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讨薪水还得先说拥护共产党。图:翻摄自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推特
2023年中国经济恐怕不太妙,一开年中国笼罩在疫情肆虐的困境,染疫及死亡病例持续创新高,民心浮动引发社会不稳的迹象,各地方爆发零星抗议事件,从去年的白纸革命,到今年初的烟花革命,年关将至,近期频频出现减薪潮、讨薪潮,这对比着岁末年终各地挤满返乡的人潮,过去欢喜过节的气氛少了,薪资少了、工作没了,今年中国春运乘载着人们悲凉的心境,这个年恐怕是不太好过,换来的不是春暖花开,而是剧烈的社会动荡。
疫情+经济困顿 中国正上演着人间炼狱
过去三年,中国强行「动态清零」的防疫路线,经济发展一落千丈,临时性的封城手段,更是让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停产停工」不但造成供应链有断链的风险,就业与消费问题也连带受到影响,更不用说,民众被强制「足不出户」,北京当局一刀切的防疫思维,惹得民怨四起,不得不回应白纸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突如其来改弦更张把「封控」改为「解封」,但是缺乏配套措施,社会大众又欠缺防疫自主的认知,松绑防疫却造成疫情失控,经济社会问题会更加复杂难解。
自去年底仓促解封后,中国疫情出现失控现象,不但确诊人数一再攀高,就连医疗系统都濒临崩溃,此外,染疫死亡病例数一直是个谜,外界质疑中国公布的资讯过于保守,猜测感染人数和染疫病亡人数的真实情况恐怕超乎想像,甚至比65年前「大跃进」导致的大饥荒还要严重;再加上北京当局为了守住颜面,一再婉拒国际社会的援助,难道是为了制造大规模感染来「全体免疫」吗?如果是,这会是一场人为灾难。
中国除了正面临着疫情扩散的挑战,经济情势也陷入低迷的状态,由于西方国家正在筹组隔离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中国长期仰赖对外经贸的经济发展模式遭受挑战,外部形势不佳,国内市场也出现疲软的迹象,除了延续疫情前「L型经济」的下滑趋势之外,政局紧缩、防疫失败、政府失灵等因素,都造成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再加上外商企业纷纷减资、撤离中国,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黑洞扩大,过去政府政策的刺激效益正在递减,可以说短期内中国经济很难触底反弹。
中共洗脑「东升西降」 实为统治失败卸责
当然,整体经济形势不好,连带影响民众的生计与收入,以及根深蒂固的贫富落差现象扩大,社会大众的相对剥夺感愈来愈重,这都是社会出现崩解的不定时炸弹,随着年关将近,社会经济风险不断浮现。这段期间,中国各地经济维权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部分企业经营不善,拖欠薪资引发员工不满,集体抗议活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而,中共欲盖弥彰的作法,短暂压制抗议的浪潮,但却没有解决民众收入减缩、生活濒临断炊的问题,后续挑战势必接踵而来。
对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今年年关肯定不好过,出门怕染疫,一但确诊却无法就医,甚至连带生命安全不保,再加上收入短缺、工作尽失,春运返家后却两手空空,去年喊着「就地过节」,今年却是带着「病毒」回家乡,民众有苦却又无奈,但是中共却无心又无能可以解决,眼看今年的过年是「歹年冬」,中共自诩的制度优势荡然无存,这恐怕会削弱社会对政府的信任,甚至动摇中共统治的威信,「中共政权步入历史」不是不可能。
事实上,中共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内、外部情势完全不利于政权稳定,一场疫情没有让中国内部有拨乱反正的可能,中共却是一再对内洗脑强调「东升西降」的意识,打肿脸充胖子为的就是要转移「治国无方」的责难,把当前的挑战推卸给境外反中势力,这从中国「对等报复」各国的防疫措施便可窥知,习近平试图抬高「民族爱国意识」来掩盖防疫失败的事实,这是专制政体缺乏监督制衡机制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经济要在短期内复苏的可能性极低,一来疫情在春节过后将可能再出现另一波高潮,其二中国社会不稳迹象仍存甚至会爆发更具规模的抗争,而国内产能在内外部因素干扰之下,不但不会恢复,更可能会持续弱化减少;那么中共又会如何标定2023年的经济成长目标呢?恐怕这有着政治判断与目的,今年三月即将登场的新两会,不会有意外的是,中共会拉高经济成长愿景,毕竟去年的基准太低,而且还必须巩固习近平的面子问题,反正「数据造假」让什么都有可能,只是中国社会还能被拐骗多久?有待公民社会自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