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真理夫人 | 《虚词》 2024-07-23 转自新世纪
搭地铁,见到电视都播紧香港书展2024有书要下架的新闻。今年书展开波几乎零报导波澜不兴,估唔到去到第五六日,反而爆出禁书下架的新闻,箇中奥妙,不妨一笑。
奥妙一:书都旧了,才来禁?
其实我不喜欢整理禁书list,因为不想帮极权做整理,又怕投诉党对住个list来投诉。据传媒报导,今年被贸发局要求下架的书籍,其实不少是去年甚至前年出版的书,例如《异乡港孩》,笔者不少蓝丝朋友为准备移民,都买了。为何去年大卖时没人禁没人投诉呢?区家麟大概是太畅销了,两本新书都被要求下架。不过《乱流》去年也是好端端的卖了几千本,为何今年突然又下架?在识书的人看来,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如果是基于投诉,那这些投诉者也很不专业,呃左饭盒。
被指需要下架的书,其实只有四本是今年出版的新书。出版业行家认为区家麟太大胆太高调,今年接连推出两本新书《最后的信仰》、《二千零四十七夜》,树大招风。固然如此,但诸君想想,能够连出两本书,当然是因为有销量,就算大书店不敢入,都够销量。而如果出版社自家有书店,那畅销书若书展竟然不入,购买潮就会倒灌入书店中,只是参展商赚不到这一笔。贸发局禁书并不能真正禁书,只是替参展商倒米。
奥妙二:标准模糊 选择性执法
书商蓝蓝的天Lesile Ng被要求下架时,说如有法律根据当会遵从;其实一旦有法律根据(就算是如露点这样硬胶的法侓根据也好),参展商就只能顺从。但看来并没有法律根据,贸发局似乎只说是有读者投诉——投诉必须有理据,主办方贸发局应该有判断与过滤的机制,若凡事收到投诉就照单全收,会引发恶意投诉,影响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不过,要有一个机制在书展短短数天内确认书籍内容是否违法,那这个机制也要有很机动与专业的运作能力才行。
但看来明显尚未有这样的机制存在。因此才有两本文学性书籍,廖伟棠《末日练习》与梁莉姿《日常运动》被要求下架。 《日常运动》也卖了一年多了,《末日练习》则全是虚拟背景的科幻小说,可以有什么被禁的原因?而且,注意,此二书是台湾出版社出版,贸发局是否要在无法律根据之下,对外地出版社作出禁书的指令?似乎贸发局又不敢。
于是台湾出版社摊位继续安然出售《末日练习》与《日常运动》,只有界限书店及蓝蓝的天的摊位被频频 招呼。这个选择法执法的奥妙,真是令人会心一笑。而蓝蓝的天坚持出售区家麟《乱流》,看来也渐趋过无事过渡;难道就是欺负界限书店负责人都年轻?贸发局这次执法的犹豫不定,可谓前所未见。
奥妙三:不绝对的压力
蓝蓝的天与界限书店被招呼,显然是因为有投诉党瞄着他们而来;看官又问,如果是要禁的,何不干脆禁止两个出版社参展,像当年禁止山道文化等三间出版社参展一样?笔者认为,贸发局一向不倾向禁止参展商参展,当年的禁止也是事出突然,明显是收到「某处」的突然压力;反过来说,今年界限与蓝蓝的天参展无虞,即是没有当年那么硬性和压倒性的压力,而只是过程中出现投诉党造成压力。或者可以说,某个绝对性强硬高压的时期已逐渐过去,只是有些人还不想它这么快过去。
据在政府部门的朋友说,这几年来投诉党真是给政府各部门都造成了不少工作压力,无论如何都要想方法分流、处理、无视,因为「如果完全跟住渠地去做,所有人都会死」。可能香港书展每年只办一次,还未建立到一些面对投诉党的保护机制,最终受损的是贸发局本身。
书业中人有说「香港书展总有负面新闻,没有负面新闻就不是香港书展了」;笔者是老人,还记得香港书展当年将名画封面的希腊神话书下架,因名画中的女神露点,恐触犯淫亵及不雅条例云云。当年好像亦是「读者投诉」,这单下架新闻奠定香港书展多年遭人耻笑的基础。不过以前,香港人好像是一边骂,一边继续去书展。真正令人不想去香港书展,是因为禁参展和禁书下架的新闻;除却政治理念和立场外,单以零售的角度来说吧,一个大卖场就是要货品齐,畅销品牌和货品不齐的大卖场,是失败的。而个别参展商如何努力、来到的文化人多么礼貌和文质彬杉,都无法消弭这类型表示排斥的新闻的破坏性。
中国要拼经济,定性香港目前的首要任务也是拼经济,必须要回复当年多元开放的国际化香港,才能手挽救奄奄一息的经济了。
(作者为文化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