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春》記者
1989年春天,中國大陸爆發了有上億人參加的大規模民主運動。學生和民眾以和平示威的方式,要求中共當局推動社會正義,保障基本人權,實行全面民主化。八九民運給全世界的華人帶來了榮耀和希望,卻也令中共內部的頑固派驚慌失措。1989年6月4日,中共當局悍然動用機槍坦克,屠殺了數以千計的和平示威者。中共的暴行,遭到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的強烈譴責。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中共一直設法掩蓋其暴行,但每一年的“六四”前後,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中外人士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在香港,不管是在1997年回歸之前還是之後,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民眾參加維多利亞公園的六四紀念集會。2012年,在香港市民支援大陸民主運動聯合會的支持下,香港六四紀念館正式成立。在隨後的幾年裡,六四紀念館雖然幾次遷移館址,卻一直能克服種種困難,延續基本運作。
2020年,中共當局以抗疫為理由,禁止香港民眾舉辦六四紀念活動。同年,中共違背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做出的承諾,強行在香港實行《維護國家安全法》,開始全面剝奪香港居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等基本人權,並拘捕了李卓人、何俊仁、梨智英等一大批民主人士。2021年6月初,六四紀念館被迫關閉。2021年9月,香港警方到六四紀念館進行搜查,取走了大量展品,並將館址封門。
王丹倡議重建六四紀念館
中共當局新的暴行,強化了海外民運人士反抗暴政、為民發聲的決心。2021年夏天,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率先提出,應該爭取在美國重建六四紀念館,籍以反制中共當局對其罪惡歷史的掩蓋。王丹的倡議獲得積極響應,一個由五十多人組成的六四紀念館籌備委員會很快宣告成立。籌委會的具體工作,由一個七人籌備小組負責。2021年10月,在已故李進進律師的协助下,“六四大屠殺紀念協會”(簡稱六四紀念協會)正式在美國紐約州註冊。
籌備小組的最初規劃,是先籌集資金,待有了一定資金後再租賃場地開館。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提供的一個機會,使籌備小組得以馬上動手安排展出。這個基金會是由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民間團體。基金會經過多年努力,在美国首都華盛頓的白宮附近找到一幢大樓,用來開設共產主義受難者博物館。基金會的博物館規劃,是在大樓一層推出永久性展出,在二層設置一間臨時展廳,用來舉辦特別展出。2021年9月,基金會向王丹表示,歡迎中國民主人士在臨時展廳舉辦有關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的展出,作為博物館的第一個特展。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重建紀念館,資金和場地都是嚴峻的挑戰,兩者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的關係。租場地需要資金,但如果所規劃的展出完全停留在紙面上,人們就可能會對紀念館團隊的運作能力有所保留,不願意捐助很多。基金會提供的免費場地,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兩難問題。紀念館可以通過六四特展,彰顯自身的能力,從而爭取到較多的捐助。
為了儘快得到最基本的資金,籌委會首先進行了內部捐款。到2022年年初,籌委會委員和幾位熱心朋友一共捐獻了75000多美元。這些委員和朋友是:
1-999美元:嚴家其,王軍濤,苏晓康,胡平王艾夫婦,鄭義,王超華,李恆青,杨子立,孙立勇,寧先華,歐陽若宇,陳立群,羅明珠,宋書元,易改,陳闖創,李偉,馬小冉,曾慧燕,張宇健,康正果,刘念春儲海蘭夫婦,許大衛,李厚生,魏泉寶,周健,唐元隽,曲亦歌,趙昕,黃巍,孔天樂
1000-2999美元:于大海,林培瑞(代表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呂京花,陳破空,李林,王安娜,關堯;金岩,王潤之,郭曉潼,趙常青,高健,金和輝
3000-9999美元:王丹,吾爾開希,張伯笠,周鋒鎖,沈彤,郑旭光,傅希秋,黃慈萍(代表魏京生基金会),鄭存柱,張菁,北伐戰士,新西兰一位網友,袁宇峰王靖安夫妇,Calvin
2022年1月10日,籌備小組舉行記者會,公布籌委會的建館計劃。小組成員王丹、于大海、鄭旭光、呂京花、陳立群、金岩出席了記者會。王丹在記者會上宣讀了關於在紐約建立六四紀念館的倡議書。倡議書提出以下“三階段”計劃:
首先,我們已經得到美國在地非政府組織的支持,正在全力籌備,爭取今年在華盛頓的一家博物館,舉辦一個“六四”特展,作為籌建紀念館的先聲;其次,我們希望募集50萬美元資金,一旦資金到位,就在紐約以租用的方式擇地正式開辦“六四大屠殺紀念館”;最後,我們希望最終能夠募集到150-200萬美元的資金,一旦資金到位,我們將在紐約購買場地,讓“六四大屠殺紀念館”能夠永久存在。
倡議書在海外和中國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給予讚揚和鼓勵,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到2022年8月,六四紀念協會收到的捐款已經達到5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12萬美元的捐款,來自曾參加八九民運的一位中國國內人士。至此,六四紀念協會已經有足夠的資金以租用的方式在紐約開辦六四紀念館。
鮑彤為六四紀念館題寫的館名
2022年春天,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秘書鮑彤抱病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鮑彤是原改革派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助手,也是因八九民運被判刑的最高級中共官員。鮑彤已於2022年11月去世。據鮑彤的朋友說,給六四紀念館的題字是他的絕筆。
華盛頓六四特展
倡議書正式發布時,華盛頓的六四特展已經進入細節規劃階段。2022年1月,《北京之春》發行人于大海出任六四特展項目主任,負責安排展出及與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溝通。經過協商,六四特展正式定名爲“天安門1989”。
美國是個法治國家,兩個團體要合作,需要先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各是什麼。基金會表示,基金會和六四紀念協會之間不用簽正式合同,但希望簽一個備忘錄。基金會因為忙於規劃自己的展出及組織各種活動,直到2021年年底才和協會商討雙方合作的具體安排。2022年2月9日,基金會和六四紀念協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按照備忘錄的規定,六四特展可以在共產主義受難者博物館展出六個月,從2022年6月直到12月。備忘錄還規定,基金會和六四紀念協會將在其它方面相互支持和配合。
2022年2月下旬,王丹、于大海等人第一次到臨時展廳现场認真研究布展。臨時展廳非常華麗,有几分宫殿的气派,天花板最高处超过 20 呎高。展廳是方形的,大約有700平方呎。
臨時展廳的牆上有8個金屬條,可以用來掛8塊看板,但每塊看板的重量不能超過40磅。經過反覆研究和實驗,布展人員決定看板用PVC薄板製作,再用木條加固,每塊看板4呎寬、5呎高。為了美觀和進一步加固,再給每塊看板加上一個黑色金屬框。看板的製作是于大海在新澤西家裡完成的。看板的內容,是對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的中英文解說詞,並配置數十幅歷史照片。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超華撰寫了第一塊看板的中文本,其餘的解說詞主要由于大海撰寫。配置的照片裡,有多幅是由人道中國和劉建提供的。2022年3月下旬,在王丹和另一位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周峰鎖的協助下,于大海在臨時展廳掛起了第一塊看板。大家對看板的設計都很滿意,所以其餘7塊看板很快也按同樣模式完成了製作。4月下旬,全部8塊看板即均已掛到了牆上。
周鋒鎖六四“家展”開幕式出席者合影
在實物方面,周鋒鎖經過多年努力,收集到多件非常珍貴的有關八九民運的物品。這包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用過的一頂帳篷、原《解放軍報》記者江林的一件血衣等。2022年4月15日,周鋒鎖開始在他家裡展示這些物品。胡平、徐友漁、裴亦然、陳闖創等人以及籌備小組的全體成員出席了周鋒鎖“家展”的開幕式。
2022年5月,王丹、于大海在六四特展佈置完畢後合影
2022年5月中旬,于大海將周鋒鎖提供的實物帶到臨時展廳,並在多位年輕朋友的協助下,將這些實物和別的實物一起,安置在展廳裡。至此,六四特展按計劃佈置完畢。
六四特展的工作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李恆青、楊子立等人參與了布展,林培瑞(Perry Link)、蔡詠梅、Andrea Worden、吳建民等人提供了實物和照片。製作六四特展的費用,一共不到兩萬美元。除了聘用專業人士的四千餘美元外,其餘開支均是材料和用具的成本。所有參與製作的的籌備小組成員,均是不領取任何報酬的義工。
2022年6月3日,六四特展舉行了開幕式。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總裁Andrew Bremberg、美國聯邦參議員Martha Blackburn、眾議員Christopher Smith、原《南華早報》總編輯Mark Clifford、著名異議人士魏京生、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吾爾開希、著名學者余茂春等對六四特展的開幕表示祝賀。陳奎德、陳光誠、龔曉夏、黃慈萍、康正果、蘇曉康、王安娜、夏業良、袁弓夷、曾慧燕等五十多人出席了開幕式。次日,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六十餘名成員參觀了特展。
周鋒鎖向參觀者介紹六四特展
2022年6月14日,六四特展正式對外開放。據估計,從開放到2022年12月中旬撤展,前來參觀特展的有數千人。六四特展的成功,給在紐約重建六四紀念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移師紐約
六四特展撤展前,從2022年11月起,六四紀念協會開始在紐約尋找較為固定的館址。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在曼哈頓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並於3月初開始租用。這處館址約有2000平方呎,地處曼哈頓中城的黃金地段,離帝國大廈和火車總站Penn Station步行都只要幾分鐘。協會的計畫,是將華盛頓六四特展的展品在紐約館址重新佈置起來,再加以改進和充實,並增設一個有關香港民眾抵抗中共專制壓迫的紀念展覽。另外,館址的一部分空間,已經辟為會議室,用來舉辦研討和紀念活動。3月25日,紐約民主沙龍已在會議室舉辦了第一次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回顧1980年北京大學的人民代表選舉活動,由當年的參選人胡平、王軍濤和于大海主講,約有40人參加。2023年六四前後,六四紀念館將在館內舉辦開幕儀式和紀念活動。
胡平、王軍濤、于大海在六四紀念館回顧1980年北京大學選舉活動
從王丹提出倡議到在紐約租下館址,在這一年半時間裡,籌備小組成員和眾多朋友作出了無私的奉獻。在六四紀念館即將在紐約重生之際,他們為已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也對迎接今後的挑戰滿懷信心。他們矢志繼承八九烈士的遺志,保存歷史真相,為中國的民主化、自由化貢獻一份力量。他們的決心,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
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来源:北京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