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改革高考制度,全国高校开始从工农兵中选拔学生,招收了一批批工农兵学员。由此改变了过去相沿已久的招生制度,相应的考试也变得非常简易。但就是非常简单的考查,也遭到了辽宁省朝阳市农村考生张铁生“一张白卷”的冲击,他在1973年大学招生的文化考查中交了白卷,但却在考场写了一封愤怒抨击考试的信件。时任辽宁省革委会负责人的毛远新抓住这个典型,通过幕后运作中央级媒体,有预谋地刊发了长篇报道《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潮流的运动。

白卷事件在高校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相当多的高校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心中的不解,民间的抵触也有相应表现。高层觉察到了这种涌动的敌意和抵制暗潮,有的地方悄悄地对教授、副教授进行了突然的文化考试,试题大都是1973年高校招生中的理科考题,试图让教师出丑,以此来回应高校教师心中的不满。

毛远新闻讯后也想尝试一下效果,他把沈阳医学院作为试点单位,突然召集基础部三十八名教授、讲师到教室考试。果然有不少教授当场答不上考卷,事后被迫承认“张铁生交白卷是可以理解的”。毛远新对此表示:“这个办法很好,各校都可以试试。”考教授之风由此从辽宁刮起,经北京、上海吹向全国。江青在1974年中央会议上以表扬的口吻说道:这个考教授,是从东北开始的,导火索就是张铁生。

毛泽东对此有所附和,1973年12月中旬与政治局部分成员、四大军区将领谈话中,几次提到不要看不起“儿童团”,他直接提议在北京要把八大学院的教授集中起来,出一批题考他们。高层一向知道毛对教授的轻蔑态度,毛最著名的语录之一就是:“对于资产阶级教授们的学问,应以狗屁视之,等于乌有,鄙视,藐视,蔑视。”文革前他就再三表态,最厌恶的就是老师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怪题偏题整学生。

遵照毛的指示,1973年12月30日上午,国务院科教组、北京市革委会文教组召开会议,确定对北京十七所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进行一场考试。上午刚开完会,就组织专人在清华大学出题,考题则是从1973年全国高校招生的数、理、化考题中挑选,选定后即印考卷,紧急送往各高校。下午至晚上,各校即以开座谈会的名义,事前没有通知,将教授们骗到会议室或教室后,突然宣布考试,并特意强调依据旧教育制度的考试方法,规定考场上不许交头接耳,要求两小时内交卷。一些在校的工农兵学员出现在考场,充当临时监考人员。这就是后来社会上流传的“学生考教授”的版本。

对于此次突然考试的意义,北京市委1974年1月17日向中央的专题报告中阐述道:“广大革命师生员工认为,这场考试是对旧考试制度的一次批判,是对资产阶级右倾回潮的一个反击,是对张铁生反潮流精神的一个支持,是对教育革命的一个促进,对大多数教授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报告说,此次考试对教授们震动很大,校园内反应强烈,对高校的思想面貌将有较大的改善,有望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对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有很大促进,以此能改革文化考查问题。

市委在报告中透露,参加12月30日考试的教授、副教授共613人,及格者仅53人,占8.6%;不及格者560人,占91.4%。其中得零分(包括交白卷)的209人,占34%。参加考试的理工科教授,不及格者301人,占85%,其中又有20人得零分,占6%。参加考试的259名文科教授,没有一个人及格,189人得零分。清华大学参加考试的143人,除体育、美术等专业的12人得零分外,及格的仅24人,有9个一、二级教授和一个留苏博士都不及格。(见1974年1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考大学教授的情况和反映向中央的报告》)

教授中不及格者占九成,零分者占三成,成绩如此之差,也出乎主持者意料,更让他们欣喜若狂津津乐道的是,似乎一下子抓住了教授们的软肋和把柄。实际上,让不同学科(尤其是文科)的教授应付同一种理工试卷本身就是荒唐之事,违背了治学递进、得失相间的学科规律,许多初级阶段的基础考题不会做,或习惯性的遗忘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教学现象。

从一些题型来看,并不是特别有难度。有一些容易理解的简答题,还是有三分之一的教授没答上,或者写下一些怪异的答案或做打油诗。这里就有拒绝作答和不屑配合的成分,也暗藏着些许愤懑的情绪。

在市委报告中,特别点到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白寿彝的名字,他和北大三个理科教授,在宣布考试后,题目都没看就交了白卷,“扬长而去”。还有一位特异表现的是钢铁学院地质教授谢树英,由于对政治运动中受审查不满,拒不答卷。文革之后,白寿彝女儿回忆说,父亲当场识破了四人帮不可告人的诡计,在答卷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后拂袖而去,表达了一种愤怒和抗争。

市委报告中并没有对白寿彝的举动有何不利的评价,只是含糊地说,“有的人则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情绪”。在白寿彝的名字旁加以注释说,“党员,十大代表”。白寿彝在当时是被党组织重视的高级教授,能成为党的十大代表已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极高殊荣,属于重点保护的“革命化”代表人物和特殊党员。他居然离场飘然而去,不给组织面子,也让市委及高校党委人士百般不解。

让市委开心的是,这次考教授暴露了一些教授无知、可笑的面目,可以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资产阶级教授的无能和欺骗性。答卷中有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常数,如冰的熔解热是多少,清华大学力学“权威”、老右派钱伟长和北京大学热力学专家王竹溪也没有答出来,本专业的常识题为何不能回答,也确实令人们费解。钱伟长自己事后也表示,这次“考糊了”。

政治上偏右倾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何东昌一向不为市委所喜,觉得他过于自负,做事张扬。他曾经与人说过:“全校四十多个专业都能说上话,凭我一支笔、一张纸,就能算出人造卫星的轨道。”而这次他居然考了个不及格,在答题中出现了-2-1/2-1/2=1的大笑话,让市委内部有一种解气之感。

何东昌曾“诬蔑”工农兵学员像面包,一捏就瘪。这回来自工农战线的清华学生嘲讽说,他才真是面包,一考就瘪了。市委报告中引用了清华、北师大等校的工人发言,他们兴奋地表示,路线不同了,时代变了,学生考教授了。有的工人说,平时教授的架子挺大、尾巴翘得很高,很吓人,看不起工农兵。这一考,许多人“考蔫了”,煞了一下资产阶级的威风,打败了对教授的迷信,大长了工农兵的志气。

市委报告中没有一味地丑化教授,还是尽力显现安抚、拉拢政策的一面。借用工农兵学员的发言内容,市委领导多次强调,这次考试,不单纯是考业务,而且是考政治;不是出哪一个教授的洋相,而是用事实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前进,搞倒退、回潮、复辟,是没有出路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他们起来和我们一起向封资修开火。

来源:汉嘉女1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