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主流媒体充斥着对发展中世界债务危机的担忧。西方中央银行实施的迅速升息措施让人回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类似的紧缩周期导致了财政崩溃,为许多国家带来了被称为“失落十年”的时期。在这方面,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在大流行期间的债务大幅增加,并警告种类似的周期可能正在酝酿。
也许如此。但过度关注发展中世界正在掩盖了其他地方一个非常真实且即将来临的债务危机。因为即使报告指出全球债务的30%归新兴市场(并且已大幅增加),这一数字具有误导性。如果将中国排除在外,发展中世界实际上处于相当良好的状态。相比之下,中国则走上了更像西方国家的轨迹。它的债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急剧增加,然后在大流行后再次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私人债务在中国也同样上升到历史高位,使中国的总债务总额接近经济规模的三倍,与西方竞争对手相符。在达到这些水平之前,典型的新兴市场通常会陷入财政危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阿根廷,这个国家的官方债务负担可能与中国相当,但其私人债务微不足道。它现在陷入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经济停滞,哈维尔·米莱伊(Javier Milei)提出废除该国央行的建议不会改善这种情况。
然而,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新兴市场不像中国那样拥有大量的资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近50%的极高储蓄率,有着巨大的可贷资金底座。即使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渐全球化,只有约3%的中国政府债券由外国人持有,而美国国债市场约有四分之一,英国国债约有三分之一。
这使得中国政府有相当大的余地进行借款,因为它不太依赖于对大多数国家实行如此狭隘的防护措施的“陌生人的好意”,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发展中世界,正如利兹·特鲁斯(Liz Truss)去年悲伤地发现的那样。但另一方面,如此丰富的可贷款资金已经培养了一种在信用市场中将受到惩罚的无忧无虑的支出模式。中国一再向其经济注入资金以刺激增长,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计划,其规模前所未有。例如,仅在2019年,中国建设的高速铁路容量就超过了欧洲在前十年的建设量。
这些刺激计划中的每一个都带来了对经济的预期性刺激。但每次甜蜜的涨价最终都会消退,之后经济将面临过剩产能的困扰。并非所有这些火车线都会变得有利可图;并非所有这些建筑物都会被使用;并非所有这些扩建工厂生产的钢铁都会被购买。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达到顶峰之后,中国的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在发达经济体中也是如此。
在这方面,以及其负担不起的负债刺激能力看似无穷无尽,中国因此更像是一个发达国家而不是一个新兴国家。它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增长放缓、债务上升——与西方国家相同。然而,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远远低于其西方竞争对手,约为英国的四分之一和美国的六分之一。尽管该国在将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与富裕国家水平相当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也遇到了一些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增长障碍。
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北京的严重关切。执政的共产党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为公民提供更好生活的能力。中国领导人心知肚明,他们必须跟上他们的主要西方竞争对手,特别是美国。但过去25年的以债务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正走到尽头。本周有消息称,中国正在出现大量违约债务,包括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这导致穆迪信用评级机构降低了该国的债务评级,突显了该国在重振经济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大流行期间实施的严格封锁措施使中国陷入停滞,人们预期仅仅恢复经济活动就会带来急剧的反弹。然而,这种策略明显失败了,现在中国当局正在寻找解决方案。但与“太大而无法失败”的大型企业相反,中国的问题是它变得“太大而无法成功”。中国一直依赖供应端刺激计划,问题在于过剩产能必须得到释放。必须有人购买所有这些新的产出,否则该国将背负债务,但没有收入来支付这些债务。
数十年来,世界其他国家都乐意成为中国产品的消费市场。事实上,将生产外包到中国有助于振兴西方资本主义。尽管这有助于加速许多西方国家的相对去工业化,但这些损失被中国进口的通缩所抵销。通胀下降反过来不仅使生活成本降低,而且使利率下降,使信贷变得便宜,并推动了西方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派对过后是跌落。如今,中国的贸易伙伴正在努力减少对其市场的曝险。尽管“脱钩”仍然有点地缘战略幻想(西方国家仍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供应链中),但长期趋势似乎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个国家现在实在太大了,无法继续这样做。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最近计算出,要使中国根据其出口导向模型实现年均4-5%的增长率,其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份额,已经惊人地达到31%,必须增至36%。唯一的方法是,其他国家愿意允许自己的份额下降,而这些国家正在拼命试图实现关键产业的本土化,比如半导体制造。
现实情况是,中国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方法是在国内提高消费,购买更多(大大增加)本国产品。从经济上看,这是完全可行的。正是因为该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当局可以实现减少储蓄,使市民消费更多,储蓄更少。这将创造一个更加平衡的经济体,有望实现稳定的增长模式。实现这种转变的明显方法将是提高工资并增加福利支出,因为中国的许多家庭储蓄是出于在缺乏慷慨的福利国家的情况下建立应急基金的需要。
然而,从政治上来说,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提高工资也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考虑到现在有一个强大且有关联的团体投资于低工资增长模型,这将意味着政府必须参与选择谁将成为失败者的业务。即使对于一个专制政权来说,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政策改革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公司经理的自愿接受,就像习近平曾经在他的“共同繁荣”运动损害了企业信心时发现的那样。至于增加福利支出,习近平已经表现出对西方式福利国家的厌恶,他认为这种体制会培养出削弱中国实力的懒惰。
中国的确切出路目前尚不清楚。但显然,尽管威权资本主义模式在排队和让人们为国家发展做出牺牲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不太善于在整个人口中分散这种新获得的财富。中国即将结束一个时代,面临着一个与邓小平主持的伟大开放同样深刻的经济演变。习近平必须证明自己能够引领国家度过这一变革,否则将看到中国辛苦赢得的繁荣消失不见。
【作者简介】约翰·拉普利(John Rapley)是剑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家,是《Twilight of the Money Gods》的作者。他的下一本书,与彼得·希瑟(Peter Heather)合着,是《Empires Fall》:《罗马,美国和西方未来》,将于5月25日出版。
(文章由Patreon/龚小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