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令。(2025年1月30日)

通俗观点认为,辩证法不仅只是一种方法论,还是一种世界观,也即对这个世界存在的深层次理解,强调其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规律。

实践中,有人很反感辩证法,并把辩证法和推理逻辑相对立,以为说到辩证法就是要否定逻辑推理,这完全是对辩证法的误解。逻辑更侧重于思维的形式结构,是一种工具性思维方法,其核心功能在于确保推理的有效性和命题的真值传递,它主要关注推理的有效性和方法的严谨一致性,属于工具性学科。而辩证法,不仅是方法,还是对世界本质的认知,辩证法提供动态视角,既有认知论的考量,也注意表象背后深层次利益矛盾的揭示。例如在分析俄乌战争时,既要看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发动入侵战争的非理性和不正当性(静态逻辑分析),但也要适当延伸考虑俄乌双方相互不信任造成的安全感缺乏及战争扩日持久给双方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等因素(辩证动态认知)。

实践中辩证法和逻辑存在互补性,尽管二者属于不同范畴,但在复杂问题解决中存在协同:比如社会治理决策:政策制定既要符合法律逻辑(条文自洽),又要考量利益矛盾的动态平衡(辩证施政)。正如黑格尔所言:”逻辑是思维的语法,辩证法是存在的哲学”——前者确保思维的精确性,后者赋予认知的深刻性。且逻辑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同样包含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也即在运用辩证法时同样需要用到逻辑推理。

辩证法作为一种认知论和思维方式,避免一个人走极端,陷入死胡同找不到回头的路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不能够滥用,否则会模糊这个社会的是非评判标准,淡化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

而且在社会治理领域,对于一个社会的治理和具体事件的评价往往是标准越明确,后果愈清晰,才能被这个社会的普罗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也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引和教化功能,因而法治社会的执法和司法尽量不适用辩证法,而是更推崇严谨的逻辑推理,否则就会演变成由掌握上述权力的人任意解释和滥用,比如中国法院动不动就强调司法要注重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就是对辩证法的严重滥用,结果就是抛开法律的严谨一致性,致使很多案件的裁判偏离基本的法律轨道,最后就是法律体系的崩溃。

但社会的复杂性导致法律同样有自己的边界,在法律制定之时也必须考虑这个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各种利益均衡,制定的法律才具有实操的可能,也才能发挥法律的指引和平衡各种利益的功能,因而在立法之前的讨论及法律边界之外反而应该跳出那种非黑即白、追求清晰结论和确定结果的限制,从而对刚性法律所制约领域的一种有益补充和调整。

另外探讨复杂的政治问题,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也许是大忌,因为这个社会之所以还需要政治,就因为按部就班讲究程序正义的法治不足以规范这个社会的一些重大变化,也没有确定的明细标准可以遵循,所以才必须给政治必要的发挥空间,因而这种政治决策的作出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和背后的复杂利益博弈及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互动和利益博弈可能产生的变化,这些因素考虑的越全面,做出的决策才有可能越科学。

同样,虽然宪政和法治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和自洽性,但一个科学的宪政和法治必然会包含一定弹性(动态辩证),否则很容易折断,和平时期,司法适当强势有利于保证这个国家按照既有的轨道运行,但如果这个轨道本身就需要修复,司法是无能为力的,因而适当强化行政权力就成为必然,当然轨道是否需要修复本身就有可能成为问题,这可能就依赖于选民的直觉和意愿。

比如具体到美国川普政府在俄乌战争调停中的一些言行的评价,就应该适当运用辩证法才不至于偏离事件的真相和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川普的俄乌战争调停政策引发了持久不断的争议,至今方兴未艾,但是从两大对立群体的反应看,极力支持川普的人在俄乌战争的定性问题上试图用辩证法混淆是非,维护川普不会犯错的光辉形象。极力反对川普的群体在川普希望停战的决心及采取一些单边接触行为同样采用了辩证法强词夺理,维护他们反川的一贯正确。

对于俄乌战争的定性不应该适用辩证法,俄罗斯是侵略方,乌克兰是抵抗侵略的一方,这一点如果适用辩证法,无疑是对我们长久以来坚持的主权国家不容侵犯这一基本原则的推毁,也违背绝大多数受现代文明熏陶的文明人的基本情感,川普在此过程中发表的一些与之相反的言论及以停止提供援助等单边极限施压举措是必须要反对和谴责的。

对于川普希望停止战争的决心及为此采取的一些单边接触和适当施压行动则不能逢川必反,追求和平本身没有错,就目前来看,这场战争打到今天,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呈现难以承受之重的疲态,都有停战的意愿,也符合两国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而对于斡旋者,多方接触了解各方诉求也不应该成为争议的话题。

那么在那些领域应该运用辩证法评价川普的俄乌调停政策呢?

1、俄乌战争发生的背景,比如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现实威胁,部分俄罗斯族人在乌克兰东部长期居住且一定程度上认同俄罗斯的民族情感,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实际占领等历史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主要考虑的是俄罗斯,但基于对俄罗斯侵略战争定性的不可动摇,适当考虑也是制造调停气氛的必要举措。

2、两国军事实力对比及对战争的耐受力,两国调停开始后实际占领的土地和资源及对双方土地和资源的现实威胁,两国普通百姓对战争的厌烦程度等现实因素。战争打到今天,俄罗斯现实占有乌东部分土地,乌克兰也不是孬种,经常在俄罗斯领土越界开展行动。

3、外援和地缘政治因素。两国能够动员的战争资源及世界各国能够提供真刀真枪支持的力度,欧盟各国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及愿意为战争付出的承受力等。

这些因素是需要充分考量的,无关乎是非和正义,甚至也不需要多严密的逻辑推理,他们就是现实存在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动态演变也很难预料,因而适当运用辩证法突破被情绪绑架的思维界限是必要的,因为对这些因素的考量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停战的结果而已,各种因素最后在结果到来之前的权衡权重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和美国川普政府这个调停者的好恶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考验两国双方实力的对比和两国领导人面对复杂问题的政治智慧,也许战争停下来了,乌克兰在浴火中重生,上下同心,因而战后重建会有新生,俄罗斯则是百足之虫,没有了战争的借口,维系国家尊严的纽带崩裂,发生何种无法预测的结果都是存在的。

最后引用我国孙子兵法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在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者:文东海

2025年3月25日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