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tius Lee 李聿修 政治社会 2025 Jan 3 转自新世纪
∙
Narcissism. Generated by AI
奥匈帝国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写过一则微型小说叫《法律门前》。小说讲的是:有个乡下人走到一处敞开的大门前,但是看门人不让他进去。乡下人问,那他以后可不可以进去呢?看门人跟他说,以后有可能,但是现在不行。看门人还暗示他说,如果他实在想进去,可以试一试,不过里面还有更多看门人守着其他大门,这些看门人一个比一个难缠。后来这个乡下人就在这个大门前等了一辈子,就等有机会允许他进去。等到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乡下人问:为什么一直没有其他人要求进这个大门?看门人跟他说:因为这个大门就是专门给你一个人开的,等你死了,大门就会关起来。
对于政治学家来说,这是一则不太典型的政治寓言。倒不是说政治学家觉得法律和政治社会有一种荒谬特点,而是这则寓言中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威慑效应,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稻草人效应。
那个看门人固然象征着规则和秩序,但是问题远不止这些。就其形成稻草人效应而言,看门人不仅是权力的化身,他还利用一种延迟的恐惧来制造社会陷阱:如果你不闯过他那一关,你永远不会知道这道门背后的其他门是不是同样形同虚设。延迟的恐惧夸大了恐惧本来的样子。当理性行为人开始计算一个尚未发生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这时候恐惧就被具象化了。这时候恐惧就变成了挑战规则的具体风险。一旦形成稻草人效应,规则和秩序也变成了陷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规则使那些不敢逾越雷池一步的人画地为牢。问题就在于:除非有人去挑战这个陷阱,否则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处在陷阱之中,但是延迟的恐惧总是阻碍他们出来挑战陷阱。
在稻草人效应中,延迟的恐惧是一道自我设限的心理障碍,但是一旦有人出来挑战那个稻草人,这道脆弱的马奇诺防线就会全线崩溃。而稻草人效应还道出了这样一个悖论,即规则本来是为了限制不遵守规则的人,结果却只限制了遵守规则的人。
事实上,稻草人效应并不是只存在于政治寓言中。稻草人效应理论上也同样适用于那些外强中干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国家实际就像一个泥足巨人,除非有人真的挑战他,否则人们意识不到他是一个泥足巨人。但在此之前,光是猜测他究竟是不是泥足巨人这件事情所引起的争议,就足以散布普遍的恐惧。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国也逐渐露出画皮下面的稻草人模样。俄国起初以绝对优势全面入侵乌克兰,但是在乌克兰基辅州一支绵延长达64公里的俄军车队光是瘫痪在公路上就超过一个月。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Валерий В. Герасимов)2013年曾经提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声称要运用混合作战技术配合战争手段,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这套理论后来被西方称为「格拉西莫夫学说」或者「格拉西莫夫主义」。且不论这类称谓是不是出于戏谑目的,但这套战争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格拉西莫夫确实是根据俄军在叙利亚作战经验提出来的,而且俄国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策划乌东独立期间,就使用了混合作战技术手段,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¹ 2019年,有军事专家批评西方世界对俄国估计不足,没能充分理解俄国既强大又羸弱的特点,尤其是一方面被恐俄情绪传染,另一方面又对俄国研究不足。 ² 但2022年俄乌战争很快就脱离了俄国方面企图通过有限战争速战速决的理论范畴。等俄军用于闪击乌克兰的辎重部队在基辅城外绵延64公里,并且长达一个多月进退两难的时候,局势已经不可能朝有限战争方向进行了。这时候俄国战争机器的羸弱特点已经暴露无遗。打到后来俄国甚至向叙利亚、伊朗和北韩借兵求援。 2023年俄国还向缅甸和印度等国家回购以前售出的俄制武器。 ³
即便如此,克里姆林宫仍然做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反而还对外制造经济快速增长的假象。位于德国柏林的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The 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 in Berlin)近期发布的评论文章指出,针对军事工业复合体的庞大政府开支(包括直接预算开支和国家补贴贷款项目等等)是俄国近两年经济成长的主要驱动引擎,其中光是财政刺激就占到GDP比重10%。即便这样,俄国反常的经济成长也呈现下滑趋势,而且其成长是不可持续的。不但如此,由于碳氢化合物出口价格下跌以及欧佩克减产,俄国采掘工业也面临产量下降的局面,而俄国农业也失去了增长势头。俄国工业设施的产能利用率仅为81%,还有73%企业存在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于非技术工种,中亚移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俄国劳动力短缺压力,但是随着俄国社会仇外情绪不断升高,俄国政府反而还在大力提高移民门槛。此外,持续恶化的通货膨胀拉高企业生产成本、政府大幅削减非国防预算、2025年家庭和工商业税负再提高73%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加剧俄国社会危机。甚至连俄国总统普丁的核心支持者们也成了经济过热假象的输家,因为公共部门从业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与高达9%的官方通胀率挂钩,实际家庭通胀率可能已经超过20%。 ⁴ 这些情况表明,俄国「越打越强」只是一个假象。
考虑到苏联在1939-1940年苏芬冬季战争以绝对优势入侵他国,结果只取得惨胜而归,俄国的泥足巨人特点与苏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在这方面,中国与俄国相比也不遑多让。中国也是一个泥足巨人国家。比起俄国来说,中国的情况可能还要更糟糕,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失能国家」(incapacitated state)。 「失能国家」这种说法,是华裔美国政治学家裴敏欣教授在2008年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