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帖早在二○○九年十月十八日,当时按语称:「钳民之口,野有诽谤,这是中国文化传统,朝廷控制言论,民间盛产顺口溜,骂翻天下,当朝与明朝,有得一比,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小说和电影都不行,偏偏顺口溜是高产期,而且相当出色」;2021年5月再贴『「让子弹飞」到「躺平」』,按语称:『躺平,盛世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奋发有为轻松,比蝇营狗苟健康;直率的解释是:不想跪着,也不敢站直,所以「躺平主义」,是一种处世哲学,至少可以躲子弹吧?它既是社会压制程度的标志,也是人们的应对之道,更是言论自由的尺度,于是它可算「顺口溜」了,是最新的一句,也说明耍嘴皮子是没用的;2022年4月再贴《瓜众金句》,按语又称:『「顺口溜」退步了吗?前几年我从网上搜集的瓜众金句,那叫精彩,而今看到「2022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被中共屏蔽的入选作品三:「疫情」题材,如那首《史记》,叫短诗不叫顺口溜,也「文气」得很了,没有「顺口溜」野,中国文字自古有文野之分,网上最被追捧的李大眼《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点击三四十万,也「文」得像小鲜肉的呻吟,远不如顺口溜痛快。社会更龌龊,「顺口溜」反而衰退,是不是文字狱的效果,倒是一个很好的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后来再见到「2022十大网路流行语」,发现几无亮眼之句,难道民间创造力减退了吗?照理,习近平的集权压制酷于以往,中国急剧向文革倒退,民间反唇相讥应该更精彩呀!难道民间创造力减退了吗?照理,习近平的集权压制酷于以往,中国急剧向文革倒退,民间反唇相讥应该更精彩呀!再往后走,“汉语盘点2023”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3/12-20/10131925.shtml,几乎都是官式语言了;2024年底「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咬文嚼字》编辑部2024年十大流行语。 “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10条入选,

就更是平庸、无趣,民间创造力之萎缩惊人,可称民间社会衰退的大征兆。但是,「你献了吗?」这句,https://www.facebook.com/841628330/posts/10162390524113331/?   已经不再是「顺口溜」,是不是意味着「吃瓜大众」真的要造反了?因为这个「献」背后涵盖的历史、话语,乃是明朝末年的大起义、屠川、人血喂马,一直到改朝换代(满清入主中原),然而「献」在今天却是「五失」「四无」人员火拼「吃瓜大众」,行为模式称之为「报复社会」,并不是打击政权,如此用汽车冲撞人群下去,会把社会搞得「人人自危」吗?不知道;习近平的残暴低能统治,并未令中共早一天崩溃,却引发了民间互害模式,这倒是一个集权制度的新问题。廉价劳动力、贫二代、农民工成为「现代奴隶」,因为他们受到一个东西方结盟的「全球化」剥削,华尔街和国际大资本,索取利润于一个集权体制中,推翻它谈何容易?以亿为计的奴隶们,锁在大中城市周边,以「云集权」高科技控制,他们报复的对象,只剩下城市里面的商人、知识分子、市民、公务员等,这种「互害模式」才是今天「献忠」话语的本质,原来「顺口溜」消亡,大众不再幽默,也不是好事呢! 】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