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李克强在卸任总理七个月后病逝。(BBC)

类似的声音不少。但这一评判不客观亦不厚道,故必须秉公心,说几句诚实话。

没有他,就没有微信和快递,也因此不会有电商,以及和电商相关的中国庞大就业。你说他有没有政绩?

行政改革“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他的招牌。他将在中国注册一家企业的时间,从他上任时的近 35 天,缩短到卸任时的不到 10 天。这算不算政绩?

他首倡“三单管理”——“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能做什么,其他则都可以做;“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其他没有授权的皆不能做;“责任清单”,规定政府对待市场的责任,在一些领域必须作为。这算不算政绩?

他在第一个任期的五年,砍掉三分之一冗余事项的目标,两年就提前完成。他任职的十年,中央各部委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183项,各省区市取消调整36986项,全国三分之二审批被砍掉。这算不算政绩?

在他实施简政放权第一年,新注册企业就增加了30%左右。这算不算政绩?

他对政府经费再砍三刀: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这算不算政绩?

十年间,国务院力促减税降费,取消61种税种或收费项目,累计减税14万亿,惠及10亿人次,为全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算不算政绩?

他颇为重视的医保改革,覆盖人群也从5.4亿增加到13.6亿。这算不算政绩?

他力推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5900多万套,让1.4亿低保低收入群众居有定所!这算不算政绩?

2015年他“暴力救市”,避免了中国股市大危机的爆发。这算不算政绩?

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的十年,全国中小微企业从1400万户增加到5200万户,中国一个个科技公司走向世界行业头部位置,独角兽企业一度赶超美国。这算不算政绩?

综合他这十年,中国的GDP从53万亿增长到121万亿元,年均6.2%。这算不算政绩?如果这些都不算,那我告诉你,这样的增长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当然,他有很多未遂的执政心愿。例如,他不搞“强刺激”,要求“去杠杆”,但中国实体经济债务杠杆率,比十年前不降反升;他力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再用房地产税作为地方政府主要税源,但今天地方政府仍深陷土地财政陷阱;他重视市场、民企,但今天市场奄奄一息,民企普遍躺平;他强调就业,说过稳增长就是保就业,但中国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水平……

然而这些,除了体谅他的处境(史上最弱势中堂),还要考虑他的环境。朱时代,中国有改革、开放、人口三大红利。温十年,中国迎来了入世后的“战略机遇期”。而他的十年,是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相比之下,环境不是一般地难,他的政绩因此也就更显含金量。

抛开中国的狭隘,相对客观而超脱的外媒是怎么评论他的呢?

路透社:他将作为自由市场和穷人的倡导者而被铭记。他的改革被称为“Likonomics”。

纽约时报:那是创业的黄金时代。他一向大力倡导创业和创新。

华尔街日报:他改变了经济学家衡量国家发展的方式。

BBC:他是一位非常热情、开放的人,真正致力于推动中国前进。

彭博社:“斯人已逝,愿他安息,和他的才华、未竟的愿望一起。”

(陈敏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