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世名著《战争与和平》,以文学笔触启迪人们对战争与和平深入思考。
田牧(德国)
进入兔年了,人们对兔子的好感,爱屋及乌,也就期望兔年是个好年景。
关于兔子的神话,最早是《楚辞·天问》中「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指「月亮中的黑斑是一只兔子……」,以后历朝历代就有「玉兔」一说,比如:魏晋时期傅玄的「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唐朝李白的「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兔子弱小柔顺,颜值讨喜可爱,小嘴长耳毛茸茸,是神话、童话、动画青睐的角色。可在自然界中,兔子的神话荡然无存,兔子弱小,多半是被捕食的对象。居住在德国乡村的我,每年入冬农闲时,时常目睹农人的「冬围狩猎」,旷野中的猎物无非是野兔、野鸡等,所以,野兔需要时刻警惕周围环境的变化。相信最初野兔并不被狩猎者看好,故有成语「搂草打兔子」,只是捎带的收获。
眼下,生活在欧洲的百姓,正处在战争带来的无序生活环境中,俄乌战争,改变了整个世界,对百姓来说,改变了生活、环境、安全,特别是对生活在欧洲的人来说,这是一场现代战争,正在我们身边血腥、恐怖、持续地进行着。令人尤为担心的是:战争毫无止步的迹象,正在陷入深渊,向纵深挺进……。战火完全有可能蔓延到欧洲与德国疆域,甚至燃向全世界……。
对世上的芸芸众生来说,与那些自然界中的兔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弱小、无助、忧虑与恐惧……,同样在面对这世上统治者、执政者的游戏——一触即发的「战争」。
古人一直追求太平盛世
战争与和平,并不只是现代人的烦恼与问题。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士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即为人类社会构建良好的精神价值观;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知识分子应继承和弘扬先贤创立的学问;为开创千秋万代的太平基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太平盛世,是千百年来文人追求的目标。然而,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从未停止过。
战争与和平,困顿于整个人类历史,自古以来的探索与论述,从未有过间隙。战国初期的《司马法》兵书,据传是姜子牙所写,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意即:国家即使再大,爱好战争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也必然危险。
老子的《道德经》也有这样的论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即:兵器呀,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之人不使用它。就是说,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记防备。老子还说:「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意即:凡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所以古人是崇尚和平、厌恶战争的。如西汉政治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郊语》中记录:「天下和平,则灾害不生。」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泛论训》记载:「天下安宁,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
列夫·托尔斯泰的传世名著《战争与和平》,以文学笔触启迪人们对战争与和平深入思考。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中外先贤就明白这些道理,唾弃战争,崇尚和平,但是数千年来,这对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难题。
人类有史以来难以抵御战争
尽管人们爱好与追求无战事的太平盛世,但是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古至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网络上有各种统计。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其中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致使36.4亿人丧生。中国历史上的战争统计,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300余次,中国历史上大约发生战争4,000~5,000次之多,约占世界历史上战争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孟子乃至整个儒家看来,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按照主张「仁政」的孟子看来,礼乐崩坏,周天子再也不能束缚诸侯,各国多行僭越之举……。
联想当今世界,孟子所说的「周天子」,可以看作是当下的联合国。 「二战」期间美国首先提出,由同盟国参与、组建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但是,联合国是否能约束与限制诸国行为?不能。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依然不断,诚如孟子所说的「多行僭越之举」。
凡尔登战死者的墓碑
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方式的延伸」。即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政治行为,更准确地说,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以使用暴力的方式来影响政治结果,以武力胁迫敌手的意志(通常是为了达到政治、经济、扩张等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
纵观近代的一些战争,无论是民族之间、还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有多少是正义之举?战争的本质依然承袭了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尽管人类已进入了现代文明阶段,但还是摆脱不了残酷的战争恶习,为「胜者为王败者寇」一决高下。
为什么人类难以抵御战争
要厘清这个问题,百姓应该清楚,战争是统治者、政治家的游戏,对人民来说,就是死亡游戏,是自杀行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看来是客观的表述,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叙述。但仔细琢磨,这话有问题,将战争归咎与政治的从属,似乎是说政治上不能解决,只能付诸于战争,这是误导了人类,认为只有战争才是最终手段,是有利有力有结果的终极手段。但它忽略了前提条件,是站在统治者(君王)立场上来说的,忽略了战争是统治者、政治家的游戏,
这里说两点思路:
一、驾驭政治与战争,均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手段,战争是国家意志的一种军事表现,是一种手段。政治自身,也是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手段。两者同为手段,没有从属关系。比如说,在春秋时代,军将皆命卿,卿将合一,文武一致。通俗的说就是各国的卿士,出(征伐时)则为将、入(国家治理时)则为相,不分高下,不为从属。不光是中国,世界各国也均是如此,比如罗马、希腊的执政官,也是同样。
二、战与不战,是君王意志的体现与实现,只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古代君王还有御驾亲征、身先士卒,激励全军奋勇杀敌。比如公元前506年,楚国君王阖闾亲率3万吴军伐楚。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也是一位马上的皇帝。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为了平定蒙古瓦剌叛乱,御驾亲征,不料瓦剌军势如破竹,明军大败,朱祁镇亦成了阶下囚。当今天下,即便是处在现代文明社会,战争却从未有过间隙。
就说眼下的俄乌战争,究其胜败,自然有各自的理由与正义,但是双方付出的是大批死伤者。 11月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表示,据估计,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伤亡人数超过10万。他还补充说,乌克兰军队在战争中「可能」达到了类似的伤亡水平。维基调查结论是:截止到12月16日,俄乌战争至少已导致20万人死亡。俄罗斯与乌克兰、美国、欧盟等在乌克兰疆域上的最后博弈,尽管是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尽管是价值观的较量,但还不是照样以牺牲整个欧洲百姓的生活、安全、恐惧为代价,以俄乌战场战士大批死亡为代价,甚至还可能付出人类的更大死亡与毁灭的代价。
倘若执政者处理得当,比如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2008年断然拒绝启动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组织(NATO)程序,战争就不会发生。战争是统治者、政治家的游戏,与芸芸众生毫无相干,倘若人类真正实现了民主体制,由人民来决定战与不战,相信这个世界终将消灭战争。
忧虑:俄乌战争引爆核战争
欧盟最高外交官约瑟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说过:「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习惯于战斗到最后,总是在濒临失败的绝境中恢复和重生。」俄罗斯民族的韧劲和战斗意志举世公认,不能轻视轻敌。
俄乌战争持续了近一年,战争走向真是难以预测,因为整个世界都缺乏站出来「踩刹车」的人。
欧盟最高外交官约瑟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曾说过:「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习惯于战斗到最后,总是在濒临失败的绝境中恢复和重生。」他以1812年的拿破仑侵俄战争、及1941年希特勒入侵前苏联为例子,表达了两层深意:一是警告美欧乌等不要轻敌,毕竟骄兵必败。何况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此时若对俄放松警惕,很容易战败。二是敦促美欧继续援助乌克兰,帮助这个国家赢得战争。在这位欧盟高官看来,俄乌之战不仅是一场防御性战争,也是一场能维持美欧主导国际秩序的战争,也只有击败了俄罗斯,美欧的国际地位才能更加稳固。
笔者同意博雷利的说法,俄罗斯民族的韧劲和战斗意志举世公认,不能轻视轻敌;再则前苏联与阿富汗的战争旷时9年,现在来说「普京和俄罗斯」失败,毕竟为时过早。
近日,俄罗斯安理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道:「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失败可能导致核冲突。」我相信政治家绝不会被威胁吓倒,但是留给无助百姓的,真是无尽的忧虑与恐惧啊……。
25日,当欧盟、德国开启援乌「豹2」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的绿灯。当天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表明,欧盟没有自己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总是跟在美国人后面,总是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他还称,「欧盟需要像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那样的人,能在国际上代表欧洲发声的领导人。」
1月26日,在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后,美国前总统川普说:「首先是坦克,然后是核武器。现在应该结束这场疯狂的战争。结束太容易了……」他指出「核武器」可能会出现,但没有说明,俄乌敌对行动将如何结束。
结语也是疑问
有人说阿富汗战争,拖垮了前苏联,同样期望通过这次乌克兰战争,再次拖垮与打败俄罗斯。
美国国际政治、外交家布热津斯基,对前苏联解体有过总结:造成解体的主要原因:1、当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被民主价值观吸引,提出了「新思维」,在政治经济价值观上,转向了西方民主社会,从国家层面上采取了自我放弃旧体制、旧政权。 2、苏联最后从内部爆炸和瓦解,其原因不是直接的军事失败,而主要是因为经济和社会问题加剧,而引起的分崩离析。当然,美国发挥了核心作用,但内部瓦解是重要因素。简言之,一是国家意志的主动放弃,二是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恶化。眼下的问题是,普京和俄罗斯会不会重蹈覆辙,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第二次?
如此看来,这个兔年并不太平啊,为世界留下了战争升级的最大忧虑与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