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蜗藤 来源:上报 2024年04月04日
3月中,美国众议院高票(352票支持,65票反对)通过法案,核心是要求TikTok(即中国抖音海外版)在大约半年内放盘出售给非中国买家,否则就会禁止在美国 使用TikTok。
美国的举动在中国引发激烈反弹,中国外交部和官方舆论一致指责美国「打压Tiktok」,还指责美国在保护言论自由上「双重标准」,也在网络上挑起网民「对中国公司在美国受到 不公待遇的愤怒」。
在笔者看来,中国作出这些反应虽然在情理之中,但其论点通通都不能成立。
美国要「针对」Tiktok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商业对等。 第二:毒害青少年;第三:数据安全。
一、商业对等。
中国一早就把所有的美国大型网路公司都拒诸门外。 当初祖克伯格「舔中」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最终Facebook也无法重返中国。 可见,中国拒绝美国网路公司是多彻底。
网路公司是否能够互相进入,是一个商业上是否对等的问题。 因此,即便TIktok不是精神鸦片,也没有国家安全之虞,仅仅就商业对等的原则,美国也已经有足够理由封杀TikTok。
中国强辩说什么,美国公司不是中国赶出去的,而是美国公司不肯遵守中国法律云云。 这种「中国式法治」自己听过自嗨就好。
这里要指出,美国没有「封杀TikTok」,而是规定了TikTok可以有买盘的选项。 和封杀相比,字节跳动如果能成功放盘的话,至少可以保证一大笔商业利益不会付诸流水。 这和中国把美国网路公司踢出去,外国公司「连渣都不剩」,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根据笔者自己的看法,Tiktok最恶劣之处在于,「Tiktok是毒害美国青少年的精神鸦片」。
Tiktok主打的是短影音,从短影音诞生之初,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即便在中国也不例外。
Tiktok的中国版是抖音。 笔者在中国网络一搜,认为抖音是「精神鸦片」的声音也大有人在。 比如中国的官媒《南方周末》曾经刊登《一大批抖音弱智正新鲜出炉》当中提到「资讯被肢解,知识成为碎片,人就成了投喂的目标,不用动脑,你只要负责傻傻 发笑就好了。」
Tiktok主打的是短影音,从短影音诞生之初,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即便在中国也不例外。 (美联社)
总结而论,短影音之所以被认为是精神鸦片有几个原因。 第一,每条短影音的时间都不长,使用者一条接一条看,没有意识到时间都溜走了。 第二,短影音极容易上瘾,用开了就会习惯性地用下去,这和鸦片上瘾的情况一模一样。 第三,尽管短影音大部分都似乎「人畜无害」,但多半传播「低俗、没意义、空洞的文化」。 第四,由于短影音资讯被肢解,缺乏上下文,通常最刺激感官的部分被截取出来传播,于是传播的资讯通常都扭曲了真相。 第五,短影音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被动地接受,于是很容易成为洗脑工具。
在中国,抖音同样成为是传播各种阴谋论和伪科学的精神鸦片。 最近几年,所谓西方伪史论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且反覆运算发展出越来越惊悚的版本。 比如说,西方传教士偷了明朝的永乐大典,于是才有西方科技发展。 换言之,是西方偷了中国的科技,让中国科技失传了。 说这些东西的人,我都怀疑是否知道永乐大典是怎么样的书。 这些东西写在网上,反响不会太大,但造成抖音,在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费up主反覆地讲,就不但有回音壁效应,还很可能破圈,比如中国那个「 国师级别」的国际关系教授金灿荣最近也开始宣扬西方伪史论了。
因此,即便从最轻的程度说,短影音也是精神鸦片。 这不但TikTok和抖音如此,外国的短影音如YouTube 的short,Facebook的reels,还有Instagram的短影音,莫不如此。
但TIktok比以上那些更恶劣。 它不但是精神鸦片,还是「精神海洛英」,比鸦片的祸害更大。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Tiktok引以为豪的不传之秘,即所谓的推荐演算法。 TikTok比其他短影音更善于推送资讯,更善于吸纳用户,或许推广起来更没有底线,这从为什么TikTok能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用户就可以知晓。 于是,这种推荐演算法,让青少年更容易上瘾,让更多的不良资讯更容易传递,于是也更成为了传播精神鸦片的利器。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TikTok和抖音沿用不同的推送原则。 。 TikTok的中国版抖音用这套系统向中国青少年推送没有这么有害的资讯,但在国外,特别在美国,则没有节制地推送有害信息。
在中国某爱国网红写的一篇《从太空人到社媒网红,中美短影音里的较量》中,相当自豪地比较了抖音和Tiktok的不同。 她引用了美国CBS一个采访节目。 当中前谷歌员工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描述:「虽然看上去很像是一个东西,但是中国的抖音和中国以外的Tik Tok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尤其是对青少年 用户而言,在中国,如果你未满14岁,那么你在使用抖音的时候,平台方就会给你多推各种有益的益智类内容和正能量内容,比如教你在家动手做实验的 、引导你去博物馆参观的、教会你爱国主义的,还有很多教育类相关的。而且,中国的孩子每天仅限使用抖音至多40分钟。但他们不会推送这些给其他国家。换言之,中国 人把本土的版本变成了把「菠菜版」,留给了中国孩子吃,而出口到美国等地方的则是「鸦片版」。 Tik Tok在美国并没有什么专门引导美国孩子向善的机制,大人在用Tik Tok时能刷到什么东西,小孩子在用的时候也一样会刷到,而且还没有使用时长的限制」。
这几年,随着TikTok的大面积流行,美国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降低,这和TikTok的流行是正向相关的。 TikTok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但说它是原因之一,肯定没有错。
第三,数据安全是美国政府的重要考量,TikTok的解决方案完全没有令人满意。
美国要「针对」Tiktok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商业对等。 第二:毒害青少年;第三:数据安全。 (美联社)
Tiktok一直在说,说自己已经尽一切能力,满足美国政府的有关美国数据安全要,这完全就是谎言。
Tiktok提出的方案是所谓「德克萨斯计划」,其做法是,母公司「字节跳动」在美国成立一间独资数据子公司叫做美国数据安全公司(TikTok USDS),运营美国数据。 美国的数据都存放在美国公司甲骨文(Oracle)的位于美国的云端服务器,再请Oracle监管进入和离开该数据中心的实体的数据,以确保「数据流不构成国家风险」。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数据还是TikTok的人在运营。 而且所谓监管,谁能保证是严格的。
是不是存在更让人放心的方法。 当然是有的,比如,TikTok可以找一间美国公司,全面运营美国数据,TikTok付给运营费,然后再请Oracle监管。 这样不就可以更加显示出Tiktok在释除疑虑上的诚意了吗?
这样的做法早有先例。 比如苹果在中国的iCloud数据,从2018年起,交由中国政府掌控的「云上贵州」进行运营。
根据2017年7月12日,贵州省政府与苹果公司共同签订《贵州省人民政府苹果公司iCloud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苹果公司授权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GCBD,简称云上贵州公司)作为 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合作伙伴;云上贵州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iCloud服务;iCloud服务在中国境内使用iCloud和云上贵州公司双品牌向用户提供体验。
换言之,TikTok的解决方案能否让人放心,仅仅是「放在美国」、「放在甲骨文服务器」、「甲骨文进行监管」是不足够的,关键在于「谁去运营这些数据」。
TikTok USDS虽然设立在美国,但它是字节跳动的全资子公司,控制权都在字节跳动上。 老板的说话,员工即便是美国人又如何,谁敢不听;更何况,它的员工并非都是美国人,还包括绿卡人士,即很可能是中国籍的绿卡人士。 更何况,字节跳动没有准备规定本土员工不能接触这些美国数据。
因此,TikTok明明有更好的方法而故意不做,那个新加波中国人周受资却装出一副可怜样,说自己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却一直被美国刁难。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由此可见,美国针对TikTok有理有据。 至于中国指责美国「双重标准」,事实上,中国自己才双重标准得很。
其实,TikTok早在2021年就被印度封杀,印度还没有搞那么多手续流程,也没有什么卖盘的选项,就是一声令下,一封了事。 当时,印度是TikTok的最大用户市场,堪比现在的美国。 一下子封杀之后,字节跳动在印度的投资血本无归。 字节跳动和中国当时有什么反应? 和在美国的情况对比,基本就是「零反应」。
更何况,印度封杀的还不是一个TikTok而已,到最后一共封杀了230多个中国的流行应用。 除了TikTok还有微信。 美国走在印度后头,最多只是「有样学样」。 中国不谴责印度带头封杀,反而指责美国,岂非本末倒置,双重标准?
※作者为旅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