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诡谲,恰在中日之间,正在转换角色,中国吊诡地代替当年的「日寇」,成为太平洋侵略者,使得「东亚抗中」正在成为历史新建构;
中国民族主义的源头,恰好来自近代耻辱,尤其日本侵华,这段历史被投机抗日的中共,鋳锻成巨型意识形态,仇日七十年,虽然日本视中国为不可多得的市场,投资扶持这个仇敌,令其终于崛起取而代之;
中共视为「统一大业」务必收复的领土台湾,恰在甲午海战后割让日本,台湾日据五十年,恰是她工业化、文明化的最好时期;二战后台湾「回归祖国」,实质乃是回到一个落后文明中,而中国大陆七十年坠入黑暗专制,形同地狱,按照主权理论,台湾不独立就要回到一个坏制度中,如同香港从英国回归中国,但是「台湾独立」就是战争,中国为主权而战,名正言顺,西方也无可若何,所以倒退、反动,在今日世界是行得通的。这一切,剪不断、理还乱……。
一、日本侵华导致中共「崛起」
今日中国崛起,乃是二次大战「中共崛起」的后果,此毛泽东多次“感谢日本侵略”的由衷之言。
二战中毛泽东率领中共落草延安,对抗日作壁上观,日寇投降后他就下山摘桃,当了皇帝还感谢皇军救了共产党。到了江泽民时代,中共又着实「反日」了十年,不过是在北京街头和电视剧里,这段政治史和娱乐史,非常有趣;眼下习近平要重温“抗美援朝”,也是这个路子。
2015年12月,日本东京福祉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筑波大学名誉教授远藤誉出版了《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一书。该书指出,抗战中毛泽东为削弱国民党军队的力量,把从国共合作中获得的国民党军事情报卖给日本;毛利用抗战壮大中共力量,为日后打败国民党军队做铺垫。
远藤誉的重要证据是日本侵华期间,外务省派驻上海的特务机构“岩井公馆”的主人岩井英一的回忆录《回想的上海》。根据岩井纪录,抗战期间毛泽东向上海和香港派遣中共特务袁殊、潘汉年等与日本特务机构“岩井公馆”和“梅机关”等接触,务求削弱抗日的国军并与日军签订停战协定。
远藤誉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她认为,勾结日军是毛泽东的个人行为和决定,然后由极少数间谍来实施的,这个行为并不是中共当时的集体决定,中共其他高层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她还认为,中共建政后中共隐蔽战线最出色的特工潘汉年以及其他中共谍报人员的被捕应该与这段经历有关。 1955年,潘汉年被秘密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逮捕潘汉年是由毛泽东亲自下达的命令。
共产国际驻延安特派员兼塔斯社记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1973年出版的《延安日记》也写到了毛泽东与日本军队勾结的情况。他写道:“我无意中看到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地证实了:毛等与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存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
毛泽东多次说过“感谢日本侵略”之类的话,引起学术界和民间很广泛的私下流传和浓厚兴趣,但是很少见诸于公开媒体。许多人还认为毛泽东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过“感谢日本侵略”。
二、仇日:“憎羡交织”的人格分裂文化
纵观「江核心」时代,这厮干了几件事情,叫中共平顺挨过「六四」危机:
1、让党和国家皆彻底腐败、烂掉,即所谓「闷声发大财」;
2、与西方妥协,绝不跟美国搞对抗;
3、师夷之际,也操弄「义和团」于股掌之上;
4、以民族主义替代马列主义,作为执政的意识形态。
这一套叫什么?我称之为「内外二元分离」。
据说,邓小平给江泽民的政治遗嘱是:「绝对不跟西方翻脸」,然而江在国内放纵仇外思潮泛滥,以为平衡;再大举引进外资,又拆除「社会主义」,将中国转型为廉价劳力的世界工厂,重铸政权合法性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打造出一个「软红十丈」的盛世,不可谓不成功。
从上个世纪末起,中国人染上「憎羡交织」的人格分裂心态,始之于江泽民操弄的「内外二元分离」——政府亲美亲西方,却煽动民众仇外仇日。 1992年春有一场「反殖民文化运动」,自沉阳至北京、上海、武汉,刮起了一阵拆招牌风,所有带有「媚外」色彩的店名,纷纷换招牌,重办营业执照﹐如「帝王」改为「国旺」,「帝国」改为「祖国」,「路易十三」改成了「英模城」;上海甚至扩展到更换街名,因为「封建主义、殖民主义色彩太浓」。
民族主义的勃兴,才标志「天安门时代」结束了。
不久中国在「钓鱼岛」端中爆发的反日狂热,表演了由官方操纵的民间「政治参与」模式,令全世界跌破眼镜:中共二十年来、尤其是茉莉花运动以来,最忌讳街头运动,不惜耗费高于国防费的巨额资金来防堵,今天居然肆无忌惮地「自我导演」一场群众抗议、砸店烧车、蔓延一百多个城市,规模空前。他们要向国际社会证明,他们用「民族主义」就可以把人民玩于鼓掌之间。惨不忍睹的是,民间郁积的愤怒,借由「刺刀对外」的官办临时孔道而发泄,人们竟也自得其乐。
美国B-2战略轰炸机投下的五枚钻地弹,由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地下室发出来的神秘定位信号引导,飞进那里开炸——原来一架被击落的F-117战斗机残骸,隐藏在此,而中国人不知道它的内嵌式电源仍在工作。这个意外给世纪末添了一个大麻烦,剩下就看中美两厢政客怎么擦屁股了。
江泽民玩了好一阵子仇外民族主义和亲美政策的平衡,玩得叫老毛老邓都要刮目相看,这个意外如果打破他的平衡,就会把中国拨到另一条道儿上去。政治局紧急开会,竟然同意学生上街游行。学生也是找碴儿上街,北京上海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围攻大使馆、烧汽车,几近暴动,外电称「学生怎么同政府配合得这么默契?」从CNN电视新闻里看,那些游行示威的北京学生,跟十年前的天安门学运,完全是另一代人,感觉「天安门时代」真的结束了。
中国的青年,如今是恨死美国,却做梦都想来这个最恨的国度。北京反美怒潮第四天突然收场,显示中共可放可收,已然成为拥有宗教式狂热拥戴的东方强权,与伊斯兰互为轩轾了。
江泽民似已稳住大局,上海帮很得势,感觉有一个「海派」在中国崛起。近代中国说「海派」,专指「上海滩」,晚清开埠,通商口岸,华洋杂处,十里洋场,既是江浙财团的大本营,也是国民党的大都市,乃中国「现代性」开场之地;中共历来也有「海派」,早期在「白区」的周恩来陈云,都有旅欧留苏、受训于第三国际的背景,也对毛邓均有驾驭的技术,都是不倒翁;文革中,又有「四人帮」发迹于上海,横行一时,天怒人怨,留下螃蟹「三公一母」之谈。
那也是一个搞笑时代,“抗战神剧”的高产期,所谓“情节雷人台词低俗”,被网友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在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里,人性受到某种禁锢,社会人格的发展就被限制在一定的宣泄区域,如逞口舌之快,又借互联网获得长足发展,泛滥无度,以此解释中国人靠低俗、下流过嘴瘾靡然成风,再恰当不过。这绝非仅仅“文化商业化”而已,背后须有制度化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2016年夏海牙法庭裁决中国对南海没有主权,网上出了一个段子:中南海决心打大仗,是不必怀疑的,现在的问题是:一、战场选在横店还是中山影视城?二、战役任务到底交给八一厂还是华谊兄弟?三、前敌指挥选冯小刚还是张艺谋?四、还用不用抗战神剧名角、嫖娼被抓的黄海波?反正中国只赢不输。
英国诺丁汉大学亚洲研究所网上刊物亚洲对话(Asia Dialogue)一篇分析文章统计,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303套新的电视剧当中,超过一半的故事是关于“革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反日战争剧本。对制片商而言,只要抗日的剧集申请批文,必定可得,而且制作低成本,日本人毕竟也是亚洲人,导演只需聘用中国的临时演员扮演日本兵,他们大多数都是乡下的农民,每天工资只是7美元。这些抗日剧大多在日间播出,所以观众大多都是退休老人或者乡下人。然而这些电视剧的质量颇受诟病,最典型的例子,是女演员葛天在剧中她把一枚手榴弹藏在她的私处,他的男友在关键时刻把手榴弹拔出来引爆而跟日本军官同归于尽,其引来的评价是“卖弄色情也是爱国”,而很多抗日剧都有被性侵害的中国女子,又构成另一种荒诞。
中国的仇日反美民间活动,多年发展后渐生成为一门数以亿计的爱国宣传生意。浙江省横店盖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自2016年以来,旅游业的受益达到165亿元人民币。以每年平均计算,单是横店这个影视城就出产了50套抗日电视剧。一个名姓施的临时演员告诉记者,他最忙的一天,需要在8套不同的抗战电视剧里扮演日本鬼子,他当天死了8次。
娱乐了三十年中国人并不糊涂,他们总结「近代中国最悲催的事」:
1,好不容易建立新中国,结果饿死的比抗日战争牺牲的还多;
2,内战死了几百万同胞,结果发现其实国民党不比共产党差;
3,发现当初所谓四大家族其实还没有现在党国的处级干部有钱;
4,带领我们反美反西方的人的后代都移民美国了。
娱乐化本是中共渡过六四屠杀危机的一招。 「六四」后的意识形态总管是个木匠,他要低俗,外加一个政治头箍——李瑞环喜欢「消费文化」,他保证不干涉思想无害、群众喜闻乐见的玩意儿。
第一个这种玩意儿是《渴望》,化文革为恩怨故事的一出肥皂剧,五十集把全北京城看得敛声屏息、哭哭啼啼,有人感慨:「《渴望》早点问世,兴许天安门不闹腾了!」它替李瑞环「艺术地」说了一句话:好好过自个的日子比什么都强。但是老百姓哪里知道,那厢朱镕基 已经准备好把大伙儿全都「送回旧社会」去过日子。
酒色财气、笑贫不笑娼,都是先从电视萤屏上开始的,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大家过干瘾。忽然从萤屏上跑出来一群「哥哥妹妹」,国内的揶揄也颇辛辣:「四个不道德的女人共同使用了一个不道德的男人及其财产的『共产共夫』,叫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常人的动人的故事』(《来来往往》);徐志摩的风流旧事,显得比琼瑶编造的「才子佳人」更真实,问题是如何再将其中的三角关系炒作得更玄乎(《人间四月天》);黑社会头子专横残忍,却戴上了『慈爱』的光环(《像雨、像雾、又像风》);而《橘子红了》分明是买一个小妾传种接代,却要说『在你没有说喜欢我之前,我是不会碰你的! 』」。我的观感比较简单:社会主义崩解后,价值体系只会退回先前的旧礼教,毫无一丝「现代性」。
充斥萤屏的满清宫廷戏及其格格们的娇嗔,很容易被误解成对「鞑虏风俗」的艳羡,其实不妨解读成对十七年「毛泽东时代」的一种怀旧,后来果然有一所谓「血色系列」出现。 「血色」一词,系老鬼(《血色黄昏》)所创,背景是「红卫兵暴力」,文革灾难都成了「浪漫」,此基调反覆被多部电视剧轮番演绎,填补了「知青文学」所忽略的城市干部子弟阶层和「大院文化」,正是现体制离弃「工农兵大众」、转而「只信任自己子弟」和权贵崛起的一个文化、美学折射。
三、战狼文化
张艺谋贺岁片《满江红》票房大卖,2023年1月31日美国之音《时事大家谈》采访我,主持人樊东宁说:引发中国观众在电影院背诵《满江红》的特异现象,河南岳飞庙并推出背诵《满江红》免费入场的活动,推特上还有一家三口甚至喊出自己改编的《满江红》:“壮志饥餐’美帝’肉,笑谈渴饮「汉奸」血…待从头,「统一全中国」,朝天阙”。究竟谁是忠臣、谁是汉奸?当小粉红遇上《满江红》,是不是疯狂爱国者加仇外的“义和团”上身?要雪的又是什么“耻”?这背后有何历史脉络与心理纠葛?习近平当局又是不是在利用民族主义的狂热来转移其内政外交的困境以延续政权?
我的回答比较简单:这部电影,又撩拨中国两千年最「狗血」的民族主义,一个被外族(夷狄)入主两次(元清)的汉民族,其实从来没有「王朝认同」的,然而汉族文人是讲究「文化气节」的,这东西也早就死了。汉人王朝中最「狗血」的朱明,朱姓骨肉相残,阉祸滔天,文字狱最烈,再则外患频仍,偏偏又多生“忠臣”,明朝于谦重复宋岳飞的故事,只彰显了汉王室的无可救药。这一剂“民族救药”,给中共输血,却是涂改历史的狗皮膏药。
比电视剧更「狗血」的,是习近平要「抗美援朝」。
有人说“是假的,不可信”,现在证实,只要“墙内疯传”什么,不会是假的,日后注定成真;另一点就是,无论习近平多么疯癫,都是可信的,因为不是他这个人疯了,而是这个制度疯了。
2020年9月,网上一文在“墙内疯传”:
中央北戴河会议的最新精神
- 全面清理美国在华企业,特别是金融及服务类企业,取消这些企业在华经营资格,不再对美国开放中国金融、农业及服务类产业,就是美国对华贸易获得顺差最多的企业。要打就把美国打痛。
- 大力发展核武器,真正以强大的核威慑震慑美国的疯狂,使美国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
- 全面提高国防开支,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占GDP 4%以上,大力发展先进武器,真正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与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集团相抗衡。
- 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美国霸权主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全球建立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的国家联盟,以正义联盟对抗帝国主义霸权联盟。
- 大力宣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以举国之力实现高科技及高端制造业突破,打破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封锁,启动国家经济双循环体系,在国际上建立“欧亚大陆经济体系”和“全球人民币结算体系”。
- 坚决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以强大的意志力解放台湾,突破美国构建的第一、第二岛链,实现对美国战略突围。
- 坚决放弃对美国的任何幻想,在国内对国民进行战争动员,大力宣传抗美援朝战争,大力宣传上甘岭精神,以战争思维做好国家经济布局。
- 备战备荒,做好粮食及能源储备,全部出售美国债券,运回在美国的中国黄金储备,撤回在美科学家、学者、留学生,做好与美国关系完全中断的准备。
第二年《长津湖》拍成,票房十三亿。
(文章转自作者脸书)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