒体平台的确是一个有趣的地方,话题奔涌,热词爆棚,让自媒体人和他们的粉丝手指离开按键的机会都没有。

单说关于中国年轻人的话题,一个“盛世危言”般的声音最近几年都没有间断:现在的年轻人,“丧丧的”逃避“内卷”漩涡,最近直接“躺平”了。

躺平

什么叫“躺平”?

百度百科定义:躺平,网络用语,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自媒体就此发表言论,并不完全按照定义来。

有说是年轻人胸无大志,放弃努力,吃不得苦。

有人认为是因为社会内卷和阶层固化严重,年轻人丧失行动力,对现状无能为力,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期待。

有人总结是年轻人对资本压榨、盘剥、克扣、歧视的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算是“觉醒”的一种。

葛优瘫

简单概括,“躺平”心理姿态如同“葛优瘫”,心思就是一个字“服”,行为是“为不死而活着”。

关于“躺平”的言论,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派心系国运,占据道德高地指责年轻人。一派同情年轻人,认定年轻人并不是自己喜欢“躺平”,是被资本、社会制造的不公、高压放倒的。

不管是何种观点,基本都有“盛世危言”的强调,貌似全中国的年轻人都妥妥“躺平”了。而实际上呢,这种状态的年轻人只是少数。

三和大神

我搜索到的最早使用“躺平”的是“界面新闻”的报道。报道描述的“躺平”者,是深圳龙华区三和人才市场附近一群底层青年,网红名字叫“三和大神”。这个独特的青年群体,“快递、工地、保安,干一天玩三天。赌博、彩票、网吧,玩到挂逼再接活儿。”“在日结工作、底线生活和挂逼生活中无限循环。”他们无法融入城市,也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可谓真正的“躺平”一族。

有人说每个大城市都有“三和大神”,即便如此,这种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也是比例有限。加上不在底层的“半躺”青年,再加上具有“躺平精神”的,也不能代表中国年轻人的状况。看看你身边的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小理想小目标努力工作着呢。他们虽然不愿意进工厂,不接受太辛苦,可他们都没有坐等,更没有“躺平”。

躺平的资本

不管你乐意不乐意,赞成不赞成,“躺平”也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还要强调一点,年轻人的“躺平”生活方式,是有比较高“门槛”的。

“躺平”必须恰逢盛世,至少是富足平安的时代。盛世物资充足,社会宽容,生活方式才具有多元化的条件。干一天玩三天,因为干一天你能挣够其余三天吃喝玩乐最低生活消费的钱。你宅在家里,因为有父母有能力也有意愿供养你。你能够呆在家里不被闷死,因为科技发达让你与世界并未隔绝。

贫困社会,吃上顿必须全力找下顿,你根本躺不下来。战乱时期,你不打起精神,最大的概率而不是“躺平”而是躺枪。社会动荡朝不保夕,你也许也能享受“躺平”,但最可能是躺在街头,跟风雨冷热平行。

年轻人“躺平”并非个案,说明咱们的社会真的处于繁荣盛世。繁盛平安的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必然多样化,“躺平”并不是最不堪的选择。

道家生活方式

“躺平”在中国也有着十分“高大上”文化渊源,圣人老子教导说“无为”、“老死不相往来”,虽然不像儒家孔学那么积极,缺少古老的战天斗地精神,但也流传将近3000年。我佛如来更是“佛系”人生的开山鼻祖,至今依然香火旺盛,信徒不绝。

所谓“躺平”,实质就是道家精神和佛教思想的现代生活翻版。我就不明白,打着道家和佛教的旗子生活,舆论或许称之为高端文化品位,而轮到现代式的释道实践,怎么就群情激烈、如丧考妣?是不是有人带路挑拨社会争斗?是不是新一轮吸流量的营销?亦或是贩卖社会焦虑?

佛系生活方式

“躺平”不是一种积极有为、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但是,在个人来说是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或许也是生活张弛有度的调剂。

对国家社会来说,“躺平”积极作用缺少。但是,相比于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蝇营狗苟,“躺平”哲学不要健康太多,消极贡献是有利于社会平和。

“躺平”不是社会主流。只要不违法不有悖道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上纲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潮和行为有可能的蔓延。需从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的方案,而不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发布于 05-14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